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43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ZT]从N记塞班到黑莓BB——BBer满月纪念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leondepro.blogbus.com/logs/24355212.html



2008年6月7日,是俺正式成为BBer的日子。
BBer,BlackBerry User,黑莓手机用户是也。

在此之前,从"很方便"的手写机6180到功能丰富而强大的塞班(Symbian)智能机6670和N72,游戏、上网乃至拍照摄像,N记陪伴俺度过了三年半的快乐生活。至于黑莓,虽然有幸曾为ZDNet翻译过黑莓所有8系手机的评测,但客观得有如八股文般无趣的评测文章,对俺这个容易为IT产品而冲动的家伙竟然毫无征服力。
但经过一年多扛着ThinkPad工作、拿着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的生活,心里总觉得卡着一道坎儿:手机很轻巧,但做不了多少事情——或者说文件编辑、电邮等等很多正经事情不好做;笔记本是很好用,但区区1~2小时的续航时间和2kg的重量,都是俺等懒人所不喜的(UMPC就算了,Don't get me start it...)。可惜,笔记本就是笔记本,手机只是手机。
——或者说:俺希望手机能跟笔记本一样好用。

I know that's too much to ask for,但2008年6月,俺在《微型计算机》上看到一篇文章,联想起<休旅任务>里罗宾•威廉姆斯用黑莓7290赶presentation的情景,黑莓“很商务”的感觉顿时变得特别强烈,俺心里那道坎儿顿时变成了一股冲动,引诱着俺在网上如饥似渴地搜寻黑莓的资料,驱使着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脚踏小摩托来到一家小店体验了黑莓的激爽,然后怂恿着俺三天三夜不停游说俺亲爱的财务大臣,排除万难,不畏险阻——
终于,2008年6月7日,俺成为了BBer。
时至今日,手中的黑莓8310已经满月,也有了零零星星的想法,逐联系起对其他几款手机的浅薄体验,随手记录如下:

手感差异
这里不写外观,是因为外观的美丑实在见仁见智,而俺又是个适应性自认不错的家伙,所以不知该用何标准来对比N记和黑莓的外观,但这两者手感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N记直板机使用几年,习惯的拿法就是握着手机,就跟握着一根香蕉似的(别想歪!)。而黑莓为了适应QWERTY键盘(全键盘)的设计,机身比普通手机宽得多(其实也就多1cm左右,非全键盘的8100则是正统的直板机造型),所以传统的握法并不适合俺。但N记手机大多厚重,6670和N72都不是小巧的主儿,而黑莓88XX系列和83XX系列却很纤薄,虽然宽,但很轻巧。所以换用黑莓8310后,我开始习惯用手指捏着手机,就像拿着本记事本似的。
把手机放在耳边通话时,直板机和黑莓全键盘机的手感差异变得尤为明显。用普通直板机通话,就跟拿着传统的电话听筒差不多,而黑莓么,更像拿着一个小记事本贴在耳边,个人感觉有点怪异,不过得益于黑莓优秀的免提音质,俺已经习惯用免提来通话了,至于在公共场所么,蓝牙耳机满塞!
这样的手感差异或许会让一些人不习惯,但在俺等适应性不错的小强看来,习惯就好,没事儿。就像8700,虽然既宽又厚重,但能拿来当“拍案板”的手感也还是让它显得很可爱的~~

