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赛事直喷] 我觉得中国的体育,已经走入了恶性循环,不可持续发展了……

其实老美也挺羡慕咱们的举国体制,特别是BJ奥运会失去金牌总数第一后,不过别人没法这么搞啊


TOP

咱难道有哪项事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咩?
朝生暮死最高!现世报更高~



TOP

引用:
原帖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09-12-15 08:40 发表

奥运会就是奥运会  一次大型的竞技体育盛会 现在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商业活动
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 自然是金牌越多越好  这事全世界不都一样 只有天朝人你就要扣帽子.........
能给你带来幸福的一是科学家 二是资本 ...
首先第一条,可能是阅读能力的原因,你对我那篇文字的核心内容有错误的认识。
第二,关于你回复里的一些涉及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我不予评论。因为我一直认为想要和一些爱国主义(大部分是盲目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者(大部分是无知的民族主义)平静的谈论或纠正一些常识问题是几乎不可能的。从小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看法,有时是不容“侵犯”的。
最后只是纠正一下你上面原则性的错误。奥运本质上当然就只是一个大party。但如果你认为发展至今只是一个商业活动,那就太浅显了。可以说对于重视的国家或大国来说,可谓是经济,政治,文化。国家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
我文章里也说了,连体育发展相对最为健康的美国也一样重视奖牌数(看好了,我用的是奖牌数,而不是金牌数)。但是举国体育体制这个帽子可不是我敢扣得。而是国家官方承认的体制。
全民体育和竞技体育在你看来完全不搭,这想法让我觉得更加可怖。竞技体育的核心基础是什么?除了原始的身体本能的运动项目外,我们现代体育的大部分项目不都是由全民日常的生活或活动中进化,设计而来吗。给你做个选择题吧,同样的投资,你觉得把这些钱用来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精英,集中训练,在各个项目的世界比赛上拿遍奖牌,然后我们这些老百姓坐在电视机前热泪盈眶。或者是把这些钱用来增加基础建设,全民健身宣传,完善从基层到学校到专业的一整套体制。让不管是穷,还是富,大城市,还是乡村的人都能参与到运动中,从而增强全国人的体制,代价是奖牌数相比最高点上的下降。你来做选择吧。
最后一点都不用解释了,如果你了解我上面讲的和国内目前体育上的制度,就知道达成你所说的那几点是有难度或是有冲突的。

[ 本帖最后由 登陆 于 2009-12-15 21:22 编辑 ]


TOP

以前搞的都还不错,除了男足和男排,其他大球当年在亚洲甚至世界都不算弱队,甚至还当过巅峰,只是目前越高越烂罢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国内的领导,一向是只摘花,不浇水的。

曾经那么NB的女足,现在都成什么了!

看看99年那届女足的中场,传球配合那叫一个流畅!除了身体素质不如男足之外,战术、意识、配合、无球跑动之类的完全完全的秒杀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登陆 于 2009-12-15 21:19 发表

首先第一条,可能是阅读能力的原因,你对我那篇文字的核心内容有错误的认识。
第二,关于你回复里的一些涉及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我不予评论。因为我一直认为想要和一些爱国主义(大部分是盲目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 ...
第一不好说 什么
第二 我认为在奥运会这件事上 或说世界杯上也好 天朝根本没有表现出很疯狂的爱国或者民族主义 你可以参考棒子 日本 可以参考英国人怎么算金牌 可以参考米帝为什么一定要派梦之队打奥运 政治 联系到政治cpi的恰恰是你 既然是竞技体育自然要追求输赢 体育是唯一可以做到不存在种族国家歧视的东东
3.奥运会法国人创立时的确是个大聚会 业余的 但洛杉矶以后就不是了 萨马兰奇也说过商业化 职业化其实可以促进全球的人都参与
4.我表达的很明白 就是要商业化 体校培养些人才 可以当基层教师 也可以高水平运动员...
5.其实你又错了 希腊那个跳水的夺金之后 有很多希腊的人去学习跳水 同样近年来打篮球的人越来越多和姚明nba关系巨大 场地也多了乒乓 羽毛在天朝就很普及金牌和商业化有非常好的带动作用 竞技体育商业化 你运作的好全民健身其实也不一定会亏 会带动大批产业..... 你像现在谁愿意去学专业足球
6.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首先他是目的完全不同的  竞技体育是追求极限 是残酷的 全民健身是以强身健体 娱乐身心为目的  
不知我表达的你是否明白 他们有联系 但完全不同....

