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鬼妈妈科普贴

这片子技术上看是最高水平


TOP

原作就是童话,我还觉得电影把主人公给整大了呢……

要我说这卡萝兰和千寻虽然剧情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完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东西。风格截然不同,比较起来压根就得不出什么有意义的结果。谁给谁提鞋就跟无从谈起了。我从来不觉得这代表美国动画的最高水平。从《圣诞惊魂夜》一片就看出来了,我个人只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奇怪的,诡异的动画电影。

此片节奏感确实一般,前期有点闷,但还是比小说前期絮絮叨叨紧凑很多。但是说场景和音乐,这完全是见仁见智,两部动画都很不错,但是鬼妈妈那带着诡异的调调的场景我还更有爱一些。

[ 本帖最后由 mike7882 于 2009-7-9 18:3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ames50 于 2009-7-9 14:17 发表
这片子技术上看是最高水平
+1
那些制作成本几亿美元的视觉大片的特技镜头不管怎么看还是假
但是这部动画我实在分不清它到底是CG还是木偶动画


TOP

不说和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动画片比,就拿它本身来看,剧情方面实在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基本上看一会儿就知道后面会怎么发展,是怎么样的走向了。

TOP

我觉得这片不错~~~喜欢这种阴暗的风格

TOP

这片气氛我觉得蛮恐怖的。。。
和Monster House差不多,绝对不是给小孩子看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3)]

这片我觉得很好,和千比毛啊,鬼妈妈是动画片么???

TOP

同一个作者改编的电影来说
这片没星尘好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贪心王 于 2009-7-8 10:23 发表
看完了
真好看
我爱上caroline了
是CORALINE

TOP

狭小阴暗的空间,和本片有点黑暗的调调相适应。如果换成豪华明亮的场景,效果倒是不见得好。

看完后,我觉得片子有点阴森,那个监视小女孩的娃娃的让人觉得可怕,这片题材拿来拍真人恐怖电影也完全是绰绰有余的。让我想起了一本叫《死寂》的恐怖片里的木偶。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精致的给成年人或是年龄较大的能分辨善恶的孩子看的片子,画面上做的很精致,故事讲的很完整。值得一看。至于什么都要争论“最高”“没有第二”的讨论趋势,本人认为没有必要。

[ 本帖最后由 百万负翁 于 2009-7-14 08:21 编辑 ]

TOP

这个比较强:

http://www.douban.com/review/2069282/
《鬼妈妈》:卡萝琳的性启蒙
2009-06-11 10:18:19   来自: 图宾根木匠 (Tuebingen Carpenter)
Coraline / 鬼妈妈的评论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并未读过尼尔·盖曼的原著(这位帅哥的作品我一本也没有读过),所以只能从影片的角度来谈谈个人想法,不过影片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具有了相对于小说的文本独立性,我们不必总是拘束在原著的窠臼里去评判一部电影,对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相当值得一看的定格动画,而且对我国的儿童奇幻类文艺创作不无启发,那种打通各种壁垒——这些壁垒往往是被臆想出来的——后所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华语电影中是找不到的。
  
  影片的怪诞风格使我下意识的联想起蒂姆·波顿的《僵尸新娘》,不过这类风格在《鬼妈妈》的编剧和导演亨利·塞利克那里似乎更加源远流长——1993年他导演的《圣诞夜惊魂》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鬼妈妈》的一次预演(蒂姆·波顿是《圣诞夜惊魂》的制片人并提供了影片的整体故事创意,从而使这部作品更多的被冠以“蒂姆·波顿作品”的名头)。
  哥特式的美学风格贯穿于《鬼妈妈》的始终,从头到尾女主角卡萝琳都生活在一个雾气氤氲、终日不见阳光、处处神秘诡异的小镇里,连她家的房子都有着一个多世纪的古老历史——老宅几乎是全世界鬼片的一个基本元素,这个小镇很容易让人与《无头骑士》里的那个“沉睡山谷”相提并论,不过我在看片时眼前却浮现出了《寂静岭》里那个总在飘落着如雪余灰的小镇——《鬼妈妈》中的浓雾进一步的加深了我的这一印象,特别是小男孩瓦比在浓雾中抓“香蕉鼻涕虫”的那场戏。不过《鬼妈妈》并没有着力打造一个恐怖故事,当卡萝琳发觉墙角的秘密门道通向一个更加诡异的世界时,影片其实营造出某种温馨的情调——在这里,小卡萝琳的一切梦想都得以实现,她的父母甚至都有了复制版,而复制版的父母对卡萝琳百依百顺。
  