操作使用
按键
经过三年半的历练,N记塞班系统已经让俺养成了“导航键+确认+偶尔用用其他键”的习惯。幸运的是,黑莓虽然用的是封闭的专用系统,但界面操作方式与塞班差异不大,只是导航键换成了滚轮或轨迹球,所以黑莓的操作俺不出几分钟就习惯了。
界面的操作相差无几,但普通直板机的拨号键和黑莓的全键盘相差还是很大的,又一次幸运的是,黑莓的这个差异是好的差异:全键盘的快捷键比拨号键多多了。塞班系统下,进入功能菜单,按数字键可以快捷进入相应位置的功能,而黑莓系统下,全键盘的26个字母里就有不少可以用来在主屏幕一键进入相应功能,如L=日历,M=信息,诸如此类;进入某一软件后,全键盘的快捷键更是丰富,如浏览器里A=添加书签,R=刷新——这是全键盘的一大优势。N记的全键盘机型俺没有使用过,不知有没有这么方便呢?
说到按键,N记的键盘手感是很受赞誉的,键程中等,按键力度不大不小,按键手感有明显的弹性;黑莓的按键与N记不同,但手感也是很舒服的,键程短,但按键需要的力度很合适,按键反应也很干脆。在按键感觉上,俺从N记的习惯转变到黑莓的习惯并无大碍,两者都是极品,而且,全键盘的快捷,是拨号键盘比不上的,更是触摸屏完全无法想象的。想起乔布斯介绍iPhone的虚拟键盘时说过:“谁还需要一堆小小的塑料按键挡着屏幕?”——俺会说:俺需要。

系统
N记手机用了三年,什么都不错,就是反应慢!塞班智能机的系统反应迟缓已经是人所皆知的软肋,当然,N95等高端机型的反应相对较快,但在不少功能中,甚至在文件夹之间往返浏览时也还有明显的延迟。这也是我决心抛弃塞班机的一大原因。
相比起来,黑莓的系统反应很迅速,4.2版ROM的8310可以说毫无延迟,轨迹球的操作更是比导航键一下下按来得更快,加上快捷键密布的全键盘,各项功能的操作反应都很迅速,可以大大提高手机操作的效率。举个例子,俺在等红灯时,经常会想拍下旁边的名车或是送鸡鸭去市场的摩托车(早晨送LP上班的习惯,咳)发送给朋友,用N72时,打开相机,拍照,选择发彩信——噢,几秒钟的进度条来了,等吧,载入好图片,发送……绿灯早亮了;而8310则快多了,发好彩信了也还有几秒钟才到绿灯,可以安心收好手机,加油门开进~(乖孩子不要在开车时用手机啊!会用膝盖开车也不行!)
诚然,一个系统的反应速度与硬件配置关系密切,但不同系统本身执行效率就相差甚远。iPhone可以说是界面最养眼,操作最流畅的手机,但要知道,iPhone的OS X需要占用300~500MB存储空间,而其处理器是620MHz的ARM CPU;N95是目前N记反应速度相对较快的手机,用的是330MHz Dual CPU OMAP2420 ARM11 CPU;而咱们黑莓BB,83XX可是才312MHz的Intel Xscale CPU哎~加上4.2 ROM仅仅20MB左右的存储空间占用量,咳,we have a winner~~
不过,黑莓算不上反应最快的手机,Palm才是——相信这是不少胖友很自豪的一点。而且黑莓的系统与塞班系统不同,黑莓的系统需要占用机身内存(83系列是64MB),而且软件不能装载存储卡上,而塞班系统则不占用用户需要的内存空间,也允许将软件安装在存储卡上。因此,自从装上了占用空间最高可达42MB的4.5ROM,紧凑的剩余内存无奈成为心头之痛——还是应了那句话,世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东西。

