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新车] 波及全球5000万辆汽车 高田气囊门始末



            1气囊门起因/美国调查/安全气囊问题
  [汽车之家 新闻]  安全气囊是在车辆出现异常情况下保护驾驶人和车内乘客的重要安全装备,从它诞生至今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安全,但从2009年高田气囊门致死事件的出现,使得这个原本的守护天使成为了驾驶员心中的梦魇。高田气囊的安全隐患涉及了全球14家汽车生产企业和数以千万计的车辆,甚至国内市场也出现过大批因高田气囊而召回的事件。而已经存在接近10年的高田气囊问题从一个个体事件发展成全球性的大规模召回是如何发展过来的,今天我们就带您一起来梳理高田气囊门事件。


● 高田株式会社简介:

  高田株式会社(Takata)最早成立于1933年,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致力于汽车安全系统的研发。时至今日成立八十余年的高田已经从早期的生产安全带,发展至如今的生产三点式安全带、方向盘,研发双囊袋气囊、气囊气体发生器、儿童安全座椅等多种当今汽车安全系统,并且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供应商(第一为瑞典Autoliv公司)。
  高田公司是全球诸多汽车生产厂家的零部件供应商,包括丰田、日产、三菱、马自达、福特、通用、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品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田是高田公司的最大的客户,两者的合作关系超过25年,本田还持有高田公司1.2%的股份。
高田气囊门回顾
◆ 高田气囊门起因  高田气囊门的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当时曾有消费者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投诉,他们驾驶的汽车安全气囊在展开后会弹出金属碎片。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田也仅在2008年11月小范围召回过4000台装配有高田安全气囊的车型,但就在召回的半年后,第一起因安全气囊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

『全球第一起高田气囊致死事故』

  2009年5月16日,一名18岁美国女孩埃希利帕海姆在开车接弟弟放学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与另一辆车相撞后死亡,而后经调查造成其死亡的原因正是保护驾驶者安全的气囊展开后,里面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造成其大量失血而亡,而她驾驶的本田思域正是配备有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
◆ 因高田气囊致死人数上升,美国介入调查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介入调查』

  因高田气囊爆炸致驾驶者死亡的案件以及类似事故的不断发生,引起了美国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4年10月20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因高田气囊可能存在缺陷,将对474万辆汽车展开调查。21日,NHTSA更新了信息,调查总数扩大到610万辆。

  截止2015年10月19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高田故障安全气囊召回公开会议上的说法,高田故障气囊爆炸在美国本土造成8人死亡,98人受伤。

『06款福特Ranger皮卡』

  就在这份报告公布不久,美国媒体很快又确认了第九起和第十起因高田气囊致死的事故,其中第十起事故的驾驶者驾驶的是一台06款福特Ranger皮卡,也是首例非本田车型因高田气囊爆炸致人死亡,这也使得高田气囊波及的企业和车型进一步扩大。

『日产奇骏』

  与此同时高田气囊造成的事故已经不仅仅出现在美国市场,据日本国土交通省介绍,2011年9月以后高田生产的气囊已在日本国内发生14起异常破裂事件,其中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10月28日,在日本静冈县伊东市的一起追尾事故,坐在日产奇骏(X-TRAIL)副驾席的女性额头与左臂轻度受伤。经过日产公司调查,从该女性身上取出了用于使气囊膨胀的发气装置上的金属片,从而断定受伤原因为气囊异常破裂。
◆ 美国开具罚并提出警告
  随着各家车企内部调查的逐渐深入以及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介入调查,所有事故的原因全部指向了由高田生产的安全气囊,但是高田公司对于事故原因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无法证明其气囊是安全的。

  然而在2015年10月3日,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高田公司在美国生产和销售存在缺陷的安全气囊,违反了美国《机动车安全法》,对该公司处以两亿美元罚款,这是NHTSA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民事罚款。
  在这两亿美元罚款中,7000万美元以现金方式支付。如果高田公司未能履行承诺,或是违反相关汽车安全法案,则高田需支付剩余的1.3亿美元罚款。
◆ 高田公开道歉

『高田CEO高田重久』

  2015年5月,高田首次公开承认其生产的气囊存在缺陷,并宣布将在美国召回约3400万个隐患气囊,至此这一数据使得高田气囊门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汽车召回事件。

  2015年11月4日,高田公司在东京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公众道歉,并表示将在2019年以前分6次付清7000万美元罚款。高田董事长兼社长高田重久(高田公司创始人之孙)表示:“我们对于高田气囊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遗憾,我们将遵守所有条款,并致力于解决问题。”
◆ 日本政府督促召回
  作为日本知名企业,高田气囊门事件爆发影响的不仅仅是其本身的一家公司,由于其产品主要搭载在大部分日系车型之上,所以日本车企在这次气囊门中蒙受了巨大损失,甚至连日本政府也对高田拖累日本车企表示不满。
  2015年11月6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声明,针对日本所有汽车制造商提出明确要求,希望车企在为召回车辆更换安全气囊部件时,考虑采用其他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
安全气囊究竟有何问题

