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心得] 使用iphone一个月后对IOS的感想

我是iphone新用户,以前一直使用Palm Treo 650 手机+苹果Newton Messagepad 2000 PDA(两个都是古董,一个是2005年的产品,一个是1998年的)组合。在果粉老婆的逼迫下,我终于改用了iphone+ipad组合。使用了一个月之后,逐渐适应了ios,但是感到ios还是有很多不便之处。

1. 最大的问题是输入。ios作为娱乐终端是不错的,但要作为生产力工具必须解决输入难的问题。ios的虚拟键盘就别提了;可以用外设蓝牙键盘加快速度,但是一个手持设备加上键盘,就失去了便携的意义;语音输入,利用某些app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不过,识别率且不谈,你在公共场合能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用语音输入吗?

Treo650是全键盘,配上巨硬输入法,可以达到极快的汉字输入速度。Newton Messagepad是乔布斯回到苹果之后立刻砍掉的产品,它的硬件手写识别功能(英文)可以说是所有手持设备中最好的。在ios上,有一些笔记软件拙劣地模仿newton的手写功能(比如PhatPad),但实在是天壤之别。最近一些平板配备了电磁感应笔,比如Surface Pro配备了Wacom电磁笔,这是个很好的趋势。希望能用电磁感应笔取代手指或者手感拙劣的粗头电容屏手写笔。(IOS的另一个缺陷是没有NOS (newton OS)的硬件手写识别引擎,据资料称,当年乔布斯回归砍掉newton之后,将引擎卖给了微软。现在mac os x中内置一个引擎,效果远不及原来nos的)

2. 软件各自为战。ios采用沙盒方式限制app之间的联系,尽管app众多,但大都是各自为战。NOS则是截然相反的开放式架构,各app是共享数据的。在NOS上有个有史以来最出色的PIM软件叫Moreinfo,它不是一个独立的app,而是镶嵌到系统的内置软件Notes,Contact,Call等之中,浑然一体。比如说,你可以在系统通讯录里,将某个联系人和另一个联系人连接起来(设定为夫妻、上下级等关系);在Notes里写了一段话,可以立刻加入到calendar中成为一个to-do;像这在IOS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你可以自己开发一个新的app,但是你能动系统内置的app吗)。一个Moreinfo软件,利用系统原有的几个软件,就实现了强大无比的PIM功能。(Moreinfo的开发商叫Silverware,也开发了很多ios的app。但是该公司称不可能将Moreinfo移植到ios,原因是ios的限制)

3. 自动化。在IOS中很难将2个或多个app连接起来,实现自动化。在nos中,有开放的NewtonScript语言,可以方便地写代码执行(甚至不用在电脑上,在newton上就能写),整合多个app执行任务。在IOS中就很难了,目前开发者利用URL Scheme很艰难地实现程序间的连接。(Drafts、Launch Center Pro)前提是,app开发者必须支持URL Scheme协议才行。

4. 操作的方便性。举个例子,在nos中写入一段话或画了个图形,我想把它删掉,只要用笔涂几下(类似于我们在纸上写一段话然后涂掉的动作),那么就删掉了。在ios中我要启动一个程序,得先找到它才行(或者搜索,或者在满屏的图标里找);在nos中有个名叫dashboard的软件(与系统浑然一体,成为屏幕下方的一个工具栏),只要在屏幕右下角一个手写输入框内写一个字母,比如N,那么就自动启动Notes;写个X,就关机。(可以自定义);字母还可以和自己写的newtonscript脚本连接,实现一字母自动化。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5. 多任务。NOS是真正的多任务,同屏显示多个程序;IOS则不行。

从硬件上说,iphone或ipad的机能远超90年代的newton,但是从系统来说,IOS远远不及NOS便利。这也许是产品定位的不同。总的来说,IOS已经能满足日常需求,但是要能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还是要从自家的NOS借鉴一些东西。

(顺便说一下,IOS中时髦的Siri其实在Newton Messagepad里就有类似的Intelligent Assitant。iphone等旋转屏幕的功能newton也早有了。Newton OS早就有了模拟器(名叫Einstein),可以在mac、windows、安卓系统运行,有兴趣的可以在电脑上试试。模拟器开发者也开发了ios版本,但是被苹果拒绝上架)