  《鬼妈妈》对我童年记忆的勾则引来自于卡萝琳楼上的那位“B先生”(Mr. Bobinsky),B先生是唯一对卡萝林的超自然经历有认同感的成年人,他甚至直接充当了卡萝琳与会跳舞的老鼠之间的传声筒——当然B先生总是像算命先生一样闪烁其辞、故弄玄虚。在我看来,这位长相与螳螂类似的B先生无疑就是美国儿童文学中的《怪老头》——还记得上海美影厂的那部木偶剧吗?在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以及《旗旗号历险记》等作品被搬上银幕就被迅速的庸俗化以后,《怪老头》成了我童年记忆中难得的珍宝。细究下来,《怪老头》与《鬼妈妈》一样具有难得的独特气质:没有把儿童读者(观众)当成头脑愚笨的白痴,从而放弃了虚假的道德说教和对外部世界简单粗暴的高、大、全正面描绘——这种描绘被道学家们一致认为会对儿童建立真、善、美的“正确认识”起到强大的建构作用,但实际效果往往相反,那种夹杂在恐怖与怪诞之间的似是而非的人生体验,对孩子们才有着更为致命的吸引力——这个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而且一旦当创作者这么做了以后,作品的吸引力就会连带性的波及到成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鬼妈妈》仅仅框定在“儿童文艺”的范畴内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我国的动画片总是停留在“低幼阶段”的原因恐怕也正是源自于此。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本就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们总会发现神秘的未知力量所在,一般这些力量都来自于某个被大人们不屑一顾的地理空间——记得在《樱桃小丸子》里也有一集《小丸子的秘密基地》吧,那个神秘的大宅无疑将成为小丸子长大成人后永远无法理解同时又难以忘却的生命经验,而《鬼妈妈》开头时卡萝琳寻找的那眼古井也有着同样的意蕴。
  
  值得注意的是,当卡萝琳爬向那个怪诞世界时,她通过了一个冗长的人类器官式的管道,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这应当是象征着母体的产道(所以外滩观光隧道的设计十分傻X),也就是说,卡萝琳的内心有着某种对“童年”的向往——尽管她还是个孩子,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卡萝琳拒斥长大(或者说对长大不适应):长大意味着她无法再像婴孩时一样为所欲为,而且不会再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呵护,长大后的卡萝琳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多半会被拒绝。由此,把《鬼妈妈》做心理学层面上的解读,其实跟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菲茨杰拉德的那部奥斯卡提名作大差不差,只不过塞利克比芬奇做得更成功而已。
  《鬼妈妈》中的性别设置也饶有趣味。最大的魔头居然是卡萝琳的母亲——女巫的控制只不过是障眼法,内里诉说的还是母性亲情缺失后母亲这一形象的迅速妖魔化。从年龄上来讲,卡萝琳应当处于青春期将来之时,按照弗洛伊德的教导,埃勒克特拉情结导致的“恋父憎母”倾向成为此时卡萝琳的潜意识,所以,父亲在片中是个被母亲控制下的傀儡,尽管父亲也常常拒绝、忽视卡萝琳的感受,但卡萝琳会将之归结于强势母亲在作祟——用父亲的话来说,母亲才是家里的“Boss”。而拒绝给卡萝琳买漂亮衣服和手套,又可以解读成对卡萝琳女性形象(性的吸引力)的粗暴压制——于是乎,母亲被改头换面成女巫,卡萝琳与复制版母亲的战斗也象征着她性意识的成长。此外,两位肥胖美人鱼的形象也印证了这一点,她们回复青春的那一幕完全可以看作是卡萝琳潜意识里对性成熟身体的渴望——事实上,当这一幕出现时,卡萝琳马上被二人请上了舞台与之共舞。
  