[ 本帖最后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09-12-16 17:40 编辑 ]

TOP

第二:还是不和你谈爱国或民族主义。
不过以你观点假设世乒赛我们派8线选手去比赛,然后丢掉大部分金牌,那么奥运会我们派出一流选手参赛就是爱国或民族主义??
还有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别的国家的民族主义(我姑且把你说的那些算金牌都算作是了)和我们自己本身有什么联系?就算他们是极端的民族主义了,那么我们国家的民族主义就不是了?
如果说你真的没看到这届奥运会带给中国的政治作用,那我只能说你们“村”住的离中国太远了。
如果你真认为奥运只是个商业化的活动,那么结合你的3谈一下,
首先希腊的爱国主义者们都哭了,忙活半天奥运会和他们没什么事。就拿你说的那个重新恢复奥运会(不是业余的),有着现代奥林匹克之父之称的法国人顾拜旦来说。他本人就从来不这么认为。
“一是竞技方面的,二是政治方面的。不仅解决了持续若干世纪的东正教问题,还提高了希腊国王和王子个人在国际上的威望。”
这是顾拜旦对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的概括。正是他对康斯坦丁王子如是的游说。才使得因政局动荡,财政不稳而坚决反对承办奥运的希腊首相被迫辞职,奥运会靠民间捐款得以开幕。
当然例子不止这些,1936年希特勒是怎样把奥运会当做纳粹的宣传工具!还有无数次因为政治所出现的抵制运动。
还是说回来,奥运会当然就只是奥运会,一个盛大的party,但是他的意义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不过那些对你来说都是外国的,我们的政府承办奥运会初衷是纯洁的,善良的。我们的政治是不会绑架奥运的。所以东庄在奥运前后发生的事是假的,流浪汉们也没有在一夜之间消失,北京也从来没在奥运期间遣送过外来流动人口等等等等。就算有,那也不是政治干预。
像你这样善良,纯朴的老百姓呢?也不会因为奥运效应而群情激昂。人民都是理智,冷静的。都是平静看待。刘翔受伤就不跑呗......
4.你是表达的很明白,我也看明白,但你还是不明白。
商业化,这三个字好说,但是操作起来呢?以我们的足,篮,排三个大球项目为例。
这三个项目职业化了。但是结果如何?
你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商业体系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劳,资,监察,审核等各方面。反观我们的联赛,只需要市场的钱进来,你们在这里有限的搞一搞。真正的权利和资源都还掌握在各大体育部门里。看我们各大联赛里有代表劳方利益的工会组织吗?运动员的利益由谁来保护?所以球员可以被欠薪,但是俱乐部还可以拖着继续搞。
黑,假,贿又像蛀虫一般腐蚀联赛的地基。假如美国的职业联赛出现这种问题,被曝光(暗箱的就不说了,虽然很多)后会马上寻求司法介入。然后彻底审查。但我们的体制?比如足球,这些都存在多年,世人皆知,但是足协都不了了之,这次终于来了次打黑风暴。但是需要的不仅如此。因为“风暴”意味着过后就会平息。商业化不是靠着市场的规范,而是靠当权者的觉悟和意志,那么远远不够。
这些还是热门,商业操作性大的项目。那么其他的呢?
先参考美国:
美国的联邦政府是没有“体育部”这个机构的。
运动员训练,参加比赛,政府都不提供费用,这些钱来自于自费,和体育组织(就是nba,nfl,mlb等等这些组织)提供的费用。体育组织的资金来源于公共捐款和商业经营。如果都没有那就只能依靠会费。
而且美国的公立学校可能得到政府在体育上提供的经费。不过最出成绩的还是大部分私立学校。
那么回头看我们,我们施行的举国体育制度。是由政府直接出钱选拔精英培训。那么商业化在大部分项目上就不可操作。因为这些项目的资源(包括运动员)都在政府手上。而且会影响学校的体育机构建设。
所以说为什么美国的体育精英大部分来自于大学,而我们却不能。
举国体制还有就是运动员退休保障问题。我们看到了拿金牌运动员风光。却远没看到每个项目的培训都是一个金字塔形排列。毕竟塔尖的是极少一部分。剩下的多数才是问题之重。你提出的当基层教师之类的有些可笑,太想当然了。你错误的估计了这个基数。
我们的体育制度的核心是培养精英运动员。那么这些人放弃体育转行就首先面临着许多困难。
那些大部分没有练出成绩的人,他们从小就进入专业队,基本失去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如果好的话,退役后不提温饱还能正常生活,但是对于很多项目,为了突破成绩或极限,在训练上都是很残酷的。很多运动员练成了残疾。国家的保障制度又不完善,所以最后连度日都困难。
就算拿到金牌风光过后,从事那些没有商业价值项目的运动员的生活问题又有多少人关注呢?近年爆出要靠卖金牌过活,告教练克扣奖金等等事件的退役金牌运动员还少了吗?估计你是看不到的,因为在你头脑里还继续商业化,基层教师着呢~~
5.前4条看懂了这个就不用解释了。
6.你可以把两个概念分开,但是最终都是以体育为目的,况且要知道,国家的每一块金牌当中都花了你的钱(如果你偷税漏税那就算了)。如果有相对的政策,是可以把两个做链接的。因为奥运会有个金牌大户是美国,他们的口号是fitness。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aweiwei 激骚 +4 我很赞同 2009-12-17 08:56