软件
有人说黑莓不是智能机,也有人说黑莓是智能机,其实智能机的定义一直没有准确的定论,俺在此斗胆把所有能安装第三方软件、能扩展功能、系统能够升级的手机都叫做智能机——既然塞班和黑莓都是智能机,功能也都可以扩展,那就没必要讨论两者的功能有什么区别了,BB入手一个月,俺也确实可以用黑莓做以前在塞班上做的事,塞班有提供不了的功能,黑莓也有提供不了的功能……在这里俺们就说说软件好了。
智能机的功能扩展依赖的就是软件。塞班作为国内智能机主流系统之一,加上N记很厚道地免费提供了不少SDK和开发工具,免费资源甚至是中文资源都极其丰富,这是不争的事实。反观黑莓,国内是有不少免费资源,但丰富程度远远比不上塞班。这跟国内黑莓的普及度以及JAVA编程能力的限制是分不开的。其实国外有很多很多黑莓的资源,其丰富程度甚至是个性化程度甚至远甚于塞班系统——可惜,90%以上都不是免费的,包括主题甚至壁纸……
不过,虽然1000个软件在数量上少于10000个软件,但俺们实际用得上的功能数量其实屈指可数。上网、文本处理、信息管理等等都是手机必备功能,黑莓如此,塞班也如此;GPS导航、手机炒股、天气预报、日历更新,塞班有,黑莓也有——而且加上黑莓全键盘的快捷键优势,同样的软件功能下,俺的操作效率确实比用塞班高得多,也更顺手得多。比如日历,塞班和黑莓自带的日历功能其实相差不大,但黑莓有google sync,可以与谷歌日历无缝同步,这个可比塞班与Outlook同步要好用得多,而且谷歌日历的界面可是比Outlook简洁漂亮多了~甚至还可以用谷歌日历“推送”(其实是pull)天气预报到手机日历上,而黑莓日历里的快捷键,也让视图切换、日期变更等等操作远比塞班的“导航键+选中项目+菜单+导航键+确认”快得多。
However,上边说过了,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俺选择的黑莓8310的摄像功能就不如N记。同样是200万像素的摄像头,N72拍照和摄像的画质远比8310强得多,俺个人感觉8310的200万像素更像是130万像素插值实现的……画面噪点多,摄像分辨率低……不过RIM(黑莓的老妈)毕竟对娱乐功能研究甚少,罢了罢了,毕竟没有软件能改善这个硬硬的遗憾。

用户体验
啰嗦半天,终于来到俺最想说的内容。在硬件生产水平不断发展,手机功能趋于雷同的今天,主流手机厂商争夺消费者眼球的招数早已跳出了功能和外观的局限,拍照手机乃至超薄手机的噱头已是昨日黄花(题外话:山寨的功能噱头还是很强的,指纹识别乃至手机投影仪都出来了,在这里要拜一个……)。从黑莓的BIS和BES到水果商的iTunes Music Store,都说明IT厂商通过增值服务抓住金主是一条正道——不过,这一点俺们国内用户可是体验不到,那么,诸多国际大牌手机在国内牢牢抓住用户的欢心靠的是什么呢?窃以为,这与产品的用户体验不无关系。水果商的iPhone能在短短一年内赚取数百万用户和过亿美刀,这与iPhone一流的操作界面和创新的操作方法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为三年半的N记用户,俺最自豪的就是“N记耐摔,做工一流”——不过,仅此而已。所以我才会冒出“希望手机能跟笔记本一样好用”的念头。黑莓入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它实现了俺的愿望。
N记塞班系统的界面操作很直观,需要的功能可以在3~5步内实现,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俺不齿Windows Mobile的一个原因(Windows很烦,真的很烦,用过Mac就知道Windows设计很蠢)——而黑莓除了这个优点之外,还有很多细节让俺很感动:

  • 黑莓的皮套不是摆设,它可以让手机入套自动休眠省电,出套自动打开未读信息,根据放入皮套与否设定各种自定义提醒方式,等等等等;
  • 黑莓的轨迹球十分灵巧,让俺感觉以前一下一下按导航键的操作很傻……
  • 黑莓的屏幕很清晰,虽然规格说是只有65K色,但色彩过渡、饱和度和亮度都比同样是65K色的Windows Mobile手机强得多,完全可以与N72的26万色相媲美,而且在强烈阳光直射下是唯一能看清的屏幕;
  • 黑莓的帮助功能很直观,不用说明书,看手机里的帮助就能直接找到想了解的信息,塞班的帮助却只是寥寥数语,不明不白;
  • 黑莓的短信界面如同IM聊天记录,直观而且方便;被拆分成数条的同一主题短信会被自动归纳为一条信息,数百字的信息打开一次就能看完,而不需要分几条拆开看;
  • 配备GPS和摄像头的黑莓可以在照片里加入GPS定位信息——后悔在印尼南海岸拍照时拿的不是BB啊……至今不知道自己在哪个角落拍的照;
  • 黑莓的续航能力很不错,其他智能机只有普遍1~2天的续航能力,而同样重度使用量下,BB可以达到3~4天(旧款7290等甚至一星期都可以),加上随插随充的USB线,充电器丢了也不心疼……(呃,其实还是会心疼的);
  • 黑莓的快捷键,一言难尽,用了就知道。
  • etc., etc...