2014年6月3日补充:

对IOS8发布的新特性和开放的新API极端满意,原先对ios的不满已经大部分被解决了(系统级手写识别还没解决,但至少输入法有了改进;app间通信、extension都是伟大的进步),其实这些根本不是什么发明,用过苹果newton os的都知道,这只是回归而已,令人愉悦的回归。

从相关网站上看ios开发者们已经乐疯了,毕竟戴着镣铐跳舞只有变态才会喜欢。可以期待一批神级app的出现。某些铁杆粉去年不是说这些特性是不需要的吗,现在被苹果打脸了舒服吗?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4-6-3 15:13 编辑 ]


TOP

标题应该叫《从老古董的角度看 iOS》。
用过 Palm 和 Newton 的用户也不少吧,我也是 TH-55 玩过来的。楼主观念该转变一下了,iOS 的特点就是好学耐操,不要用 Geek 的眼光去看它。做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出来,不就为了大部分用户说一声“好用”吗?iOS 早就做到了啊。



TOP

我完全不知道你在讲咩哦! 真的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sakuraltr 于 2013-8-10 13:36 发表
标题应该叫《从老古董的角度看 iOS》。
用过 Palm 和 Newton 的用户也不少吧,我也是 TH-55 玩过来的。楼主观念该转变一下了,iOS 的特点就是好学耐操,不要用 Geek 的眼光去看它。做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出来,不就为了 ...
如果苹果没有NOS在前倒就算了,有好东西可以比较就不能不说。IOS不方便的地方很多,甚至就连最基本的电话、短信也是如此。(请问,不越狱如何批量删除全部信息?)苹果自己都在不断改进(iphone刚出来时连多任务都没有),果粉反而说已经很先进了不用改了,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啊。(IOS7添加的便捷功能菜单,我觉得就是个很好的趋势)就是在苹果自己的网站上,也是吹嘘ipad的商用功能,也就是说,这不是只定位于娱乐终端的设备。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8-10 13:57 编辑 ]

TOP

楼主 你这吐槽2008年写出来估计还有人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yo7o8 激骚 +1 拍拍肩膀 2013-8-10 18:02
  • 小文 激骚 +2 2013-8-10 14:06

TOP

引用:
原帖由 ferrerorun 于 2013-8-10 13:45 发表
楼主 你这吐槽2008年写出来估计还有人看·······
2008年时ios多任务都不支持吧。现在支持了,还是很烂。

我知道很多人用iphone、ipad就是打游戏看电影的,这篇文章本来就不是对这些人说的。也不是对那些热衷于吐槽图标的人说的。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8-10 14:17 编辑 ]

TOP

说实话,看得有点儿懵

TOP

另外请别误解,好像我只对ios有不满,但与安卓系统相比,我还是认为ios在用户友好度方便做得还是不错的。

尽管用惯了palm os和newton os,经过一个月后,对ios还是习惯了,试了无数app之后也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工具了。要让IOS成为Newton OS或Palm OS那样的生产力工具是很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尽管输入不方便,IOS还是可以成为比较方便的信息终端。更妙的是可以成为强大的控制面板。我最喜欢的几个app:

1. 利用iPeng或Squeezepad,与家里NAS上的Logitech Squeezebox Server相结合,可以方便地控制罗技的Squeezebox Boom、Squeezebox Radio播放音乐;也可以在ipad或iphone本机播放;或者各种设备同步播放。

2. 利用Actions for iPad,与PC端的Autoit、autohotkey或者mac端的automator等工具相结合,可以用触摸平板控制电脑干活,这一点带来的潜在好处是无可估量的。

3. 利用Pocket,在电脑端浏览器(如chrome)看到长文章时,可以保存,iphone或ipad上同步,更容易阅读。

4. 利用Pastebot,可以和mac或PC(利用pastebot mimic)共享剪贴板,这样大段长文字可以立即同步到ios的剪贴板。

5. Launch Center Pro,类似于mac的Quicksilver,简而言之,就是把任何任务简化成2 taps。

6. Drafts。输入文本,然后链接到其他程序进行处理。可以链接多个app进行链式处理。也就是说,实现了自动化。

7. 我用的电脑是Late 2009的mac mini不支持airdrop,只好改用功能类似的Instashare软件,在mac和iphone或ipad之间高速传输文件。

