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昨天看了电影《真相至上》~~~很棒(有透)

本来以为是个普通的揭露政府内幕的节目
结果视角完全变了。。

所谓的内幕是什么。。幕后主使是谁,为什么干坏事,目的是什么。。。都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揭露和保护之间的斗争
记者有权揭露一切内幕
CIA有权保护一切国家机密
法院在中间权衡

记者有记者的法律保护,CIA有CIA的法律保护。。
这是无形的斗争。。

最终导致CIA被杀。。不禁让人反思。。

而最终。。。透露内幕的人。。。
我直到最后一分钟,车上的镜头出现之前。。都没有想到会是她的孩子透露的内幕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中间出现的那个自首者。。。感觉有点破坏气氛。。
当然了。。也不能把所有内幕都推到是她的孩子揭露的。。。
但总觉得中间插那个人有点怪

PS:女主人公在看守所里获奖那段。。。我想起了刘X波。。。



……………………………………………………………………………………………………………………………………………………………………………………………………
剧情介绍
   已过而立之年的女记者瑞秋(凯特·贝金赛尔饰)目前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她从线人艾丽卡(维拉·发米嘉饰)那里拿到了一份情报,这份情报如果她照实刊登在报刊上,必定会让她扬名立万,但同时她也可能涉及到更多复杂的事件当中。因为这份情报内容涉及了美国政府一次相当不光彩的行为:在一次对南美小国的军事行动中,表面上政府是消灭恐怖分子,其实则包含着一个见不得光的阴谋……瑞秋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的丈夫雷·阿姆斯壮(大卫·休默饰)也支持她如实地发表文章,于是丈夫的支持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正义感,瑞秋在报纸上刊登了这起新闻报道。
  不出所料,这份新闻果然在全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所有媒体和公众都知道了瑞秋,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也降临到她身上,美国政府以泄露国家安全机密为由将她扣押,律师艾伦(阿伦·阿尔达饰)逼问她说出提供资料的线人是谁,但瑞秋以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为由,并不说出艾丽卡和她的身份。艾伦开始向舆论和瑞秋的家人施加压力,而瑞秋的丈夫雷也渐渐地抵抗不住国家给予的压力,建议瑞秋屈服于国家。但瑞秋向雷表达了自己的坚持:真相至上。
  美国政府最终以泄露国家机密的罪行将瑞秋推上被告席,主审该案件的则是自负的检察官帕顿(马特·狄龙饰)。在法庭上,面对帕顿的层层逼问,瑞秋坦然地叙述了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公众心中的天平也开始往瑞秋方面倾斜,但是艾伦坚持要求瑞秋必须说出资料的提供者是谁,瑞秋逐渐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幕后制作
  政治题材的批判力作
  在《暗朝汹涌》之后,《真相至上》是罗德·拉里又一部与政治有关的电影,这位常年热衷于政治题材的导演,对这部自编自导的新作相当满意:“《真相至上》是一部标准的惊悚作品,在整个电影策划之前,我看了西恩·潘与妮可·基德曼的《翻译风波》,那部电影启发了我,当中的许多内容都让我很赞叹,后来我在构思《真相至上》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我并不想阐述一些太过阴暗的事情,或者让观众觉得我是利用电影发泄着对政府的不满,这些都不是我拍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我在媒体上看到了很多社会报道,有一些内容看上去虽然很简单,但实际情况想一下的话就会觉得非常玩味,你会去想:为什么事情会去这样做,结果会是这样?我整理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然后从中挑选跟电影符合的内容,最后来进行拍摄。”
  谈及《真相至上》的主题,罗德·拉里说:“这部电影有一个很简单也很明了的主题,如同它的片名,一切以真相为主。电影从女主角瑞秋开始报道一个新闻的真相开始,最后以她揭露整个事情的真相结束,故事从头到尾都是有关于影片中各个人物对于‘真相’二字的看法和取舍。我想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追寻真相的念头,但由于现实各种各样的压力,这种勇气可能无法贯彻下去。但在电影里,我想营造出一种比现实更大的压力,这样便让观众时时将自己代入主角的境地,然后问自己,如果我处在那种角度,我该怎么去做?这是我想和观众沟通的一点,我希望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缺一不可的演员
  《真相至上》网络了不少大牌明星,对于这些演员,罗德·拉里分别评价道:“影片的女主角瑞秋是由凯特·贝金赛尔扮演,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她,所以她的演出决定了这部电影的成败。凯特·贝金赛尔演得很出色,在拍摄的时候,我常常对她说,你现在是一个不顾一切追寻真相的记者,你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家庭和政府的压力,你要无时不刻的感受到这一点,所以片中的凯特·贝金赛尔显得非常的坚强,这还要得益于我们的化妆师和造型设计,凯特·贝金赛尔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干练的女强人。马特·狄龙在片中的气质我很喜欢,他的角色很符合他在现实生活里的形象,而大卫·休默则比银幕上的他要风趣得多,我原来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很闷很闷的人,结果在《真相至上》拍摄的过程中,我才知道我错了。这些演员都很棒,对于影片来说,他们缺一不可。”
  马特·狄龙坦言《真相至上》对他而言意义重大:“这部电影的剧本非常棒,而且很扣人心弦,虽然描写政治阴谋的电影很多,但《真相至上》有着他独特的魅力。我在片中扮演的是一位检察官,算是在影片里处处和凯特·贝金赛尔扮演的记者瑞秋作对的人,大家都认为我是反派,其实我并不这样看,我认为只是和女主角所处的立场不同而已。这也是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它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视角,让观众思考,究竟谁对谁错。其实这不仅仅是电影,现实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自己身边的事,也许也存在着这样的双面性。”
  《真相至上》当中,凯特·贝金赛尔与大卫·休默扮演一对深爱对方的夫妇,对此,凯特·贝金赛尔笑道:“《六人行》对我的影响实在太深了,我在片场看到大卫,我都会叫他,嘿,Ross!他听到我这样子叫他就会显得很无奈。大卫·休默是一个很风趣的人,在《真相至上》里他则扮演一个性格比较沉稳的丈夫,影片一开始我们很恩爱,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和他的感情也产生了裂痕,影片里有一场他和我吵架的情节,这段拍摄的时候他骂我骂得很凶,虽然我已经熟读了剧本,但拍摄完成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大卫·休默好像真的在生我的气,他演得真的是非常的棒。”
  而大卫·休默表示:“演女主角的丈夫并不难,因为本片中大部分时间镜头都给了女主角,我只要在旁边听女主角滔滔不绝的讲台词就可以了。这部电影让我和凯特·贝金赛尔成了好朋友,最开始是因为这个工作关系,但随后我发觉大家都挺谈得来的,我们也要经常交换对剧本的看法,所以很快大家都很熟了。导演对我这个角色的安排是比较内敛的,他认为比较像我的性格,但我后来对导演说,其实我不是那么闷的人,剧本后来也略微修改了一下,你会在银幕上看见发火的我。”

