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9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电影工业利润越来越??

如果我们考虑通货膨胀,上世纪60-70年代,美元购买力大致相当于如今的20倍。那么上世纪70年代的一部大卖电影(比如李小龙的龙争虎斗,70年代票房过亿),实际相当于今天的阿凡达或海盗三部曲。

电影工业的利润应该是越来越低了。


TOP

那是因为以前的娱乐比较少,电影算是最主要的一种大众娱乐方式,现在娱乐的方式更多样化了,电影的需要并非是大众主要选择的~
如果讲利润的话现在还是算越来越高了,你不能单看票房,这年头票房收入能收支持平也算不错了,利润主要来源于影院之外~像什么音像制品,游戏改编,电视台转播,图书玩具等等~虽然从影院获取的利润可能不能和以前比,但获取利润的来源和途径比以前多太多了~总的来说肯定比以前要强~
像星球大战系列就是个例子~
迪斯尼也很典型,只要一部成功的片子能为他带来远比影片在影院上映所带来的利润高很多~



TOP

周边全面赚钱的毕竟是少数吧
利润主要还是取决于票房和投资成本


TOP

引用:
原帖由 猫又又 于 2012-9-8 17:47 发表
周边全面赚钱的毕竟是少数吧
利润主要还是取决于票房和投资成本
周边毕竟是纯利润~电影每年上映几百部也不是部部都赚钱~影院的话主要分本国和海外市场,很多电影主要就看海外销售了~
电影的音像制品已经成了一部电影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了~这里说的是纯利润~音像制品分2部分,一部分是销售一部分是出租,出租这一块的利润可不小~而且是长期可持续性的创造利润~
虽然不是每部电影都能有大量周边销售,但这一块市场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只要适合出周边的电影都不会放弃,比如超级英雄类的~
孩之宝因为电影的缘故卖的玩具可不少~

TOP

以前拍片采景要带着拍摄团队全世界飞,现在只有少数大片才花大价钱拍实景
能棚拍的尽量棚拍,其余上cg,现在CG效果越来越逼真,成本越来越低,制作越来越方便,用技术抵消了大部分开销
你看现在只要大量涉及到电脑CG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一拍好几部,你想想同样的制作团队,第一部电影做出来后,后面几部的技术都是继承的,对外号称成本多少多少,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

TOP

CG并不是控制成本的一个好的途径。。。。如果真是非常NB的特效的话 一半的投资都得进去才可以。。。。

TOP

引用:
原帖由 SMKII 于 2012-9-8 22:47 发表
CG并不是控制成本的一个好的途径。。。。如果真是非常NB的特效的话 一半的投资都得进去才可以。。。。
起码CG是可控的吧
如果你要实拍,演员档期,当时的光线气候等等要考虑的太多了,上百人的团队拖上几天成本都是惊人的
如果棚拍+CG,档期天气什么都不是问题了

TOP

看了LS的想起白鹿原的那个纪录片,导演为了拍到一个风吹草地然后有光照过来的效果硬是拖了好几天才完成这个镜头~头几天都没达到这种效果~
恩,我在想如果在后期在电脑上达到这种效果确实能省去这部分白花的时间,就算用后期达到这种效果和实际拍摄需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我也觉得还是选择后期来做更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2-9-8 23:04 发表
看了LS的想起白鹿原的那个纪录片,导演为了拍到一个风吹草地然后有光照过来的效果硬是拖了好几天才完成这个镜头~头几天都没达到这种效果~
恩,我在想如果在后期在电脑上达到这种效果确实能省去这部分白花的时间,就 ...
对吧?
你想想这组镜头还算是要求比较低的,只要拍自然的景就可以了,如果这个要等的镜头还要拍打戏,对手戏或是大场面那就麻烦了,没拍好要重拍,多拍两次黄金时间就过去了
还有拍千军万马的片子,以前八一制片厂拍的《大决战》的战争场面都是真人演的,你看看结尾CAST动用了多少部队?这种拍法换成现在拍拯救大兵指环王蝎子王就麻烦了:D 现在这种千军万马的场面只要几个演员在棚里就能拍的出来,不用找场景,不用成千上万的演员和服装道具,吃饭睡觉,不用破坏环境,你想想成本节约了多少?