  在全球发生多起伤人致死案件后,高田公司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其气囊问题的具体原因。NHTSA在要求高田召回问题气囊的同时,还督促其在2019年以前证明硝酸铵作为气体发生器推动剂的安全性。如果无法证明,则需要将目前市场中所有使用硝酸铵的气体发生器召回,并采用全新的发生器进行替代。

  2015年2月26日,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本田、马自达、三菱、日产、斯巴鲁和丰田10家汽车厂商共同委托第三方公司Orbital ATK公司,组成的独立测试联盟(Independent Testing Coalition, 简称ITC),对近期召回事件所涉及的高田气囊增压泵进行独立测试,以获得最准确的事故原因。而受损最为严重的本田公司则单独聘请美国科技顾问来调查研究高田气囊问题。

  根据最新消息,ITC称针对高田承认的存在问题的4款气囊进行鉴定,已经证实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组装存在缺陷,其主要问题出自于气囊当中的硝酸铵推进剂。硝酸铵特点之一是易溶于水、易吸湿和结块,当发生器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环境当中,气体发生器内部使用的硝酸铵推进剂将被破坏。当气囊在碰撞中展开时爆炸会将破坏零部件连同气囊一起弹出,伤及驾驶员。
  ITC负责人还表示,硝酸铵推进剂的使用、高田零件组装问题以及暴露在高湿热地区这三个因素的结合最终导致气体发生器容易破裂。同时硝酸铵的另一特点是成本低廉,相比于其他安全气囊生产商所采用的硝酸胍推进剂,高田公司所使用的硝酸铵只不过是硝酸胍的合成原材料之一。
2大规模召回/高田公司所面临的问题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召回
  高田气囊最初的问题始于2000年前后,而早期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仅本田在2008年召回过4000辆气囊问题车型。而在2009年之后,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宣告召回旗下产品,而数量甚至达到了以千万为计数单位。

◆ 海外频频召回

  2009年7月29日,本田全球召回51万辆2001至2002款思域、雅阁和讴歌TL车型。
  2010年2月9日,本田全球召回43.7万辆讴歌和其他本田车型(2001至2003款),在原有召回基础上扩大规模。
  2011年12月1日,本田全球召回30.4万辆汽车,因劣质充气装置被安装在气囊之上,另61.3万辆则可能带有缺陷的替换备件充气装置。
  2013年4月11日,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全球召回340万辆汽车,这些车辆采用了高田所生产的气囊。
  2013年5月7日,宝马全球召回22万辆汽车,这些汽车使用了高田所生产的安全气囊。
  2014年6月11日,丰田全球召回227万辆汽车,并首次在日本召回65万辆,这也是首次日本本土首次涉及高田气囊召回。
  2014年6月23日,本田、日产和马自达全球召回295万辆汽车,相比2013年4月召回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使得5年来召回总数达到1,050万辆。之后,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宝马、克莱斯勒和福特宣布还将在美国高湿度地区追加召回。
  2014年7月16日,宝马全球召回160万辆汽车,同时大众开始也开始因高田气囊召回部分车型。
  2015年5月13日,丰田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总计大约500万辆搭载高田气囊的汽车,其中在日本召回136万辆,在欧洲召回127万辆,在美国召回63.7万辆,在加拿大召回1.8万辆。
  2015年5月13日,日产宣布在全球再召回156万辆高田气囊车。其中在欧洲召回56.3万辆,在北美召回32.6万辆,在日本召回28.8万辆,在中国召回27.4万辆。

  2015年5月,随着高田公司承认其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隐患,该公司决定召回3380万个隐患气囊。
  2016年2月,随着第十起因高田气囊致死案件的确认,新一轮大规模召回再次开始,本次涉及企业包括福特、通用、大众、奥迪、奔驰、萨博等。
  以上仅是我们列举出的部分海外召回,目前美国已有3200万辆使用高田气囊的汽车被召回,全球汽车召回总数超过5000万辆,堪称汽车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
◆ 国内多家合资企业受到牵连

『老款本田思域』

  高田气囊门使得全球多家企业受到牵连,就连国内市场也没有躲过,其中最早的一起因高田气囊召回是在2010年7月1日,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由于安全气囊缺陷,将从2010年7月19日起召回部分进口版2001及2002年款思域(Civic)和时韵(Stream)轿车,车辆生产日期为2000年8月7日至2002年7月22日。据该公司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165辆。

  随后在2014年8-12月,日产、本田、丰田、宝马相继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召回飞度、艾力绅、雅阁、帕拉丁、途乐、玛驰、奇骏、威驰、3系等车型,共涉及581443辆。而本次召回也得到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重视,2014年12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针对高田公司生产的部分副驾驶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发布了风险警示通告。而在随后到来的2015年,国内因高田气囊质量问题的大规模召回才正式拉开序幕。
  根据中国质检总局统计,2015年我国汽车总共召回554.85万辆,其中因高田气囊召回的日系车就超过253万辆。从2013年以来,使用高田气囊的汽车在中国市场已累计召回47次,37个车型。仅在2015年5月和6月,包括丰田、日产、三菱、本田、斯巴鲁在内的日系品牌共发布了14起召回公告,涉及召回车辆141万辆。
  而进入2016年,高田气囊召回事件在国内也并没有停止,大众、本田、讴歌、三菱、奥迪、马自达相继发布召回旗下车型。其中本田进口召回50辆飞度混合动力版车型;东风本田召回533350辆;广汽本田召回部分飞度、锋范以及理念S1车型,共计382090辆。
高田公司深处水深火热之中
◆ 股票巨额亏损,面临被收购或出售股权

