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尿点不多,睡点不少;文戏份额不小,硬伤不少:妇联随笔(微透)

依旧是工业光魔,依旧是多边形成堆、爆炸粒子成灾的场景。镜头的视觉、走位和冲击波的威力,不免让人产生迈氏《变形金刚》系列的既视错觉。有一点,导演乔斯•韦登比迈可贝意识到文戏的重要性,意识到电影本质上还是戏剧,戏剧的重点在于角色的矛盾冲突。漫威给出的命题作文为乔斯痛痛快快过足一把戏剧瘾的天然平台。八个重点角色汇聚一堂,两两一对矛盾,算算组合关系,能衍生多少矛盾分支,足够目不暇接了吧!这种天然的角色冲突关系的潜在魅力就比物理系、魔法系的对攻特效要吸引人地多。

一种体裁,制片商看到了商机;剧作人看到了艺术;粉丝看到了梦幻;天造地设,一拍即合,相映成趣。于是乎,票房爆了,口碑爆了,**爆了too。

两个半小时,不用掐表计时,基本上一般的时间被导演霸占了去,聊以心愿。在剧作人眼里,利用漫画角色各自心路历程做足戏剧冲突的文章。这是好莱坞人的敬业之处:信马由缰的同时对原著的充分尊重,尽可能的不题外生支。不看僧面看佛面,虽然美漫的创作流程如同福特,如同讴歌(对,尤其是讴歌!)汽车流水装配线一样:铁打的题材,流水的工匠,但是读者是客户,客户是上帝,是真神。篡改故事源头,篡改矛盾关系,是大逆不道。基于这种原则的毫不动摇,才是保证漫画读者作为票房贡献主力之一的重要基础。片中细节,如绿巨人浩克收招时不忘给上雷神托尔一拳,反映两者动漫刻画已久的历史老冤家的设定。这些都能换来粉丝的会心一笑,尿点自然全无。

敬业如此,也免不了导演在戏剧上的节奏把控和支线收放的乏力。本片主要讲洛基与复仇者之间关于魔方的抢夺,文戏着墨点主要借洛基之手挑拨英雄之间的相互冲突,达到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效果。这块占据全篇差不多一半内容,导演也仅仅刻画了两三对角色的矛盾冲突,场景比较单一,其冲突也仅仅停留在航母上各角色之间从磨合到摩擦,再到配合的一段历程。即便如此,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以至于到摩擦之后,冲突高潮之时,急匆匆收尾,仅凭一个配角的舍身取义和个别英雄的缺钙撞头、失足坠机,英雄之间的矛盾开始春风化雨,再一次惺惺相惜,肩并肩走上统一战线。

这种神转折基本缺乏从饥渴到挫折,再到迸发的上升通道,想让非粉丝的观众共鸣燃情,只怕困难。所以,很多童鞋抱怨没法燃,归根结底,还是技术问题,非观影心态问题。

回顾一下漫画电影的改编历史,不由让人怀念李安的绿巨人。在他之前,漫画电影仅仅是画格真人cosplay的胶片化。从他的绿巨人开始,李安探索性用自己东方人文情怀注入其中,角色开始有血有肉有冲突、有挣扎,漫画电影开始脱去戏服党的劣质标签,真人不再cos,开始本色出演;角色也不再平面,由此立体饱满起来。当然从实际效果看,李安的这种漫画人格3D立体化仅仅只能称得上是2.5D化,票房绩效更是不堪回首。好莱坞片商开始谨慎,漫画电影并未回归之前的简单、粗暴复刻,但是导演们和剧作家们藉此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冲破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创作藩篱的契机。于是涌现出类似罗兰的蝙蝠侠系列,山姆雷米的蜘蛛侠。前辈如斯,乔斯也不甘人后。这种大乱斗的题材提供了天然的戏剧冲突平台,何乐不为。出身编剧世家的导演一身的乔斯为此埋下了很多伏笔,但是基本点到即止,做电视剧的习惯,恨不得把一箩筐包袱塞到只有150分钟的电影里面,没办法只有掐头去尾,高速转折、压缩。

