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ztxzhang518 于 2016-3-6 19: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I
和夺宝熊兵一个概念还要咋地~233333333
“夺宝熊兵一个概念233”好顶赞,呵呵,以下开始打脸。
ZOOTOPIA = ZOO + UTOPIA
乌托邦(英语:utopia,国际音标:/juˈtoʊpiə/)也称理想乡(和制汉语,曾为鲁迅《华盖集》中使用),无何有之乡(源于《庄子》),是一个理想的群体和社会的构想,名字由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所写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乌托邦”而来。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别是用于表示法律、政府及社会情况。托马斯·摩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岛,小岛上的国家拥有完美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体系。
反观此片的“动物城”理念,人人生而平等,社会井然有序,每个个体都拥有无限的可能。然而用成人的角度一推敲全是漏洞,体型差异巨大带来的人身安全威胁如何解决?公共交通工具为了照顾所有形态的动物设计要造成多大的资源和效率浪费?肉食动物的营养如何保证(除了吃甜食的豹和吃蓝莓的狐狸,片中刻意回避了肉食动物的进食问题)?大象和仓鼠之间的资源分配如何平衡?——全都是大写的无解,而ZOOTOPIA这个片名正是暗示了主创对“动物城”这个理想乡存在的暧昧态度,根本不是指望小孩子可以理解的。
讲真以尊驾的文化水平,没事欣赏一下熊出没喜羊羊就好,千万不要再勉强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