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访问
原帖由 @心之一方 于 2017-5-27 20:46 发表 那你这看了这么多文章都没看懂的人算啥,我也懒得和你说了,给三星洗地又没好处拿,只是看到一群不懂OLED不懂PWM调光的人忍不住喷几句,反正也说服不了你们,你们继续。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魔神至尊
MEMBER
原帖由 @yfl2 于 2017-5-27 20:54 发表 Screen flickering / PWM detected 250 Hz 90 % brightness setting The display backlight flickers at 250 Hz (Likely utilizing PWM) Flickering detected at a brightness setting of 90 % and below. There should be no flickering or PWM above this brightness setting. The frequency of 250 Hz is relatively low, so sensitive users will likely notice flickering and experience eyestrain at the stated brightness setting and below. In comparison: 59 % of all tested devices do not use PWM to dim the display. If PWM was detected, an average of 2255 (minimum: 43 maximum: 142900) Hz was measured. 这是s8
元始天尊
原帖由 @心之一方 于 2017-5-27 21:18 发表 业界一般默认大于24Hz即可满足人眼最低需要,早期电视是50Hz/60Hz,白炽灯是100Hz,LED背光显示设备很多也都采用50Hz进行调光,一个人如果对250Hz都会觉得闪烁,那他眼睛早就瞎了不止一天两天了。 对时间频率的感知: 时间频率即画面随时间变化的快慢。Kelly.D.H用亮度按时间正弦变化的条纹做实验,亮度Yt) = B(1+mcos2πft)。改变m, 测试不同时间频率f下的对比敏感度。 实验表明时间频率响应还和平均亮度有关。在一般室内光强下,人眼对时间频率的响应近似一个带通滤波器。对15~20Hz信号最敏感,有很强闪烁感(flick),大于75Hz响应为0,闪烁感消失。刚到达闪烁感消失的频率叫做临界融合频率(CFF)。在较暗的环境下,呈低通特性,且CFF会降低,这时对5Hz信号最敏感,大于25Hz闪烁基本消失。电影院环境很暗,放映机的刷新率为24Hz也不感到闪烁, 这样可以减少胶卷用量和机器的转速。而电脑显示器亮度较大,需要75Hz闪烁感才消失。闪烁消失后,亮度感知等于亮度时间平均值(塔鲁伯法则)。这种低通特性,也可以解析为视觉暂留特性,即当影像消失/变化时,大脑的影像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生活中常感受到的动态模糊,运动残像也和这个有关。有很多电子产品设计利用了这一现象,例如LED数码管的动态扫描,LED旋转字幕等。
五道杠
原帖由 心之一方 于 2017-5-27 21: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业界一般默认大于24Hz即可满足人眼最低需要,早期电视是50Hz/60Hz,白炽灯是100Hz,LED背光显示设备很多也都采用50Hz进行调光,一个人如果对250Hz都会觉得闪烁,那他眼睛早就瞎了不 ...
原帖由 cc0128 于 2017-5-27 21: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的显示器才60hz。我居然不晕。
爱国爱党爱索尼
小黑屋
管埋员
原帖由 @cc0128 于 2017-5-27 21:29 发表 我的显示器才60hz。我居然不晕。
原帖由 @yfl2 于 2017-5-27 21:36 发表 喷了 这就是你的干货? 电视是50hz没错,问题是电视用的荧光粉余辉比较长,所以同等刷新频率下闪烁相对基本没有余辉的oled就好些,这就和ccfl比led背光闪烁少是一个原理
原帖由 @心之一方 于 2017-5-27 23:31 发表 喷了,说了50hz就是led背光显示设备业界最低的标准,从人眼感知角度来说如果250hz的频率你受不了,那么50hz的调光频率的led背光为何没人出来说受不了,当年大屁股显示器的年代眼睛余光随便一扫都能感觉出来闪烁也没有人眼睛瞎了,250hz是不够高,但是像你们喷的用250hz是为了节省成本就完全没道理。
混世魔头
宅杨
银河飞将
查看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