花絮  
·《真相至上》原定于2008年10月进行公映,但由于拍摄进度一再拖延,影片无法按时完成拍摄,最终影片只能延期到2009年1月初。
·影片最初在挑选女主角的时候,制片公司给出了几个女演员作为参考,但导演一下就选定了凯特·贝金赛尔,并没有安排其他演员进行洽谈和试镜。
·由于《真相至上》的剧情涉及到美国政府,并且负面居多,由此还曾经引起政府相关机构的不满。

一句话评论
一部充满谜团的惊悚之作。  
——《芝加哥太阳报》  
这部电影充满智慧,而且震撼人心。  
——《REELTALK》  
《真相至上》非常具有戏剧张力,而且主角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Hollywood.com




[ 本帖最后由 PENNYSHAW 于 2010-11-6 09:25 编辑 ]


TOP

片中经典的发言:   老头律师在对法官说了以下的话。


  在1972年的“布莱兹伯格诉海斯案”中
  In 1972 in Branzburg v. Hayes,
  
  正是本法庭 违背了
  确保记者在大陪审团前拒绝透露其情报人姓名的权利
  this court ruled against the right of reporters to withhold the names of their sources before a grand jury,
  
  而是赋予政府权力
  监禁了所有这些不肯透露信息来源的记者
  and it gave the power to the government to imprison those reporters who did.
  
  裁决结果是以5:4的接近票数得出的
  It was a five-four decision. Close.
  
  “布莱兹伯格案”中的斯图尔特法官曾说过:
  In his dissent in Branzburg, Justice Stewart said,
  
  “随着时光流逝 政府手中的权力渗透到各个角落”
  "As the years pass,the power of govern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pervasive."
  