目前我的设备还没越狱,也许越狱后可以突破ios的种种限制,但如果苹果官方能够让系统更方便使用、更开放,那就再好不过了。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8-10 14:19 编辑 ]

TOP

LZ,现在智能手机的设计方向早就变啦,多少年前就已经不是WM、Palm那种调调了,更高更快更强,完成工作,代替一个小电脑,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手机能不能代替一个电脑不在于它的配置有多高,键盘手感有多好,手机的性能就算和电脑一样了,键盘手感像黑莓一样好,它还是两个大拇指打字而不是十个手指打字,它还是几寸的屏幕而不是14寸24寸,系统设计得再强大,它也很难完成电脑上的一些简单操作。

如果iPhone不出现,之后的手机倒是很有可能往那个方向发展。可惜iPhone的出现将之后的手机都带沟里了,手机就是手机,手机做手机该做的事情,简单直接易用,没有复杂的菜单,没有繁复的功能。手机变得越来越简单,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TOP

感觉lz有点可怜兮兮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看到lz用launch center和drafts串联app来实现自动化,就知道lz还是有点研究的。

但只是现在的确如ls所说,大方向变了,思路和以前是不一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文 于 2013-8-10 14:19 发表
LZ,现在智能手机的设计方向早就变啦,多少年前就已经不是WM、Palm那种调调了,更高更快更强,完成工作,代替一个小电脑,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手机能不能代替一个电脑不在于它的配置有多高,键盘手感有多好,手机 ...
我又没说Palm、WM比ios好,我说的是NOS比IOS好。NOS本来就比palm之流强。如果iphone和ipad只是定位娱乐终端,那么你说的是正确的。可惜苹果官网上同样吹嘘ipad是商用工具,要成为生产力工具,就必须改进输入等问题。比如微软的Surface Pro很烂,续航根本不行,但是它的Wacom电磁笔输入和手写识别引擎就强过ios设备的虚拟键盘。在乔布斯的吹嘘下,手指取代手写笔成了一种趋势,可是已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手指操作的局限了。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8-10 14: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良 于 2013-8-10 14:24 发表
感觉lz有点可怜兮兮的。。。。
是可怜,被老婆逼着改用半调子工具:)希望ios能改进吧。就硬件方面,我觉得苹果的设备毫无问题,只要软件方面改进就行了。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8-10 14: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美脆皮 于 2013-8-10 14: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看到lz用launch center和drafts串联app来实现自动化,就知道lz还是有点研究的。

但只是现在的确如ls所说,大方向变了,思路和以前是不一样了
设备是被人使用,而不是人顺从设备的。

我承认自己忍受不了系统缺省的低效操作方式,总是想法设法实现自动化。在公司用windows,我习惯用Python+Autoit+Sikuli写脚本自动干活;在家用mac os x,习惯用automator+applescript+Sikuli,还有Alfred、Popclip等效率工具。移动设备也是类似。苹果的Newton OS是我用到现在最佩服的系统,它的牛B在于,你就是什么第三方app都不装,什么脚本都不写,它就已经很牛b了。

[ 本帖最后由 kingcai 于 2013-8-10 14: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kingcai 于 2013-8-10 14:25 发表


我又没说Palm、WM比ios好,我说的是NOS比IOS好。NOS本来就比palm之流强。如果iphone和ipad只是定位娱乐终端,那么你说的是正确的。可惜苹果官网上同样吹嘘ipad是商用工具,要成为生产力工具,就必须改进输入等问 ...
NOS比iOS好,只是针对你个人而言,针对更多普通用户而言么

你用iOS设备太晚,iOS设备之前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是商用工具,只在这两年iPad渐渐被引入教育和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也是基于iPad安全稳定续航长等等特点,苹果本身并没有对iOS设备的商用做什么针对性设计。

iPad这样的东西在iPad出现之前是不存在的,是生造出来的一个东西。按我说,iPad就是个没什么用的东西,但是iPad就是成功了。说明苹果也知道,像你这样的用户,到底是少数,不值得讨好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