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西风烈》:勇敢的爆米花

摘要:在《西风烈》之前,我想不出内地有完全类型化的警匪电影。时至今日,内地观众所能接触到的华语警匪片,基本还是来自香港———这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内地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尴尬。而从《风声》到《西风烈》,高群书所确立的在主流价值体系下放大电影商业元素的创作模式,对现行审查制度下内地商业电影的创作具有破冰意义。

高群书一向主张“只有好莱坞才能救中国电影”,其实好莱坞的精髓就是电影的高度类型化,这套体系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就已完成。尽管现在内地电影市场空前繁荣,但单调的影片类型成为产业发展的掣肘。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期间,三部野心勃勃的武打片在同一档期悲壮地摆下擂台,一方面观众的选择余地大大受限,另一方面影片的票房也在无谓的内耗中此长彼消,没有一部达到预期。其实这不完全是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在内地的电影体制下,有些类型是不能碰的,如鬼片、政治片;有些类型是没有恰当的销售渠道的,如文艺片、纪录片;有些类型是受到多方限制的,如战争片、警匪片。所以,属于内地电影人的舞台并不广阔。(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在《西风烈》之前,我想不出内地有完全类型化的警匪电影。时至今日,内地观众所能接触到的华语警匪片,基本还是来自香港———这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内地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尴尬。而从《风声》到《西风烈》,高群书所确立的在主流价值体系下放大电影商业元素的创作模式,对现行审查制度下内地商业电影的创作具有破冰意义。《西风烈》放在好莱坞不过是部B级片,但对习惯了本土化叙事和人物的内地观众来说,这里有更多让他们感到亲切的元素,《西风烈》中“史上最牛钉子户”、拆迁办等社会符号式的字眼,与我们在美国大片中找到的中国元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西风烈》是高群书对好莱坞商业片模式的一次勇敢尝试。影片主体全由动作段落组接而成,每个动作场面又突出不同的元素:拳脚、飙车、枪战、爆破……这也是《西风烈》最抢眼的部分,奠定了影片狂飙突进的刚猛火爆风格。《西风烈》的情节并不复杂,是一个追杀与反追杀的故事,文戏穿插跑位的功能很强;比较难能可贵的是片中八个主要人物基本都能立住,算是内地电影中做得不错的群像戏。其中吴镇宇扮演的杀手麦高,让我想起了高群书导演的电视剧《征服》中孙红雷扮演的刘华强,同样是将反派做大做强的路数。
《西风烈》用四个与动物相关的绰号来指代四大名捕,并赋予他们不同的技能和特长,这是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之一。从观感上来说,《西风烈》是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用强势的视听效果来占据观众的感官,用连续不断的小高潮来保持观众的兴奋度。片中生死关头的调侃和置之死地的对抗方式,都与现实的警察办案方式离得很远,这与高群书之前的公安题材影片《千钧。一发》的写实风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在美国大片占据中国银幕的今天,内地电影应该也必须走出这一步,以满足观众日益趋高的视听要求,不管成功与否,这种尝试的勇气都是值得嘉许的。

有人曾经用“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来形容全盛时期的香港电影,其实《西风烈》也带有这样的过火气质。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桥段设计,都显得用力很猛,也许会显得有点过犹不及。比如动作段落的节奏把握有失精炼,略显冗长拖沓;而且动作戏的转场剪辑并不精准,过渡极不自然,给人跳戏的感觉。另外觉得影片最大的败笔是音乐,太缺乏想象力了,激昂有余而肃杀不足,对画面的烘托作用远未达到应有的力度。□ 麻绳

枪文一篇


TOP

《千钧。一发》电影频道放过,非常不错,很真实很感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wanggxs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0-12-9 18:48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T-Mobile G1/G2

刚看完回来,还不错,但硬伤很多


TOP

鉴于是国产电影,即使有着浓浓的山寨气息,我们也要用包容的眼光去看...

你不能一棒子打死...我觉得给个75勉勉强强...

TOP

一腹泻,就碧琪

TOP

看了下预告,感觉乱七八糟的,虽然时间长4分钟,但是里面几个角色的身份都没看明白,就这交代能力还是洗洗睡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UC

垃圾片子,模仿的也不行

TOP

posted by wap

首周票房也悲剧了,那个四分钟的预告片我觉得也很乱,毫无感觉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