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音响] 最近把手里的耳塞耳机音箱各种功放重新搭配了一下,说点体会~

本来已经有4-5年没折腾玄学了。起因就是坛宠GR09。。。然后短短一个月。先是入了大猪+SPK+垃圾宝潘多拉,然后因为之前有台闲置的OPPO-HA1。买回来就接HD800S听了几次,就放在那里积灰,这次因为入了大猪,所以重新翻出说明书仔细看了看。。。发现其实是带解码功能的。。。有一堆数字蓝牙接口,然后重新买了一堆光纤和USB-DAC线,一阵折腾,现在稳定下来,用SP1000做转盘,TYPEC-DAC接HA1耳放推大猪,这一耳朵的满足感。。。再回去用SP1000直推大猪,简直就是白开水了。。总结下来大猪这个塞子的上限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高。之前是很不喜欢用高增益推耳塞的,觉得轰头,直到遇到大猪。
把耳塞给调教满意,然后手里这副HD800S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同样用HA1推800s,相比大猪那种一耳朵的提升,总觉得非常寡淡,就动了再搞一台独立耳放的心思。上周研究了一下,把目标锁定在惊雷430身上,于是周末冒着大雨,跑去原声带试听,听下来的结果。。。就是非常失望。。。首先和HA1推,风格上总体是保持不变的,中低频的密度有一点提升,但是真心觉得这点差距完全不值将近2W的价格。。。昨天,蠢蠢欲动的心再次升起。这次目标是家里那对FOCAL 826V的落地箱,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接着YAMAHA的AV功放,其实是比较委屈它的,是时候去给他配一台纯HIFI功放了。锁定了马兰士的PM14SI,直接出门去市场谈好价格,背回家,经过一阵折腾,全部接好。转盘依然是SPK(主要是因为方便。。)解码器用同样USB-DAC马兰士的SA8005。吃完晚饭,泡了杯茶。开始装B。。。。然而。。。用HIFI纯功放推出来的声音,和之前YAMAHA,AV功放推出来的声音区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完全就像之前800S用HA1和430推出来的那种区别。。。。经过这一阵折腾,总结下来的经验就是,在整个HIFI体系中,喇叭或者耳塞,永远是第一位重要的,也是最值得花钱的,也许你目前手里的器材无法发挥它100%的水平,但是因为下限基本上是固定的,简单搭配发挥出70%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功放,各类解码器,先要解决的是有还是没有的问题,数字时代,技术优先,高传输率的蓝牙信号。各类数字接口,比指标更重要,一定买新不买旧。玩法比功率优先。。至于各类线材,这个属于最后考虑的一个部分,有闲钱,有信仰,可以适当的投入一点,但是这个投入相对于喇叭耳塞的投入,显然是性价比比较低的。

[ 本帖最后由 zjjly 于 2018-7-2 11:53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PO
lz,真正烧hifi的,都是音源,解码及电方面下狠功放的...

音源(尤其录音质量与处理素质)和电(所有hifi器材的命根子)才是hifi系统的重中之重...

喇叭耳机方面虽说是最直接也是最终的表现环节,但注重的,除了看你放大器对音源的影响与体现处理(比如所谓“胆味”)外,本身的技术体现和调音理念也有看前面这些器材的搭配。而并非唯一对“音质”的影响。hifi器材搭配是一个整体系统,并非某一方面器材出众就能“独树一帜”。但前面所说的音源和电的影响,却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帖最后由 老牛吃嫩草 于 2018-7-2 16:24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支持楼主的观点,从前到后,越来越值得投钱。
电源什么的,呵呵,达成一定水平之上,那个烧钱的差异远不如耳机本身素质之间的差异。
转盘?我用树莓派也挺好。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本来换耳机的改变就最大,翻翻玄学设备的参数,耳机的失真是最大的。
不过烧hifi的很多人我看都魔怔了。
天天“信息量”,“密度”,怕是连信息论,信号和系统都没学过。
hifiman的老板南开米饭以前在绿坛发的贴,非要说md5一样的声音文件听起来音质不一样,我看这就是忽悠别人把自己都绕进去的典型。

本帖最后由 Sanguinius 于 2018-7-2 16:44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Xplay
没错,lz算是想明白了。
hifi大部分都是瞎折腾,玄学扯蛋。
原理在那摆着,喇叭的失真度和后面那些设备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只能靠调音来模拟让耳朵觉得舒服,所以才会有各种风格。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很重要,就是录音和制作,好唱片烂唱片差距也很大。至于什么首版银圈之类的,我怀疑都是卖碟的在忽悠。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对,忘记录音了,设备越好,音乐本身的差距就越明显,特别是一些90年代之前的唱片,信息量,空间感和整个音乐的活跃程度和现在的差距都很大,然后很多之前觉得很好的歌手,现在压根觉得没法听。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G
引用:
原帖由 @zjjly  于 2018-7-2 20:42 发表
对,忘记录音了,设备越好,音乐本身的差距就越明显,特别是一些90年代之前的唱片,信息量,空间感和整个音乐的活跃程度和现在的差距都很大,然后很多之前觉得很好的歌手,现在压根觉得没法听。
60和70年代是个分水岭,这几天在听ramsey lewis 1974的funk专辑,录音效果杠杠的

70年代末Prince那一波经典专辑的效果比现在很多唱片都要好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G
60年代录音最高水平就是64年john coltran的a love supreme爵士专辑,录音效果没法更赞了

其实70年代后的录音水平就很少有质的改变了,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MJ Off the wall之后的音乐专辑的录音效果几十年都差不多233

本帖最后由 堕天使 于 2018-7-3 05:44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就是这样,少量投入的耳机系统DAC+耳放绝对是一耳朵飞跃,而无论多贵的数字播放器直插都是白开水,但是音箱系统经常几万砸进去也完全做不到一耳朵起飞。

TOP

引用:
原帖由 idisleon 于 2018-7-3 11:38 发表
就是这样,少量投入的耳机系统DAC+耳放绝对是一耳朵飞跃,而无论多贵的数字播放器直插都是白开水,但是音箱系统经常几万砸进去也完全做不到一耳朵起飞。
什么意思? 从耳机直插 到 DAC+耳放这一套,有飞跃是吗??

TOP

在相同投入,同一幅耳机(耳塞)前提下,台式耳放大于--便携耳放大于--播放器直推。基本上是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zjjly 于 2018-7-3 19:04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早都说了很多遍了
后端的改变远比前段明显 每次看人拿这个千把块钱的耳塞耳机,就要琢磨换前端,有那闲钱不如耳机耳塞再买好点
但是后端到了一定程度,对前端又会敏感
800本来就不好伺候,不过换了430觉得变化不大的应该是不敏感体质,后门的音箱也是如此
破除不敏感体质要降级听差异,听个半年你在突然换回去试试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