»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IGN:主机销量对比图

引用: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4-18 11:10 发表

按你这么说,其实PSP也赢了,之前有谁可以撼动老任掌机的地位
PSP确实赢了,虽然一开始久多对psp的野心更大,不过回过头来看psp已经足够成功了

那几年真的是天佑任天堂


TOP

PS2买了1台,PS3 买了3台,PS4买了5台。。。
相对应的NGC买了1台,WII买了1台,WIIU 买了1台,NS买了2台
XBOX买了1台,360买了2台,XONE买了2台。。。

这么感觉家用机PS系的营销还是比较厉害的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sfc好游戏那么多,为啥卖这么点,是因为ps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maghana 于 2019-4-18 12: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sfc好游戏那么多,为啥卖这么点,是因为ps吗
市场小,大多数只在日本卖,欧美市场被MD抢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没有gc?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资深小白  于 2019-4-18 11:10 发表
按你这么说,其实PSP也赢了,之前有谁可以撼动老任掌机的地位
……家用机组
Xbox,2400万
360,8500万

PS2,1亿5900万
PS3,8800万

……掌机组
PSP,8000万

GB,1亿1900万
GBA,8200万
NDS,1亿5400万

你看家用机市场,微软360翻了三倍,索尼PS3打了对折,所以我说360赢了,但是掌机市场,NDS相比GBA近翻倍,相比GB也涨了近三分之一。

如果硬要说PSP赢了谁的话,那就是GBA了,真是性能碾压,巅峰期被打退役了,这是PSP最辉煌的战绩,就好比PS2第三年遇上了高清换代emmm。

TOP

360软件销量比PS3高一小截,PS3装机量比360高一小小截,Wii的装机量最高软硬比最低
这一代的绝对胜负是分不出来的

PSP首发时的硬件历史意义可以媲美PS1,秒杀当时所有的移动设备,销量也媲美GBA,就这样都没把NDS拉下马

所以我说PSV一公布我就没看好,PSP那样的硬件都没击败NDS,PSV要击败3DS更不可能了
然后索尼自己也不出力,那就不是击败谁的问题了,是连独善其身都成问题了

当然掌机这块比较乱,GBA之后所有掌机都受到了手机的冲击,不像主机那么单纯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14:20 编辑 ]

TOP

老逛泥潭还以为PC已经一统天下了,按照泥潭PC党的说法,为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脑子不好使,放着4K+60帧的2080TI不玩,非要玩缩水主机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14:19 发表
360软件销量比PS3高一小截,PS3装机量比360高一小小截,Wii的装机量最高软硬比最低
这一代的绝对胜负是分不出来的

PSP首发时的硬件历史意义可以媲美PS1,秒杀当时所有的移动设备,销量也媲美GBA,就这样都没把NDS拉下马

所以我说PSV一公布我就没看好,PSP那样的硬件都没击败NDS,PSV要击败3DS更不可能了
然后索尼自己也不出力,那就不是击败谁的问题了,是连独善其身都成问题了

当然掌机这块比较乱,GBA之后所有掌机都受到了手机的冲击,不像主机那么单纯
只算这一代,不看前因后果,三家是共赢。

不过具体到每家,我还是觉得,360是赢了,把索尼PS/PS2建立的帝国拉下马,游戏全平台现在被视为理所当然,PS4和未来的PS5都放弃了独立性靠拢PC架构,360硬件历史意义,我觉得也可以媲美PS1。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9-4-18 14: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只算这一代,不看前因后果,三家是共赢。

不过具体到每家,我还是觉得,360是赢了,把索尼PS/PS2建立的帝国拉下马,游戏全平台现在被视为理所当然,PS4和未来的PS5都放弃了独立 ...
大方向上赢的不是微软,是西方,这个西方包括美国索尼,因为SCE变成SIE之后总部都搬到美国了
如果是以“索尼VS微软争夺整个电子行业主动权”的话,这个战斗其实很早了,起码在久多良木心里很早就开始了
有多早呢,1995年PS1美版首发的时候,久多良木就在内部会议说过“我真正的死敌不是世嘉和任天堂,而是微软,必有一战”
这可是1995年,距离1999年那场双方翻脸的PS2发布会还有四年呢,但是久多良木心里的大方向早就订好了
所以说二者相安无事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起码在久多良木本人心里是这样的,至于他“被退休”以后,PS3删了黄狗Linux变成纯粹的游戏机,那也不是他能管的