黑莓手机的定位其实是PDA,与塞班机偏重娱乐功能不同,黑莓更适合于俺等不爱听歌不爱看电影(其实黑莓83系列这两点做得也很赞),但很希望用手机来替代笔记本电脑完成基本办公需求的人,加上诸多体贴入微的细节,这种用户体验是我在塞班机上从未体验过的——或者说,体验不到这些功能“原来可以这么用”。如果说N记让我体验到了多功能多媒体手机的强大,那么黑莓就是让我体验到了商务PDA实用、便捷而细致的感动(商务通之流退散!别来凑热闹)。
正如一个朋友说的:黑莓并没有其他手机没有的功能,但用上黑莓就会上瘾。黑莓这些动人的细节(至少打动了俺~~),窃以为就是黑莓最与众不同的体验。从一个只用塞班机的“手机玩家”,到一个沉迷于黑莓的“黑莓控”,最让人喜悦的就在于这个“玩家”到“控”的升级体验。
使用BB记事本码出的拙文一篇,谨纪念黑莓8310满月。
欢迎转载,拍砖也请用力,你的板砖就是俺的成长基石。


如果你想获得国产黑莓软件的第一手资源,请关注国内专业团队:BerryMail
如果你想了解和谈论黑莓,请到MaxPDA随便逛逛:MaxPDA论坛
如果你想了解国外第一手黑莓动态和技巧,请看:CrackBerryBerryReview

[ 本帖最后由 友藏 于 2008-7-9 00:30 编辑 ]


TOP

帮老头子顶!!

手持N95但心里仍旧怀念8707的伪非飘过~~~



TOP

刚开始用塞班,以后或许会转为BBER。

但是,目前还是打算继续用S60


TOP

引用:
原帖由 Suky 于 2008-7-9 01:05 发表
帮老头子顶!!

手持N95但心里仍旧怀念8707的伪非飘过~~~
你哪里是伪非啊
一天时间把8707软件装到爆满
然后次日出掉 真控也:D
不过你对8707是有真爱的

TOP

唉 我现在就喜欢单手用手机 不然拎个包什么的就不好发短信了

TOP

策反贴?

TOP

顶记老头子的文章~现在山寨是主流啊。。。。

TOP

用Treo吧,单手满塞~~

TOP

支持大家都用BB,操翻诺基亚

TOP

引用:
原帖由 firesun 于 2008-7-9 09:13 发表
用Treo吧,单手满塞~~
680辅机使用中 中文输入满赛

TOP

我觉得wm很好用
s1精英版是我用过最完美的手机。

TOP

抗议。。。。。N72的渣屏幕连8700都不如 我拿我姐姐的玩了2天 差点没把屏幕敲掉
5700变形金刚的屏幕也渣!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TOP

仔细看完了,50%枪文
而且作者仿佛只用过S60V2 一直拿N72说事

TOP

明显只用过N72。。。。拍照 彩信啥的都写的N72

不过这家伙眼神不太好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TOP

引用:
原帖由 史莱姆 于 2008-7-9 09:25 发表
仔细看完了,50%枪文
而且作者仿佛只用过S60V2 一直拿N72说事
同意,三版已经很快了。

TOP

 43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