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8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10月1日起,网上发帖、跟帖、发弹幕全都得实名认证

中国对互联网服务的监管再一次加强了。

今天上午,网信办发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从 10 月 1 日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包括各种新闻、直播网站、应用、论坛,需要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没有实名认证的用户不可以发帖。

网信办在规定中对互联网服务企业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有些规定实际上一些平台已经在执行了。比如:

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比如网易跟帖,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A 站、B 站这类的“弹幕”评论,需要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审核更方便);
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而且手机号、社交网络账号登陆应该就算认证过了,因为它们已经是实名制。

用户如果有违规行为,网信办要求企业对他们处以警告、禁言、删帖等限制措施。这个已经很常见了,新浪微博 CEO 王高飞的蓝 V 认证账号也被自家平台禁过。

企业在收集用户实名信息时需要公开、明示收集。如果服务增加了新功能也要报省市一级的网信办进行安全评估。违反监管规定的企业将受到处罚,但发布的规定中没有提及具体的处罚力度。网信办发言人表示依照“《网络安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实际上网信办早在 2014 年开始就陆续发布规定,要求用户在网上实名注册。先是微信、QQ 等聊天应用,再到 2015 年的微博、贴吧以及去年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都提到了“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监管规定。

此次颁布的新规定,等于是将在实名注册要求生效前取得互联网服务账号的用户也一起纳入实名监管。这可以看作是互联网监管进一步收紧的例子。

今年以来,文化部、广电总局、互联网安全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已经接连发布多个法律法规,对包括直播、网络文学、视频等行业提出具体的监管规定。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4494.html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道路以目的时代



TOP

赶紧去绿绿们那里取取经,他们是如何在高压环境里实现通讯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以后拿色盲鉴别的那个图发帖?

TOP

小时候上学觉得道路以目不可思议,现在不就是切切实实的道路以目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哦,国庆开始么,还挺有意义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嗡格2.0

TOP

你以为不实名就查不到你?

TOP

怕是全世界仅此一国这么搞了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有利有弊,怎么治治那些地域攻击的张口闭口操 你妈的?实名管用吗?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重复了,编辑掉

本帖最后由 daae921 于 2017-8-25 18:27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楼上,国外不许说fuck?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丙  于 2017-8-25 16:54 发表
小时候上学觉得道路以目不可思议,现在不就是切切实实的道路以目么
946811
946812
EB1A是啥玩意儿??

TOP

会不会跟那国家一样,打包卖互联网信息

TOP

引用:
原帖由 lbyonline 于 2017-8-25 18: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有利有弊,怎么治治那些地域攻击的张口闭口操 你妈的?实名管用吗?
对不起,这些是不治的,破坏民族团结的发言不包含在内

TOP

 38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