TOP

那么多年了也发展下来了。。。。 北棒在金主席光芒下照样进世界杯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登陆 于 2009-12-16 21:26 发表
第二:还是不和你谈爱国或民族主义。
不过以你观点假设世乒赛我们派8线选手去比赛,然后丢掉大部分金牌,那么奥运会我们派出一流选手参赛就是爱国或民族主义??
还有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别的国家的民族主义(我姑且 ...
第二 我说过体育可以超越这些 那不勒斯人整个为马拉多纳加油  鸟巢为博尔特唱生日歌 全世界为菲尔普斯惊叹  我们熬夜起来看联赛 外国的 算什么主义 即使86年阿根廷夺冠 阿根廷人全体疯狂不见发动世界大战 不见有光头党  同样2002年的棒子  2008年的天朝也没有
这算极端民族主义 为本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再平常不过 我再说一次 整天想意识形态 政治史无聊的 冷战和世界大战体育根本不会是原因 到希特勒36年时世界大战已成必然  沙特人不会为篮球队指得10分发动圣战 政治家不单纯 但根本不会影响你看直播 明白吗 你快乐他也管不着 明白吗 政治家可以渗透很多行业 但能力是有限的 除非你自己是政客 你要觉得是民族主义 很可怕那也没办法 体育能超越这些东西 无论你穷也好 富也好 超越得了cpi否 ........
3.商业化一开始肯定不会搞得太好 但你觉得不该搞吗 篮球是很红火的 足球虽然国内不如何国际上呢 职业化 商业化本身就是趋势 你必须去做 排球联赛目前很正常啊
4.1896年是多少年前了 现在是2009年 如果没有洛杉矶奥运会极有可能办不下去   这是时代的区别
5.关于这个基数 你知道全国多少所小学没有体育专业教师 或者缺   他们缺少的是基本的文化教育 还有体育这个相关产业所需要的人 等等 你觉得太多安排不来 不过是教育 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而已.....
6.不存在冷门 只存在没有开发商业价值的项目 比如蹦床冷吗  何雯娜又如何  ....你看到李玮峰球霸 看不到c罗值9400w 那些卖金牌有不少 可体育明星发财 当官 做生意的少吗 一样不少甚至有多 各人能力不同 你完全看不到 .现在夺金的国家奖励的比例已经很低了..