TOP

美五大传媒收益报告 电视利润近电影10倍
发布时间:2012-06-12 14:13 来源:时光网 作者:爽的娃娃

  好莱坞电影在本土的份额在日渐缩水,虽然《复仇者联盟》(The The Avengers)一枝独秀,票房傲人,但也无法掩盖《超级战舰》(Battleship)和《黑影》(Dark Shadows)票房惨败的事实。TheWrap新近曝光了一份美国五大传媒公司2011年度收益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电影在大型传媒公司的总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已经成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电视收入却在大型传媒公司的总收入中占据了超过50%的比重,甚至像时代华纳,其电视利润已经占据了公司全年利润的80%还多。虽然电视将电影甩在身后早已不再是新闻,但是二者的渐行渐远还是提醒我们:昔日风光无比的好莱坞电影,正在渐渐退去“摇钱树”的光环。

 图表均由Nelson Anderson提供

  “我记得以前的国际买家都是连带/被迫购买我们的电视产品,因为他们只是对电影(产品)感兴趣,而现在情况却不那样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娱乐部总裁兼前索尼高级主管杰夫。塞根斯基(Jeff Sagansky)如是说。2011年,电视相关部门在为维亚康姆集团(Viacom)贡献了38.5亿美元的收入,而同样是维亚康姆旗下的派拉蒙影业在2011年的收入仅为3.41亿美元,电影收入不到电视收入的十分之一。

  对于大型传媒集团而言,电影的光环正在迅速的消失,外媒甚至打趣的说,电影正在迅速的变成五大传媒公司的“Ugly Stepchild ”(丑陋的继子),而电视却继续扮演着摇钱树的角色,主导着公司的收益,这与以往好莱坞需要电影来驱动的年代,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电影行业捉摸不定 电视交易繁荣远胜电影

  电视越发像棵摇钱树,而电影更像是一场赌博,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毫无疑问,(对于传媒公司而言)电视产业已经远比电影产业重要,而这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传媒业分析师同时也是Vogel Capital Management公司的CEO哈尔。沃格尔(Hal Vogel)说道,“电视更具稳定性,而对电影而言,你可能打造出像《复仇者联盟》一样的大热门,但也有可能酿造《超级战舰》那样的悲剧,一切都很难预测。”

  简单说来,电影制作和营销花销越来越成为一场数额巨大的赌注,毕竟电影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电视作为一个24/7的新闻媒介凭借越来越宽广的平台和“内容为王”的策略已渗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拥有直播系统,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像体育赛事往往可以带来天价的广告收入。再加上投资风险多,吸附广告能力强以及日益扩张的海外消费市场,电视的繁荣之路正越走越广。

  据权威统计数据,仅美国每年一度的NATPE电视节和两场世界视听内容交易会(MIPCOM)的项目交易成交额总和,就比全世界所有的电影节成交额都高(包括: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AFM美国电影交易市场、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等)。当然不可否认,电影拥有自己的魅力,但是电视才是观众最多的载体,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顶级电影制作人开始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加上了电视作品。

  前景被看好 有线(付费)电视成“热馍馍”

  在上周举办的斯坦福伯恩斯坦的战略决策会议上,美国康卡斯特电信公司(Comcast)公司董事长布赖恩。罗伯特(Brian Robert)声称如今的电影行业与电视业相比已经变得捉摸不定、变化无常,这也是为什么康卡斯特敢于向NBC Universal拨款多达138亿美元,我们且说那些投资绝不是为了《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和《大白鲨》(Jaws)这样的电影项目吧。“我们想继续投资有线(付费)项目,”罗伯特说道,“这就是我们收购NBC的原因”。

  有线(付费)电视虽然近来饱受互联网视频在线的冲击,但这块能量丰富的矿藏还是吸引了各路电视商的关注,以新闻集团为例,旗下有线(付费)电视(包括)的2011营业利润已经占到了全公司总利润的60%之多,远超旗下广播电视网(FOX)的创收。政策相对宽松,市场份额逐年递增,消费需求大,有线(付费)电视的明天充满机遇与挑战。

新平台催生新希望 电视回报收益指数增长

  对于电视而言,除去广告、有线节目订阅费等传统的收入来源,在有线(付费)电视网数量激增的大形势下,录制点播、网络视频在线服务等在节目辛迪加条款下(所谓电视节目辛迪加-syndicate-,是一个节目分销系统,节目分销商把同一个新节目或旧节目的播出权分别卖给不同的电视台,以“一稿多投”的办法来扩大节目影响,增加节目价值。)为热门电视节目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使得它们可以更大程度的“捞金”。另外,像迪士尼和新闻集团这样创造节目“内容”公司,甚至可以在有线电视运营商那里收取二次转播的费用。