于是乎,很多支线神龙见首不见尾,角色莫名登场,角色矛盾突兀转折。整片的节奏前缓后急,很多时候的处理甚至有点因收视率不良紧急烂尾的美剧大结局一般,突兀彷徨。这些处理堪比迈可贝的凌乱系变形金刚的画面。此君在对白台词时不时抖些小包袱,也仅仅是博得粉丝的些许共鸣。角色们口中念念有词,掏心置腹同时,很多人基本都濒临昏睡边缘。文戏的份额占全片比重不小,失分也不少,而导演却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电影前半段如果再继续拖沓下去,鼾声如雷的场景应该无可避免。我身边一女生,观影大部分时候基本在微信。看着她津津乐道于此,我也多次想新浪微博发一发牢骚。此类非粉丝的观众群二周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电影的亮点还是最后的曼哈顿市区大对战。英雄们肆无忌惮地发挥个人英雄魅力,与次元外星球鬼畜军团战个痛,战到抽筋,战到崩溃。绿巨人作为最大亮点,一个有一个惊喜上场,力挽狂澜,神挡虐神,拯救苍生于水火。妇联计划创始人钢铁侠危难之际,差毫厘舍生取义。不光英雄战得欢快,美国队长发动群众,展开自救,尽显王师风范。这也算是开了超现实个人英雄主义题材第一次把地球的问题交给普通地球人亲自解决的先河。无论是场面处理和节奏把握,较之去年的变形金刚,看似雷同的战斗现场,雷同的色调、雷同的建模风格,甚至雷同的贴图,乔斯战个痛,迈可贝看个痛,水准高下立判。

电影总体比较爽快,3D转制效果不错,音效爆棚。武戏酣畅淋漓,文戏淋漓不尽。总体来说,3D蓝光演示碟又多了一张章节循环的片子。


TOP

如果这文章是打算发在平媒上的,那么错别字还是改改的好……

另外虽然我很喜欢李安的绿巨人,但漫画改编电影的真正崛起和新元素的注入,绝对是从2000年的X人1和2002年的蜘蛛1开始的……都比绿巨人早……
由此倒是该感谢灾难的蝙蝠与罗宾,要没有这片把特摄风格走到了死路,也不会有新时代漫画电影的崛起……



TOP

多边形成堆?


TOP

这影评基本跟白开水没区别。。。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看这种黑的不留痕迹的文风,感觉是叉包写的可能性高达8成。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对英雄人性的刻画应该算到蜘蛛侠1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还有现在电影片长小于110分钟,基本很难把故事讲的圆满,变三算是一个特例,剧情就是一坨屎

TOP

我不认为2001年版的蜘蛛侠的戏剧张力有多明显,本身漫画就给了很多素材。蜘蛛侠我认为到了第三集才开始有点这意思。
李安的绿巨人基本可以视作这方面的开先河之作。

TOP

引用:
原帖由 EVAMRX 于 2012-5-7 19:33 发表
这影评基本跟白开水没区别。。。
至清至纯,有什么不好?
比起那些口水,卤水,这是境界。

TOP

引用:
原帖由 国产宝宝 于 2012-5-7 21:34 发表
我不认为2001年版的蜘蛛侠的戏剧张力有多明显,本身漫画就给了很多素材。蜘蛛侠我认为到了第三集才开始有点这意思。
李安的绿巨人基本可以视作这方面的开先河之作。
这个。。。那个。。。3是最烂的一作。。。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明天加分,写的不错,燃点除了hulk,确实不多

TOP

一股浓浓的杂志味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交响乐迷去听摇滚乐演出的后记

TOP

我也觉得前面的文戏是有点慢热,感觉导演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用文戏交代一下各个人物的背景,毕竟不少人对这个团队不是非常了解。你说支线角色莫名,首先这片子拍出来的文化基础就是对这片子的各个主角有一定了解的好莱坞文化群,还有看了前面几集SOLO片的有爱群众;其次,很多包袱和暗线估计还要为以后的续集和支线电影铺垫铺垫,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系列计划来说,妇联做的很不错了。唯一感到有点突兀的,就是飞机大战之后复仇者各队员的团结和糅合进行的太快太简单,觉得矛盾处理的有点太容易,太单薄。
不过看LZ的文风和文章里面表达的态度,只能说你追求的东西和这片子交出的东西不太一样,无谓难为自己了,看个爆米花电影还要去考虑深度,原则,主义,来点文青式的小资批判,真累。

TOP

惊喜上场力挽狂澜神挡虐神酣畅淋漓不尽天造地设一拍即合相映成趣铁打题材流水工匠

这种四字短语堆砌的党校风影评跟新闻联播有一拼
这片子有什么文戏,打戏噱头设计好了之后做做连线游戏罢了

TOP

 26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