[ 本帖最后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09-12-17 09: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呕吐啊 于 2009-12-14 08:08 发表

难道天朝奥运会金牌第一都是脑补?
难道亚运会天朝比日韩的金牌加起来都多也是脑补?
群众基础你懂吗?  
我们培养一块金牌的代价 是人家 的几倍。 就是为了给你们这些人展示中国的强大。这些钱 还不如投入实际的建设发展

其实你中国民众的 体育水平落后 欧美人不知道几个台阶

TOP

引用:
原帖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09-12-16 17:23 发表

4.我表达的很明白 就是要商业化 体校培养些人才 可以当基层教师 也可以高水平运动员...
你的想法很幼稚  只要中国体制不变 永远不会商业化  除了个案外,大多数金牌就是P民的钱堆出来的虚荣  

说白了对国民来说也是一种耻辱。 有限的财产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不投资在中小学的体育建设上,只为金牌投资。中国的体育和大众早已脱节

大众也就坐在电视前意淫中国的金牌 所谓的中国的强大。 其实都是钱堆出来的。越是弱小的国家越是要 体现自己的强大来给证明自己。 中国就是这样的 死撑要面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lizr 于 2009-12-17 12:50 发表

你的想法很幼稚  只要中国体制不变 永远不会商业化  除了个案外,大多数金牌就是P民的钱堆出来的虚荣  

说白了对国民来说也是一种耻辱。 有限的财产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不投资在中小学的体育建设上,只为金牌投 ...
错了 天朝现在已经是官僚资本主义  别的不会商业化 捞钱他会 因为整体经济模式已经这样了 足球虽然组织不成功 但赌球能和国际接轨
篮球排球 围棋 乒乓也算有样子不是.......
还有体育的强大就是体育的强大 天朝实际上强不强 你看 军事经济就可以了 面子问题不止天朝独有 而且体育的价值远不是争面子
还有中小学体育设施 除足球场难度大 以外 乒乓 羽毛 篮球是有活动场地的 虽说有的简陋 但是你要有专业体育老师去教 要让学校 家长重视 甚至不阻止那是另外一回事

[ 本帖最后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09-12-17 15:0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izr 于 2009-12-17 12:34 发表

群众基础你懂吗?  
我们培养一块金牌的代价 是人家 的几倍。 就是为了给你们这些人展示中国的强大。这些钱 还不如投入实际的建设发展

其实你中国民众的 体育水平落后 欧美人不知道几个台阶
来说说群众的体育水平是怎么衡量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呕吐啊 于 2009-12-17 16:09 发表

来说说群众的体育水平是怎么衡量的
很简单 群众参与运动的时间 和花的钱  散步都可以算 可惜呢天朝人大部分不热爱   .......

TOP

引用:
原帖由 达尼.阿尔维斯 于 2009-12-17 08:22 发表

第二 我说过体育可以超越这些 那不勒斯人整个为马拉多纳加油  鸟巢为博尔特唱生日歌 全世界为菲尔普斯惊叹  我们熬夜起来看联赛 外国的 算什么主义 即使86年阿根廷夺冠 阿根廷人全体疯狂不见发动世界大战 不见有光 ...
看了一下包括你下面的帖子,已经没有必要再回帖了,具体原因就不说了,呵呵。
只是要针对你的6中的一部分说一下,为的不是回复你,而是希望tg看到这段回复的都能对弱势的群体或社会底层增加一些人文关怀。因为我们社会大多数人已经够缺乏社会责任感了。
首先你还是不明白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培养的金字塔型机制。确实如你所说通过体育让有些运动员成功的从商(如李宁),从艺(如田亮),从政(袁伟民),进学(邓亚萍),执教(郎平)等等等等。但这些人永远是塔尖的极少部分。而真正需要关怀的是塔基的这些大多数。我说你不了解这个基数你就是不了解。你都清楚全国还有很多学校缺少专业体育教师,我可以更大点说,对于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缺少的不仅是体育教师。不过这个是教育和社会问题,我不在这讨论,况且让我写比体育还糟糕的教育问题,几个帖子也不够啊。不过学校缺少体育教师也有一点和体育部门有关,就是举国体育制度造成的恶果。原因我已经解释过了。你不懂而已。
至于你还做着教师的梦呢。这种资源的划分是你一个空想就能解决的吗?首先那些师范或体育专科类学校毕业的针对体育教育学科的毕业生就占据着一部分资源。还有我说了大部分退役运动员在从事体育项目训练中,都放弃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而且没有所谓的一技之长。你以为搞基层教学的就不需要门槛吗?好了,就算如你所想,把占据资源的那部分专业类毕业生全干掉。那么对于塔基的这些大多数们的作为教师上岗前的包括文化和更方面的培训或身份的调动(你知道中国还有个万恶的户口制度?)这些耗费的的人,财,物力你给买单吗?退役运动员从事基层教育可以是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但绝非是重点。
当你说出“一样不少甚至有多 各人能力不同 你完全看不到”这句话时,真应该好好动动脑子,然后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如果你出生在农村,父母没给你一个好面相。从事体育运动又没练出成绩。就算练成世界冠军了,但从事的又非商业价值很大的项目。那么你要我给你一种什么能力?
08奥运殷剑在获得女子帆船赛金牌后告诉媒体:她之所以参加帆船比赛就是为了农转非,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虽然这是我们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听说夺金牌的目的不是因为要为国增光。但我想这就是大多数运动员的真实想法。而在举国体育制度下,能达成的永远是极少数。
如果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不懂,那么随便给你找了两份资料,自己看看吧,想不明白就努力想想。经常性的动动脑子不是坏事。




