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metroid死忠对密特罗德这个译名满意吗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3
融合的剧情向后发展萨姆斯是成神的节奏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7-4 15:08 发表

这和是不是生造词没关系,就像halo和MGS在港台那边也没有用英文原意啊,还是自己编了一个名字。我是说不管是追求意译还是音译的还原,最后还是要考虑本地文化的习惯。
好吧,可能是我表述时省略了大前提了————对那些【生造词】而言,尤其是暂时弄不清楚来龙去脉时的一个概念,意译几乎是无从下手的————音译是首选。


HALO,光环,第一代就是一个圆环型的外星环境嘛,这个完全可以用单词的本意;至于叫光晕还是光环,属于审美差异无可厚非。至于那个“最后一战”……我印象里怎么像是某一作的副标题?
MGS也类似,合金装备也是恰如其分,港版的好像叫“燃烧战车”是吗?这种译法就开始犹如脱缰野马了……

所以呢,我对港式、台式的翻译模式也并不完全认同,什么都来总动员,什么都是俏佳人,重复出现后让人误以为是系列片,也带来审美疲劳。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orx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7-4 21:08

TOP

引用:
原帖由 orx 于 2017-7-4 15: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3
融合的剧情向后发展萨姆斯是成神的节奏啊
……神,不好说,因为她身上拥有的黑科技,很多东西都被联邦给复制解析了。

说个细节:游戏里有个情节,联邦负责发出武器数据,在特定的仪器下SAMUS可以下载————这个桥段首先就说明了联邦对鸟人族盔甲的研究已经到了可以做到“数据交互”的层面了。

而对【等离子光线】的数据下载,电脑ADAM暗示过,联邦已经发出来了但是没有知会SAMUS,这就存在一个疑点,发出来但是不告诉SAMUS,莫非并不是发给她的?也就是说空间站里进行活动的并不只有SAMUS一只联邦的力量。

这也是我一直主张MF里面存在“回收者部队”的最大推理论据。

=====================================
未来如果还有M5,里面呼之欲出的就是联邦与SAMUS的最后摊牌与对峙,是继续选择成为联邦的“棋子”,还是回归鸟人族理念的继任者,真正的故事应该从这里开始。


TOP

引用:
原帖由 yak 于 2017-7-4 15:31 发表



好吧,可能是我表述时省略了大前提了————对那些【生造词】而言,尤其是暂时弄不清楚来龙去脉时的一个概念,意译几乎是无从下手的————音译是首选。


HALO,光环,第一代就是一个圆环型的外星环境嘛 ...
光环的港台官方译名就叫“最后一战”,MGS的港台官方译名叫“潜龙谍影”,这两者在有较完美意译的情况下都选择了“绰号译”,这就是对目标市场的文化适应,所以意译可以跳出原创,音译也可以,最终都是看市场接受度和是否利于推广。举个最新的例子———精灵宝可梦,这个名字按日语原文可以用意译,也就是口袋怪兽,但英文名中用了个合成词:“Pokémon”,任天堂估计想把Pokémon作为世界性代号推广所以放弃意译采用音译,但为什么不完全一比一采用原文翻译成“宝可梦”而是“精灵宝可梦”呢?这就是考虑到对应地区的文化习惯,“精灵宝可梦”是意译+音译的组合方式,同时又按照华语地区习惯把原文的“怪兽”改为了“精灵”,而且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也是“精灵宝可梦”优于“宝可梦”。所以你看所谓的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其实都是可以被打破的。

[ 本帖最后由 yuong32 于 2017-7-4 15:59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5
引用:
原帖由 @小姜不辣  于 2017-7-3 20:51 发表
很好的译名啊,游戏中出现的那种生物,就是叫密特罗德,那标题叫密特罗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银河战士》这个名字的主要问题在于太宽泛了,无数个游戏都可以叫这个名字,按《银河战士》这种译名风格,《超级马里奥》得叫《水管工勇救公主》,《塞尔达传说》得叫《绿帽勇士的冒险》。
银河战士没有你起的两个名low,超级马里奥……勇者斗库巴(不是因为已经有勇者斗恶龙,库巴也算是龙,完全可以叫勇者斗恶龙)。塞尔达……海拉尔战士