  “更多渠道的诞生,使得成功电视节目的价值得到了指数级的提升,”卡茨电视集团(Katz Television Group)的副总裁比尔。卡罗尔(Bill Carroll)告诉TheWrap, “总体说来,电视失败的节目总比成功节目要多,节目失败往往不会损失多少钱,如果遇到不成功的节目,我们可以通过取消或者削减开支等手段,使得利益损失最小化,但是一旦一个节目成功,其潜力将很戏剧性,回报足以让人惊愕,收益远远超过交易本身,相比之下电影投资则是一锤子买卖,成败在此一举。

  虽然维亚康姆公司旗下的派拉蒙近年来凭借《碟中谍4》和《星际迷航》(Star Trek)等全球卖座影片逐渐提升了业内的低位,也让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这个成功与旗下喜剧中心频道(Comedy Central)、音乐电视台(MTV)、Nick at Nite和Nickelodeon青少年台的多方面突破性的进步却无法相提并论,电视相关部分从广告销售、到尽人皆知的《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系列的连锁效益,到对青少年的“垄断”,各种副业收入的利润和机会让维亚康姆进财源源不断。

  迪斯尼旗下给力的有限电视网ESPN、迪斯尼频道(Disney Channel)等附属电视部门,带来的各种收入使得“米老鼠之家”迪斯尼并没有因为《异形战场》(John Carter)和《火星救母记》(Mars Needs Moms)的市场糟糕表现而受到多少影响。

  最近在出席巴克利全球技术、媒体通信会议时,华纳兄弟电视部主管很高兴的表示华纳电视部门的利润约占到了全公司利润的80%,虽然他们电影部门还有全球卖座的《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和《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等电影产品带来的不菲利润。但是比起旗下的HBO、Turner 和华纳兄弟等电视分支给他们带来的收益,电影只能是相形见绌了。HBO的影响力自不必说,仅华纳兄弟打造的热门剧集《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和《好汉两个半》(Two and Half Men)等在电视节目辛迪加机制下为他们赚足了钱,更主要的是这棵摇钱树的存在是十分稳定的,带来的效益也是源源不断。

  Fox强大的新闻继续统治着有线新闻的收视率,同时广播网在热门剧集《欢乐合唱团》(Glee)和以《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为首的动画阵营,即使像《史前新纪元》(Terra Nova)这样的电视大制作“失手”(播出一季就被砍掉),也没有多少影响,毕竟剧集收视不给力,各种渠道的收看人数收到影响,但是并没有影响剧集提前卖给全球多国版权。

  虽然NBC电视网的收视还是平平,但是凭借去年超级碗的火爆和真人秀《美国之声》(The Voice)的强收视得以摆脱持续多年的四大广播网收视垫底的窘境。与此同时,MSNBC也在激烈的有线新闻竞争中闯出了一片天,总体说来,旗下有线网的盈利增加不少,这就是为什么康卡斯特(Comcast)公司董事长布赖恩。罗伯特(Brian Rober)钟情的是有线(收费)电视网,而不是电影。

TOP

引用:
原帖由 SMKII 于 2012-9-8 22:47 发表
CG并不是控制成本的一个好的途径。。。。如果真是非常NB的特效的话 一半的投资都得进去才可以。。。。
顶级工作室的收费标准是什么?按秒?

TOP

电视比电影利润高的原因,是电视剧演员的低工资

电影的制作成本,很大一部分是演员的报酬

我记得《老友记》巅峰的时候,主演也只是1集100万美金,最受欢迎的安妮斯顿后来在电影圈,也只是二流演员

要知道好莱坞在2000年时就存在“2000万俱乐部”了,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威尔史密斯这些都是2000万俱乐部成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引用:
原帖由 @陆逊  于 2012-9-10 13:32 发表
电视比电影利润高的原因,是电视剧演员的低工资

电影的制作成本,很大一部分是演员的报酬

我记得《老友记》巅峰的时候,主演也只是1集100万美金,最受欢迎的安妮斯顿后来在电影圈,也只是二流演员

要知道好 ...
老师,你忘了乘24

TOP

引用:
原帖由 bigwizard 于 2012-9-10 18: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老师,你忘了乘24
电视剧很灵活,它拍24集,说明每一集都能赚钱

如果拍了5集没有收视率,就砍了

所以电视剧投资的固定成本fixed cost不大,基本都是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电影不一样,你可能投资一个亿,但是也可能上映后票房1000万,还有的电影拍完了一看太糟糕,直接不上映而去发行DVD,还有的电影拍完了不上映,放个两三年

所以电影的投资,基本上都是fixed cost,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很少

TOP

老友记有六个主演,一季就是144m
另外电视剧也不是一集集拍着看的,一般试播几集结束后就要签订一整季的合同

[ 本帖最后由 tdka 于 2012-9-10 22:03 编辑 ]

TOP

 19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