以普通玩家的角度来看,PS4当然是赢了,但是以久多良木的角度来看,对于PS4的这个胜利,他本人并不会感到很开心的
因为单纯作为游戏机胜利,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是整个电子产业的主导权,虽然这已经很不现实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14:41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levelup999  于 2019-4-18 14:31 发表
老逛泥潭还以为PC已经一统天下了,按照泥潭PC党的说法,为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脑子不好使,放着4K+60帧的2080TI不玩,非要玩缩水主机版
所以这种贴泥潭那几个pc青 E片骨片是不会进来的进来也只会阴阳怪气一下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maghana  于 2019-4-18 12:47 发表
sfc好游戏那么多,为啥卖这么点,是因为ps吗
主要是因为md,85~95十年间,主机市场就靠日本和北美,加起来也就六七千万的盘子,FC基本上独霸市场,所以有6200万销量,而sfc在北美遭遇了md的狙击,世嘉瓜分掉了一部分市场。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14:35 发表
大方向上赢的不是微软,是西方,这个西方包括美国索尼,因为SCE变成SIE之后总部都搬到美国了
如果是以“索尼VS微软争夺整个电子行业主动权”的话,这个战斗其实很早了,起码在久多良木心里很早就开始了
有多早呢,1995年PS1美版首发的时候,久多良木就在内部会议说过“我真正的死敌不是世嘉和任天堂,而是微软,必有一战”
这可是1995年,距离1999年那场双方翻脸的PS2发布会还有四年呢,但是久多良木心里的大方向早就订好了
所以说二者相安无事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起码在久多良木本人心里是这样的,至于他“被退休”以后,PS3删了黄狗Linux变成纯粹的游戏机,那也不是他能管的

以普通玩家的角度来看,PS4当然是赢了,但是以久多良木的角度来看,对于PS4的这个胜利,他本人并不会感到很开心的
因为单纯作为游戏机胜利,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是整个电子产业的主导权,虽然这已经很不现实了
电子产业主导权?他们是不是太高估游戏机了,或许九十年代,游戏机确实是最有可能和PC分庭抗礼的客厅娱乐中心,不过IT业瞬息万变,微软和索尼死磕游戏机,却没有赶上互联网风潮让谷歌做大,移动端又被苹果捷足先登,大方向上都是输家emmm。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4-18 14:35 发表
大方向上赢的不是微软,是西方,这个西方包括美国索尼,因为SCE变成SIE之后总部都搬到美国了
如果是以“索尼VS微软争夺整个电子行业主动权”的话,这个战斗其实很早了,起码在久多良木心里很早就开始了
有多早呢,1995年PS1美版首发的时候,久多良木就在内部会议说过“我真正的死敌不是世嘉和任天堂,而是微软,必有一战”
这可是1995年,距离1999年那场双方翻脸的PS2发布会还有四年呢,但是久多良木心里的大方向早就订好了
所以说二者相安无事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起码在久多良木本人心里是这样的,至于他“被退休”以后,PS3删了黄狗Linux变成纯粹的游戏机,那也不是他能管的

以普通玩家的角度来看,PS4当然是赢了,但是以久多良木的角度来看,对于PS4的这个胜利,他本人并不会感到很开心的
因为单纯作为游戏机胜利,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是整个电子产业的主导权,虽然这已经很不现实了
你想太多,如果久多良木今天还在,他也会说,和苹果必有一战,和亚马逊必有一战,和三星必有一战,反正谁大就找谁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级瓦里奥 于 2019-4-18 14: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电子产业主导权?他们是不是太高估游戏机了,或许九十年代,游戏机确实是最有可能和PC分庭抗礼的客厅娱乐中心,不过IT业瞬息万变,微软和索尼死磕游戏机,却没有赶上互联网风潮让谷 ...
这就是微软和索尼傻逼或者放不开的地方了,微软指望XBox帮他们占领客厅,索尼指望PS系列帮他们卖其他配套产品,都承载了太多的目的性在里面

只有任天堂,只是把游戏机当一个玩具来运营。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