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3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杂谈] 车对车碰撞硬车好,车墙碰撞吸能软车好,是这样吗?

或许在NACP只拿2星的垃圾硬车,撞墙的时候50公里时速人就挂了,但是在车车对撞的时候或
许100公里速度能把NACP 5星的雅阁从中间开成两截,然后自己P事没有,雅阁车上的人全灭。
   在国外日本车评价高可能是因为国外驾驶习惯好,一般都是撞墙多,而中国的驾驶员都是疯子,一般
喜欢直接车堆车硬撞~ 然后吸能的日本车通常保护了不吸能的垃圾硬车。
   奇怪的就是为什么NACP不开一个汽车对撞安全性能的测试,毕竟在中国车车相撞是汽车事故中最多的。

[ 本帖最后由 软变硬 于 2009-6-6 16:18 编辑 ]


TOP

其实不系安全带、醉酒开车、超速,都足以让5星半变成0星。好的驾驶才是汽车安全性能发挥出来的前提。



TOP

不系安全带、醉酒开车、超速的人开0星的车或许比开5星的车安全。


TOP

引用:
原帖由 123321456 于 2009-6-6 16:19 发表
其实不系安全带、醉酒开车、超速,都足以让5星半变成0星。好的驾驶才是汽车安全性能发挥出来的前提。
恩,安全驾驶最高论,接下来是不是该保护行人吸能论了。。。。日车软,相同条件下,吸能的死得快。我说完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知所谓无所谓 于 2009-6-6 18:13 发表


恩,安全驾驶最高论,接下来是不是该保护行人吸能论了。。。。日车软,相同条件下,吸能的死得快。我说完了。
撞墙或者撞山的话,日车应该会比德国或美国车安全。

TOP

当年国外讨论过这个问题,好像是美国一个交通事故,一辆在撞墙测试中低分的别克和3,4辆日本5星安全车高速公路相撞,别克没有事情,日本车和人几乎死光了,然后美国汽车公司想借助这件事件改变撞墙测试标准。结果么,美国汽车公司到头来还是支持了撞墙测试。因为,车车碰撞无法标准化,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描述。而且很容易引起大的争议。车车相撞比较太过于攻击性。容易把汽车引向另外一个极端。把车皮做厚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用车车相撞代替,车墙相撞,街道上开的都是小坦克,都是油老虎了。所以还是车墙相撞更能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本车喜欢做别人的海绵,那是因为日本国家是资源全进口的国家,它们的国情适合发展海绵车。而且,大家都是小坦克,也意味着大家都不安全。有人当海绵,才能体现硬的车的安全性。日本车和欧美车是各取所好。和谐发展罢了。

TOP

可笑的言论,Fifth GEAR  节目做了个实验,一辆90年代 VOLVO 940 旅行车(相当于C级) 与21世纪的雷诺modus相撞(A0级别 骐达一个平台)

结果VOLVO挂得很惨。雷诺驾驶室没有事,你难道说VOLVO铁皮薄????以前车比现在的车厚多了。
原因就是VOLVO车头发动机室太硬,当冲击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小鸟肉体都能打穿飞机 何况雷诺也是铁 就算在薄也比肉体硬得多)
发动机室的力直接传递到驾驶室 所以直接就把脆弱的驾驶室挤扁。而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像雷诺一样,尽量把冲击力在发动机室的时候就化解掉 也就是吸能。从而保护驾驶室,当然驾驶室也需要强化在强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_Ufp6W04Hw/

[ 本帖最后由 anubisx 于 2009-6-6 20:46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700)]

很多重车,比如皮卡,或是铁皮比较硬不容易变形的车,撞的时候车没大事,但瞬间加速度能把人脖子搞断,所以软车在正撞时有用的。不要以为人的脖子有多结实

TOP

lz错了,虽然我是日车黑,但我也要告诉你车软有车软的作用,两车相撞,并不是硬的肯定占便宜,车硬的话车内的人会受到撞击力,人就会吸收力,那人就废了,内脏都会震坏,但如果车软,车就吸收了力,人没事,明白?车完好无损没用,人死了,日本车软是因为要充分保护驾驶员,且日本车(除了跑车)因为国内速度开不快,普遍的设计理念是低速安全性。德国、欧洲,美国的不同,一定是高速安全性第一

两车相撞,在体积相差不是很悬殊的状态下,谁沉谁占便宜,为啥s600要两吨半明白了么?除了用料讲究,故意提高车重也是必须的

TOP

其实从吸能的争论其实就可以看出很多国人物理的水平 和 对汽车无知无赖的态度。

TOP

引用:
原帖由 cfqxd 于 2009-6-6 20: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700)]

很多重车,比如皮卡,或是铁皮比较硬不容易变形的车,撞的时候车没大事,但瞬间加速度能把人脖子搞断,所以软车在正撞时有用的。不要以为人的脖子有多结实
断脖子问题在预紧式安全带和气囊出现后基本被消灭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700)]

气囊不会改变这个问题,因为安全带把人跟座椅固定在一起,脖子由于惯性往前走断掉,预紧安全带是什么原理?

TOP

引用:
原帖由 cfqxd 于 2009-6-6 21: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700)]

气囊不会改变这个问题,因为安全带把人跟座椅固定在一起,脖子由于惯性往前走断掉,预紧安全带是什么原理?
也叫主动式安全带。在感应到急刹车的时候就会自动收紧一些,而不是等到身体往前拉扯的时候才有反应。
这样就减少了身体俯仰的程度。
气囊垫住头部就能阻止脖子的惯性,怎么会没作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隆子的三少爷 于 2009-6-6 22:10 发表


也叫主动式安全带。在感应到急刹车的时候就会自动收紧一些,而不是等到身体往前拉扯的时候才有反应。
这样就减少了身体俯仰的程度。
气囊垫住头部就能阻止脖子的惯性,怎么会没作用?
谢谢你帮我码字,我现在都懒得抬杠了……

TOP

很明显是的,所以软车把碰撞中大部分的能量吸收了

TOP

 23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