中国30万退役运动员 80%面临生活问题

  中国运动员的金牌,价值几何?

前国际马拉松冠军艾冬梅因生活窘迫,无奈使出卖奖牌的下策。她最近在网上出售自己过去在国际国内赛场上获得的16面奖牌,开价金牌1000元(人民币,下同,约200新元),铜牌100元。


  在中国积极为2008北京奥运备战的此时,这起“世界冠军卖奖牌为生”事件,刺痛了不少曾经将体育成绩视为国家荣耀的中国民众心灵。消息上周经媒体曝光后,几天内即有数百人发电邮表示希望资助中国的前世界冠军,有人为她介绍工作,更有神秘人出价2万元代艾冬梅收藏她1999年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获得的金牌。


中国红十字会奥运之星保障基金给艾冬梅送去5000元前期帮助金,并表示接下来要帮助他们夫妇掌握一技之长。另外,中国田径明星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前天也对外透露,他们师徒有意联合中国国内知名运动员成立保障退役运动员权益的基金会。艾冬梅得到的暖意,似乎为事件写下合理的结局。


  然而,熟悉中国体育现状的评论人纷纷指出,艾冬梅的故事不是孤立的现象,而很可能只是无数例子的其中一个。更有评论将质疑的矛头直指多年来为中国缔造无数世界金牌的“举国体制”。


  中国媒体去年曾报道前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沦为搓澡工的故事。艾冬梅的遭遇再次激起了舆论界义愤。中国《劲体育》杂志评论人王小峰撰文指出,艾冬梅及落魄运动员都是中国“举国体制”下的牺牲品。体育被当作振奋民族精神的强心剂来用,但对运动员却是“用的着时候往死里用”,“用不着了就一推”,“为国争光,为省争光后一无所有”。


  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在中国30万退役运动员中,近80%的人正不同程度地面临失业、伤病、贫困等生存问题的困扰。  


  一些冷门项目的运动员不仅付出了牺牲青春和学习的命运,还要面对体制内强者凌弱,利益分配高度不合理的无情。评论人鲁宁去年底即在博客中写道,“举国体制”造成体育界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包括世界上最庞大的体育官员队伍,最庞大的体育事业机构和队伍。


  尽管近年社会上对“举国体制”的批评日隆,但体育官员素来坚持,祖国至上,一致对外、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是中国取得进步的坚实基础,不可轻易放弃。


  对此,本周有评论人说,只希望北京奥运快快开完,当中国人用奥运会完成中国人的一项历史使命之后,让体育回其健身和娱乐的本位上,脱离与政治纠缠不清的关系。





找工作比拿冠军还难"拿什么拯救退役运动员
文摘报报道,退役运动员的现状是,在少数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带着满身的伤病和茫然进入他们不熟悉的社会,然后发出“找工作比拿冠军还难”的感叹。

  刘翔:退役之后我还会从事与田径有关的职业,我喜欢它。 

       陈中:退役之后我不会离开跆拳道,我会继续从事与它有关的事业。

  艾冬梅:如果我的孩子以后踏入体育圈,我就打断她的腿。

  他们一个是110米栏世界排名第一,另一个是两次跆拳道奥运冠军得主,还有一个是大多数运动员退役后的缩影,这缩影辛酸、无奈而沧桑。

  就像学校里优秀的学生会被推荐到好单位,或者被留在学校内任教一样,运动队也同样给冠军们一个好的安置,他们或者做了官,或者当了教练,或者靠着自己的名气进入其他圈子。这些成功者,仅仅是一座金字塔的塔尖而已。