『高田公司近日股价』

  据高田公布的2014年财报,受召回事件影响,2014财年该公司净亏损269亿日元(约合15.41亿人民币),在2013年财年亏损211亿日元(约合12.09亿人民币)的基础上有所递增。有海外分析师预计,高田大概需要3000亿日元(约合171.89亿人民币)来处理气囊召回事件。其极有可能面临出售股权来缓解危机的危险,此外也有外媒猜测高田公司CEO高田茂久迫于安全气囊事故引起大规模召回的压力,将有可能被迫下台。
◆ 召回背后高田失去大部分客户,竞争对手趁虚而入
  由于采用了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本田、丰田等企业不得不拿出专项资金去召回存在隐患的车辆,这对于车企来说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字。仅本田在2015年财年用于质量问题方面的支出就达到2800亿日元(约合160.43亿人民币)。

『本田时任社长伊东孝绅对高田表示非常不满』

  高田公司已经失去了众多车企的信任,曾有相关人士透露,时任本田社长个人伊东孝绅对高田表示非常的不满,觉得高田“背叛”了他,他认为本田是这场危机的“受害者”之一。而刚刚上任的本田新社长八乡隆弘也曾表示,即使公司持有高田公司1.2%的股份,但也不会对高田公司有任何的支持和帮助,随后本田成为第一个宣布未来不再使用高田公司气囊的车企。

『本田新社长八乡隆弘宣布本田不再使用高田气囊』

  2015年11月本田正式发表声明称,经过调查高田公司内部文件,发现高田在部分测试气囊的测试数据造假。未来本田和讴歌品牌下所有将推出的新车都不会再使用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消息公布后,高田公司的股价暴跌13%。
  同样造假的事件也在一次民事诉讼的预审听证会上,被高田公司前气囊工程师Thomas Sheridan证实,其声称2000年6月份高田曾为本田制作了一份报告,其中显示零件存在问题,但该公司隐瞒了测试数据,并称公司销毁了问题零件,以致没有留下物理证据。在本田宣告与高田“分手”后,丰田、日产、马自达、福特也相继宣布未来的产品将不会配备有高田公司生产的气囊。
  而选择与高田分手的本田公司很快宣布,将为在美国生产的新款雅阁配备日本Daicel公司生产的气囊,并且与全球第一大安全气囊生产厂家瑞典Autoliv公司进行了沟通。而丰田则选择了同一集团旗下的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提供全新的安全气囊。

『高田公司的三大竞争对手』

  在高田失去大部分重要客户的同时,其竞争对手已经着手蚕食其原本拥有的市场,并且日本企业一直引以为豪的本土供应商体系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虽然这种体系能够依靠互信与忠诚度形成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但一旦某一方出现重大问题时,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不可估计的,而随着本田等日系企业抛弃高田,这一固有体系或将遭到动摇。
  除了日本本土的Daicel公司和丰田合成株式会社,瑞典Autoliv公司和美国TRW公司也成为了高田气囊的替代品供应商。其中2015年5月,Autoliv曾宣布,由于高田扩大召回缺陷气囊造成气囊替换零件需求增加,公司将扩大自己品牌的安全气囊的产能,从而满足召回车辆所需。
  全文总结:至此持续了接近10年的高田气囊门还远远没有结束,数以千万计的隐患车辆正在等待召回。美国目前仍在调查其他因气囊造成事故的案件,如果最终证实是高田气囊引起,那么召回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未来高田公司将如何面对超过5000万台待召回汽车,信誉的缺失以及有可能到来的车企的诉讼,这家成立八十余年的企业将面临怎样的后果,该事件将以何种方式收尾,我们将共同关注。
  同时无论哪个行业,产品质量都应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都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5000万台汽车意味着背后的5000万条生命,轻则伤人失信,重则夺人性命,企业对用户的生命安全应有着敬畏之心。高田气囊事件再次为全球生产安全问题敲响了一次响亮的警钟,同时德国大陆公司等其他安全气囊生产企业也面临着安全气囊产品接受调查,关乎人类生活生产安全的问题应得到全社会足够多的重视,同时这也对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作为汽车生产商,面对全球供应链体系在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时应严格要求质量保证,缩减成本所带来的效益,无法填补质量问题所埋下的隐患。
  此次高田安全气囊事件也波及到了国内市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目前仍没有一条针对安全气囊生产的行业标准规定,作为汽车当中的重要安全零部件之一,在此我们也呼吁国内汽车行业制定相关规定,保证这个守护天使不再是潜在的梦魇。(文/汽车之家 耿源)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难怪昨天本田发短信给我说召回气囊,我的飞度开了十年了,现在给了亲戚开,233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