  我们甚至可以看出,对于母亲的厌恶在《鬼妈妈》中导致了对男性的“推崇”——片中的男性(雄性)形象没有绝对负面的,从父亲到复制版父亲(后者想告诉卡萝琳实情却被拟人化的钢琴捂住了嘴,而钢琴显然是“母亲”的魔法控制下的,即使在怪诞世界里,也是复制版的父亲带着卡萝琳骑螳螂逛花园,尽享人间乐事),从B先生到瓦比,乃至那只黑猫——黑猫一开始被卡萝琳当成是母猫,因而是“邪恶”的,一旦黑猫开口说话发出男声,它\他就成了正义使者。
  当然,更有趣的角色是瓦比,作为一个男性,他也处在某种“邪恶”女性的控制下(包括他那最后才露脸的奶奶和奶奶神秘消失的孪生姐妹),而在邪恶世界里,瓦比成了卡萝琳最可靠的助手,瓦比甚至舍弃自己将卡萝琳救出。然而瓦比一开始并不招卡萝琳待见,她讨厌这个男孩的喋喋不休,而且瓦比长得也比较磕碜,脑袋还总是耷拉着,但这个形象却在最后赢得了卡萝琳以及观众们的垂青——我将之看作是女性看待男性伴侣的心路历程的卡通浓缩版:在女人眼里,他们的男友\丈夫总是有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但最后嘛,他还是可以接受\可爱的(这显然是基于对婚姻、家庭整体认识之上的比较成人化的看法:既不是对男性偶像的彻底崇拜也不是对世俗男子的纯粹厌恶)。
  
  最后卡萝琳对父母的拯救我们也可以将之类比于《千与千寻》,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鬼妈妈》里的被困灵魂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当然还有一个突出的表征是纽扣做眼睛),这就象征着童真本性(人性)的迷失。卡萝琳父母代表的成人已经迷失在没有神秘感、没有敬畏、没有生活情趣乃至亲情淡漠的外部世界里(在《千与千寻》里则把外部世界描述成了物欲横流、毫无环保意识的肮脏处所,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卡萝琳承担起了拯救的重任,当然,最后她与千寻一样,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摆脱了纽扣眼睛),救回了父母家人——两部影片的结局也很类似,千寻的父母跟卡萝琳的父母一样被拯救而不自知,当然这也可以为故事涂抹上一层更加奇幻的超自然艺术色彩。
  
  总之,《鬼妈妈》展现了一个女孩变成女人的惊心动魄过程,而作为男性,这个故事提醒我的是:养一个青春期的女儿,要比养一个青春期的儿子更麻烦,但在关键时刻,女儿往往比儿子更管用。

TOP

一点也不恐怖

TOP

同一部影片,解读因人而异:

http://www.douban.com/review/2052542/
2009-06-02 20:09:13   来自: 末小冠 (Where You Are Is Where It's At)
Coraline / 鬼妈妈的评论   

  在此时,我想起了一首流传盛久的红色歌曲,叫做《D啊,亲爱的妈妈》。
  
  六月二日,我在上完无聊的专业课回到宿舍,于是看到了这个月最不幸的消息,我们亲爱的妈妈用她的那个叫做GFW的魔杖把这些个知名网站封掉了。还有两天,妈妈她等不及了,她恨不得我们这些孩子永远生活在她所谓的爱里面。
  
  妈妈大人,你不是蜘蛛么,没有了网,原来你也是可以活着的啊。
  
  妈妈总爱抢风头,人家法航才出事,马上就要争人家的版面了,妈妈说,这是为了我们好。是啊,妈妈,你的爱真是伟大。麻烦你,把我的眼睛拿走,用纽扣缝上去吧。
  
  你总喜欢给我们砌墙,于是,翻墙终于成为了我们求生的技巧。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们合力推翻了墙,而您,我亲爱的鬼妈妈,我多么希望您还能活着。
  

TOP

居然很多人还质疑这片子的技术...你们都不知道啥叫定格动画咩?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虚乌有 于 2009-7-8 23:17 发表
剧情太简单,完全没兴趣看第二遍,节奏感一般,没感觉到特别的高潮,没什么兴奋点,场景人物太小太少,音乐也比不上千
而且如上面几楼所说,小说剧情很阴暗惊悚,但是和这低幼画面合不上拍。
您也犯不着说我搞笑, ...
我看了三遍了...仁兄你太搞笑了. 光是原声乐就值回票价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