  塔尖:风景这边独好 有人将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归为五种——

  1.当教练。比如曾经叱咤羽坛的李永波,比如中国第一位乒乓球男子大满贯得主刘国梁,比如2000年悉尼羽毛球男单冠军吉新鹏。

  2.进入娱乐圈。比如花样游泳运动员陶虹,比如体操奥运冠军刘璇。

  3.从政。比如前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在缔造五连冠之后,成为“最富有”的体育人,掌管体育总局彩票中心,2003年下半年又任职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的队友张蓉芳也被委任排球管理中心书记、副主任。

  4.经商。比如李宁和李小双。

  5.深造。比如邓亚萍,她拥有剑桥硕士、博士学位。回想当年她退役之时,将读书作为首选,她在清华大学完成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邓亚萍的努力和付出不比她当运动员时少。

  以上的五种行业中的运动员,不管他们转行到其他圈,还是继续留在体育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退役前都是金字塔尖上的人。 

       塔基:仍在泥泞中挣扎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陈玉梅这个名字,她是个在鞍山齐大山铁矿北采矿场工作的女工。她曾经有这样一个身份——当年叱咤风云的马家军成员之一,她个人的最好成绩是1992年在汉城获得第三届世青赛800米亚军。如今她31岁,工作就是在铁矿里负责计数。

  马家军的第一代队长陈颖是马家军最大的悲剧。1998年,她的尸体在沈阳棋盘山水库被发现。如果不是被学历卡住,她现在也许是哪家媒体的记者。尽管她没有显赫的成绩,尽管半夜起来偷练也没能取得世界冠军,但她却成为马家军中唯一会写诗的人,唯一用日记本记录了马家军历史的人。退役后她曾经到辽宁一家报社自荐做体育记者,但该报社这样回绝了她:应征者必须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这对从小就进入运动队的陈颖来说无疑是不可逾越的。之后她烧掉了在马家军7年间记录的十几本日记。

  如今的媒体,会聘请莫慧兰等退役冠军做记者,怎么会拿学历卡人呢?怪只怪,陈颖头顶上没有太多的光环。而马家军中的王晓霞,退役之后成了一个逃避计划生育的农妇。

  说起退役后的悲惨境况,就不得不提邹春兰,当她13岁时国家曾对她承诺,会照顾她一辈子,只要她好好练,取得好成绩。她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10年里,她拿过5个全国冠军,但当她要退役时,得到的“照顾”却是在举重队厨房干粗活,并且在三年之后连这点 “照顾”也被取消。她流落到社会上,卖过羊肉串,做过杂工,令她“扬名”的不是她当初的成绩,而是她退役后做搓澡工的经历。

  从风光无限的全国冠军,到一次只挣1.25元、月收入总共不到500元的搓澡工,邹春兰自己也承认,自己目前的境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连拼音都不会。由于常年从事体育训练,把学业彻底荒废了。除了没有文化,她还缺乏一技之长。长期进行举重训练,使她在实用技术方面没有任何专长。

  才力,这位“亚洲大力士”连续获得了40多个全国冠军和20多个亚洲冠军,但在退役后,还是在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关照下,才被安置当了一名门卫。

  由于长期受困于运动生涯带来的各种痛苦的顽疾,才力在退役5年后去世,时年33岁。他去世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还留下账单800元。

  1990年,他在北京亚运会上达到个人事业的顶峰,之后状态开始下滑。退役后因为过胖,也没有别的专业技能,而作为一名农家弟子,才力没什么文化,更没有背景,既不能当教练,也走不了仕途,他的路越走越窄,终于在贫病交加中结束了人生。

  他们怎样融入社会 对于这些从小到大只和队友、教练接触的运动员来说,退役之后找工作还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与社会生活脱轨。

  马拉松运动员艾冬梅由于生活所迫,在通州一家菜场卖衣服。记者去探望她之前询问同行,硕大一个菜场,怎样才能找到她?对方说:“你就看一个地摊前低头坐着一个人,既不叫卖也不跟顾客多说话的就是艾冬梅。”艾冬梅对自己的行为解释:“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叫卖,也不知道别人还价时我该怎么办。有时候顾客砍到一件衣服5块钱还嫌贵,我真是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还透露,摆地摊第一天,她就收到一张100元假钞。