TOP

港臺譯法偏本土文化,規則是本土當時政策以及風情,和我們大陸一套一套的規矩不同
-
港燦在游戲中文譯名上一般跟臺灣,偏日風游戲的話會講中文譯名,例如人中之龍,通常昵稱人中。
但是在有港式譯法的情況下會優先港式,例如超級孖寶兄弟(super mario bro,不懂粵語則無法理解個中奧妙)
偏美式(或世界性)的游戲會直接叫英文,例如會講final fantasy,極少講最終幻想或者FF
潛龍諜影,港燦一般不會講中文或者MGS(碼字另算)或者metal gear solid,他們一般稱系列本名metal gear
-
臺灣,臺灣并沒有過【合金裝備】這個翻譯存在
合金裝備也不是【较完美意译】,真正的較完美意譯應該是【金屬齒輪】
臺灣的metal gear系列譯法有過燃燒坦克、燃燒戰車、特攻神諜、潜龙谍影
均是當年2代pc版發售前的臺灣本土媒體稱呼,最後Konami選中潛龍諜影
潛龍諜影和最后一戰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臺式譯法(大都以遊戲第一作內容來誇張取名),并不是什麽綽號譯
-
【但为什么不完全一比一采用原文翻译成“宝可梦”而是“精灵宝可梦”呢?】
該游戲名字不是單一詞語,游戲是日譯中不是英譯中

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 (Pocket Monsters) / 略称はポケモン (Pokémon)
【精靈寶可夢】這個擺明就是爲了照顧三地市場的妥協產物,根本上是脫離了傳統意義上的翻譯,既不夠音也不夠意,確確實實的是市場化
不過Pokémon這種合成詞也依舊是使用了音譯

[ 本帖最后由 hideo13 于 2017-7-4 19:29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叫《异星姬影》好不?

TOP

引用:
原帖由 hideo13 于 2017-7-4 19:28 发表
港臺譯法偏本土文化,規則是本土當時政策以及風情,和我們大陸一套一套的規矩不同
-
港燦在游戲中文譯名上一般跟臺灣,偏日風游戲的話會講中文譯名,例如人中之龍,通常昵稱人中。
但是在有港式譯法的情況下會優先 ...
“口袋怪兽”是日版的意译、“宝可梦”是美版的音译,而最终官方采用了“精灵宝可梦”的译名,既不是完全的日版也不是完全的美版,应该说是结合两者的一个做法。

可能我没表达清楚,我说光环和MGS有比较完美的意译的意思是指它们的原名都不是生造词,有现成的对应翻译,不是说它们之前已经有了官方意译。

至于“绰号译”就是一个比喻而已,意思和你说的一样———根据游戏内容自己编出来的名字。

[ 本帖最后由 yuong32 于 2017-7-4 22:14 编辑 ]

TOP

银河战士 这个名字你叫Halo也行,叫Mass Effect也行,凡是跟太空沾边的都 能译成银河战士。典型80年代无脑翻译,丝毫不能体现一个游戏的独特性。虽然比太空战士强,因为好歹算是在银河里发生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yak  于 2017-7-4 12:59 发表
孩童情节当然是好的,就和机器猫、小叮当一样,但是现在是否都统一叫法到“哆啦A梦”了呢?

一个道理,生造词的音译是正道,而音译的同时如果还能同时做到“信、达、雅”,那就是王道了。

==============================
举例,MINI=迷你,这个案例就是音译的同时做到信达雅的我心目中最完美的汉化案例————没有之一。
系统、逻辑、系列都是音译词,信达雅的程度秒杀迷你,达到了浑然天成,不像是音译词的程度。
还有浪漫这个顶级的翻译,借用了汉语中已有“浪漫”一词,发音又和romantic相近。

本帖最后由 小姜不辣 于 2017-7-5 01:1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本帖最后由 小姜不辣 于 2017-7-5 12:2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han527 激骚 +1 我很赞同 2017-7-5 10:17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