  “这些当权者 无论何党何派”
  "Those in power," he said, "whatever their politics,"
  
  “都只想着让自己永垂不朽”
  "want only to perpetuate it"
  
  “而人民才是最终的受害者”
  "and the people are the victims."
  
  多年以后 这样的权力被愈加滥用
  Well, the years have passed, and that power is pervasive.
  
  阿姆斯特朗女士
  Ms. Armstrong could have
  
  本可在与政府的斗争中妥协
  buckled to the demands of the government.
  
  本可放弃她保守秘密的原则
  She could have abandoned her promise of confidentiality.
  
  本可简简单单地回去同家人团聚
  She could have simply gone home to her family.
  
  但如果这么做了
  But to do so
  
  那就意味着 再不会有人 向她提供任何情报
  would mean that no source would ever speak to her again,
  
  再不会有人 向她的报社提供任何情报
  and no source would ever speak to her newspaper again,
  
  然后明天
  and then tomorrow
  
  当我们逮捕了其他的报社记者
  when we lock up journalists from other newspapers,
  
  我们让这些报社失去所有的信息来源
  we'll make those publications irrelevant as well,
  
  等同于我们在无视第一修正案的存在
  and thus we'll make the First Amendment irrelevant.
  
  那我们又如何才能知晓 一名总统是否有掩盖罪责?
  And then how will we know if a president has covered up crimes?
  
  一名军官是否有虐待囚徒?
  Or if an army officer has condoned torture?
  
  作为一个国家
  We, as a nation,
  
  当我们不再有能力约束当权者手中权力的时候
  will no longer be able to hold those in power accountable to those whom they have power over.
  
  当政府不再惧怕任何责任的时候
  And what then is the nature of government
  
  它将成为何种性质的国家?
  when it has no fear of accountability?
  
  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We should shudder at the thought.
  
  监禁记者?那针对的是别的国家
  Imprisoning journalists? That's for other countries.
  
  是那些惧怕她人民的国家
  That's for countries who fear their citizens,
  
  而不是想要珍惜和保护她人民的国家
  not countries that cherish and protect them.
  
  就在不久前
  Some time ago,
  
  我开始感受到来自瑞秋·阿姆斯特朗案中的人性压力
  I began to feel the personal human pressure on Rachel Armstrong,
  
  我曾告诉她 我只代表她个人
  and I told her that I was there to represent her
  
  而不是她的原则
  and not a principle.
  
  直到我再次见到她
  And it was not until I met her
  
  我才意识到:对真正伟大的人而言
  that I realized that with great people,
  
  个人与原则之间 根本没有区别
  there's no difference between principle and the person.


文字来自DOUBAN

[ 本帖最后由 PENNYSHAW 于 2010-11-6 09:19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美帝政府和各种职能部门太庞大了。。。中间肯定有摩擦和牵扯的

24很多情节都反映了这方面,都是爱国者,但是出力的方向不同,照顾剧情需要,让某几个角色出点岔子,让杰包解决了


TOP

推荐LZ看看绿色地带和灵通人士,大嘴巴抽的就是本片女主角这种鸡毛当令箭,被人当枪使还不自知的所谓记者

TOP

俺当时看完的一句话感受:

因为最后揭露出情报人是小女孩,令女主的原则显得模糊:是出于人母对孩子的爱护呢,还是出于公民对于民主的维护?

TOP

这片的结局让人很满意,2楼那一段绝对的精华。。

TOP

引用:
原帖由 noxyz 于 2010-11-9 19:29 发表
俺当时看完的一句话感受:

因为最后揭露出情报人是小女孩,令女主的原则显得模糊:是出于人母对孩子的爱护呢,还是出于公民对于民主的维护?
其实最后情报来源到底是什么根本无所谓,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这个消息的真实性的求证,以及将其公开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记者应该负多少责任(就算没有刑事责任,你对得起良心么?这和狗仔队有什么区别?谁知道你是不是杜撰的?)?本片中记者对此完全没有概念。在真实性的求证方面,绿色地带和灵通人士直接对这种行为打脸了

TOP

哪裡有下載?

TOP

去dygod搜搜

TOP

找找。。。

TOP

演员是ROSS,女主角叫RACHEL:D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去找一下

TOP

本来观众可能还偏向女主角的,但是那个女CIA因为这个而死,完全是因为女主的这个报道而死,估计没人会支持她了!

TOP

看了下视频信息,这个电影是我去年3月28号下载的,已经一年半了啊!

TOP

去年我就推荐过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