  1999年刚刚退役时,曾经的亚洲赛艇锦标赛女子2000米双人双桨冠军获得者陈又香嫌弃过环卫工人的职业,她无法接受自己怀揣一堆奖牌和证书却要在退役后去扫大街的事实。此后的几年,为了生存,她做过福利院小工,做过家政服务,做过电梯清理工,没有一份可以容纳她的稳定职业。她的儿子还患有先天性疾病,让她不得不放下冠军的架子,答应城管局去做环卫工人。她认为,这至少是个稳定的工作,可以免去每天到处投简历和找杂活,但是城管局却没有再给她回去的机会。这位赛场上昂首挺胸的女英雄,却在退役后的生活面前低下头来:“为了能攒钱给儿子治病,什么活我都干。”

  不少亚洲和全国冠军退役后不得不看大门、看自行车棚,或干脆找不到工作。 

       善后补偿杯水车薪

  一般情况是,国家运动员退役,要么继续当教练,要么回省队,即不存在国家队队员退役的补偿问题。各省的通常做法为,根据运龄、成绩和本人退役前体育津贴水平等因素计发一次性经济补偿。

  以湖南省为例,具体分为基础安置费、运龄补偿费、社会保障补偿费、运动成绩奖励费四部分。最大的一项是运动成绩奖励,根据比赛成绩不同,给予5000元~6万元的奖励,获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冠军分别给6万、5万和4.5万元奖励。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测算,实施经济补偿办法后,全国每年需要补偿经费1亿元左右,而全国每年退役的运动员在3000名以上,依此推算,平均每人不足3万元。

  一个问题是,补偿经费在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可以保障,但是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则显得十分困难。据介绍,在1990年代以前,被安置进入工厂的比较多,之后,市场化越来越高,便少有单位再要“不对口”的运动员。

  一些知名运动员通过各种形式,呼吁政府安置好退役运动员,很多地方也在出台一些政策保护这些为了国家荣誉奉献青春的人。但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那么退役运动员就业,又岂止一个难字了得。 

       美国没有运动员保障制度

  在美国,职业选手退役后的前景比较光明,因为在其职业运动生涯中已经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而业余选手平时参加比赛的机会不多,再加上业余比赛的出场费也相当可怜,因此他们必须在退役后“继续奋斗”。美国有不少奥运金牌选手,退役后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有的甚至流落街头,不得不依靠政府救济。

  记者曾和美国体育界人士探讨,既然职业选手的退休生涯不用政府操心,而业余选手也曾为美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升国旗奏国歌”,那么,美国体育部门为何没有一种解决本国运动员后顾之忧的制度?得到的回答是:业余选手在运动生涯中没有像职业棒球、职业篮球那样吸引更多购票入场的观众,换句话说,他们没有为社会创造商业价值,因此,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即使夺得再多的金牌,最多也只能从政府和赞助单位拿一些奖金,至于他们身上的光环能为他们退役后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另外,大部分业余选手要么在大学念书,要么已经有了固定职业,退役后基本上可以干老本行,所以也不用政府出面干预。看来,创造利润第一,为国争光第二,这就是讲究“公平”的美国。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职业选手的情形。除去我们不太熟悉的棒球和冰球之外,网球和篮球是美国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体育产业,在这个圈子里退役的职业选手,一般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个人财富,如果不愿意在家呆着,他们完全可以在退役后凭借自己的经验发挥余热,如开办训练学校、担任教练或到电视台担任转播评论员等等。

  和职业体育明星相比,业余运动员的退役生涯就要暗淡得多。1988年,28岁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在汉城奥运会上夺得双金后,随即宣布退役。这位曾经获得过无数世界冠军头衔的明星,后来却迷失了方向。先是闹出同性恋丑闻,后又迷恋上了毒品,好不容易经过心理治疗后恢复了对人生的希望,却又发现自己染上了艾滋病。这些年来,洛加尼斯保持低调,始终没有再从事与跳水有关的行当,而是在加州的一个爱犬训练基地当了一名专业驯狗师。据透露,这位“跳水王子”现在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吞14颗药片、练习两小时瑜伽以及给狗上“穿越隧道、过跷跷板和跳跃蹦床”的训练课。

[ 本帖最后由 登陆 于 2009-12-17 22:1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