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44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二十年前的《过年》


1991年的春节,跟今年很像,都是在阳历的二月份。那年春节是2月15号,比今年还要晚一天。记得大年初二的到姥姥家的时候,大舅给了我和我母亲两张电影票,说最近有个叫《过年》的电影很不错,让我们也去看看。那年我正好10岁,对电影的具体情节已经记不太清了,可是影片中的那些东北民俗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东北人都把过年的年货埋在雪里,这让年少的我羡慕不已:有雪就能堆雪人,打雪仗,没想到雪还能当冰箱使。或许是从小生活在北方的缘故,我很向往银色的春节,在冰天雪地之中,一切都冻得瓷实,只有小屋里向外蒸腾着热气,大人们在门口锯解斧凿,不为别的,只为从冻得冰疙瘩一般的肉块上弄下一块儿来,剁馅儿包饺子。
今年春节前,西安下了场雪,这是多年都没有遇见过的。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大年三十这天,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初一早上起来,雪还在下,只是天气已经不似隆冬时节,地上坐不住雪。尽管这样,在纷飞的雪花里包饺子,那也是一种意境。
不知为什么,我又想起了《过年》。
看了看演员表,我发现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直逼草拟大业。尽管出场人物远逊于后者,但对于这么一部家庭题材的电影来说,这已经算是人数庞大的——赵丽蓉 ,李保田,葛优,梁天,胡亚捷,丁嘉莉,六小龄童,申军谊,马晓晴——这一串名字要在今天把他们集合起来拍戏只怕是难。就连演大孙子的那个小胖墩儿的表演都可圈可点。
一大家子:两个老人,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孙子,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气氛下,一场以“钱”为线索的暗战正在大年初一里展开,并在年夜饭的时候达到高潮。整部片子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大儿媳妇儿,丁嘉丽演活了这个刁蛮撒泼且无比势力的女人。葛爷扮演花心的大姐夫,但因为这个角色的张力有限,我觉得比较一般。倒是李保田演的老爷子有点让我闹心,并非演技问题,只是过年有这么个板着脸见谁熊谁的老爷子,大家谁心里都不舒服。赵丽蓉老师演的母亲也不错,作为推进情节发展的催化剂,赵老师的表演非常的生活化,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这就是生活的积淀。唯一感觉有些别扭的就是胡亚捷扮演的二儿子,情节需要,作为研究生的他大年初一早上才到家已然有些不太合情理。在年夜饭桌上跟老爸谈考察经费这个事儿则更是有些牵强,这个还是在私下谈更为合理。
当然,作为一部南巡讲话之前的电影,其中透露出的那种中国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有关国家对待私营经济的不安和躁动足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都有的烙印。瑕不掩瑜,这是一部值得在过年期间看的,充满着厚重年味儿的电影。

[ 本帖最后由 yuanxm88 于 2010-2-14 12:5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posted by wap]

我就记得最后周桌了,老太太不让扫。



TOP

这片子是我在某一个大年夜的春晚之后看的,好片子,用一句虽然俗套但也贴切的话说,就是:
思想性、观赏性俱佳。

李保田、赵丽蓉、六小龄童、梁天、葛优、申军谊,不用查资料都能想起来这些演员——应该没有弄错的。


TOP

六小龄童好像这部电影也得了个什么奖,让大家知道他不光会演孙猴子

TOP

这片我在CCTV6看过不止一遍,确实是好片,尤其是那个李保田端上一盘人民币

“不都等着这道菜么?”

TOP

我就记得那句话,你放过我闺女把,貌似差不多

TOP

当时还小,不喜欢这种片子,只记得好像掀桌子了

TOP

好电影!

TOP

真是好电影,不过放在今天也是个不和谐的电影.....

TOP

神片
简直就是现在真实社会的写照了

TOP

没看过

TOP

神作!经典!

TOP

就记得那几垛钱了

TOP

我也是某个大年夜的晚会后,看的,很不错

TOP

这电影当年我在沈阳的一个小电影院看的,那个时候上初中,放寒假看的,看电影完了还得写影评观后感交作业

电影的情节一点也记不得了,只记得写影评的时候一个角色的名字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最后老爸大半夜的冒着东北的严寒跑到电影院的海报下面,拿手电筒给我找的那个名字,当时不懂事,现在想起来感动的一塌糊涂,和朱自清老爹的橘子有得一拼

TOP

 44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