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天堂教研究所所长跨年度研究成果:用“核心定律”解决“核心玩家”及“CU向游戏”问题

索青好激动啊


TOP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也说说我对“宅”的理解:

几年前,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宅”,并且以自己是“宅”为荣,所以当我看见现在很多比我小得多的孩子象我当年的模样,很多时候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们一下:

1.日本不是“宅”的天堂,去了也不会被人尊重

2.所谓“宅”并不是什么好称号,也绝对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称号,一般的游戏迷,动漫迷并不是“宅”,因为“宅”本身就有沉迷并且不能自拔的意味。


从“迷”变为“宅”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催化剂就是强调“萌”、“露”、“酷”、“炫”的“宅向游戏”和“宅向动画”。接触的频率是有很大问题的,随便玩一玩这类游戏,看看这类动画,只当放松娱乐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沉迷其中甚至以之为业就有可能会陷入“宅”的泥潭,如果不理解那是什么,可以看看《秋叶原王争夺战》,可以看看《欢迎来到NHK》,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更是有限的,当一个人变成了“宅”,他所拥有的绝大多数时间被“宅向游戏”所占据,那么他的脑子便会钝化,他的常识力便会丧失,他的社交能力便会萎缩(因此他需要锻炼大脑的成人DS training和成人常识力锻炼,当然这个是笑话),可以说,“宅”之路本身就是对人性本身的摧残,是不是能够避免要看人的自制力,把对“宅向游戏”和“宅向动画”的爱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这也是大多数ACG迷都能做到的事

为什么我以前会以“宅”为荣,而现在却希望“宅”的人数无限少才好也正在这里。我也是在感觉到自己已经有可能是走在通往“宅”的道路上时,无意中看到了视频中着女生校服在大街上昂首阔步的大叔otaku,一瞬间明白了自己根本还不是“宅”,也绝对不想变成真正的“宅”。我那一瞬间见识到了人的脑子如果完全被一种单调的东西占据了会是多么可怕,那种景象用最通俗的语言来描写就是“这人脑子有病”

“宅向游戏”和“宅向动画”的危害在哪里?

1.你玩“宅向游戏”所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就越少,特别是看书的时间就越少,然而往往“宅向游戏”所需要的游戏时间是一个比一个长,这里我不会偏袒任饭,《傻而大》就是个时间的大杀手,如果你每天能够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还好,偏偏很多人控制不了

2.你看“宅向动画”的时间越多,你对世界的认识就会越趋向于简单直线,你对性的观念就会越有问题,你对性向的宽容度就会越大,你对爱的唯一性就越淡薄,对同性和异性乃至整个现实世界就更容易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幻想

3.你玩“一人用”的“宅向游戏”时间越长,你的社交能力和与家人的沟通就会越退化,然而“宅向游戏”却往往是“一人用”,甚至有些是“一人打手枪用”,玩多了绝对一点好处也没有


综上所述,“宅向游戏”就象是含有尼古丁的香烟,偶尔抽抽不上瘾问题不大,但是上了瘾进而成了“宅”这种“瘾君子”就很可怕。在大力提倡戒烟的这个时代,“宅向游戏”少一点有什么不好?把“宅”这种得了肺癌的瘾君子人数缩减到尽量少的程度有什么不好?

我变了,因为我懂了,年纪大了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断地宽广起来。年纪小的时候会抱怨别人为什么不理解自己玩游戏,而现在会问问自己能不能“玩物不丧志”,让家人更多地接受自己的爱好。

所以我要反思:

1.游戏不要占太多时间,更不能占据太多的生活空间,需要放松的时候随便玩一玩就挺好,玩游戏需要追求什么成就吗?即使有了游戏里的成就又有什么用?

2.“宅向游戏”也有吸引自己的,但是自己要控制住自己对它们的爱,每天玩的时间不要太长,用不着和别人比通关时间

3.有可以和家人一起玩的游戏总比自己一个人玩而别人觉得你妨碍他们看电视剧强,如果能把游戏当成一样和家人沟通的工具不是更好吗?


所以你们也该明白我要说的是什么,当我改变的时候,任天堂也改变了,而且是在我需要它改变的时候,并不是它所有的游戏都适合我,而是别的厂商更少的游戏适合我。我是任饭没有变,变的是我所饭的任的游戏,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些。



TOP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1-8 00:58 发表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也说说我对“宅”的理解:

几年前,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宅”,并且以自己是“宅”为荣,所以当我看见现在很多比我小得多的孩子象我当年的模样,很多时候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们一下:

1 ...

谢谢,感觉应该再开贴........真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1-8 00:58 发表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也说说我对“宅”的理解:

几年前,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宅”,并且以自己是“宅”为荣,所以当我看见现在很多比我小得多的孩子象我当年的模样,很多时候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们一下:

1 ...
说得好

所以宅/CU?任饭? 喜欢上wii以及和大家一起轻松玩游戏是希望能脱宅
而宅/CU?索饭?   追捧PS3并嘲笑wii 是想在宅的道路上继续沉迷下去

并非说孰对孰错,各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TOP

楼主一言惊醒梦中人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1-7 15:50 发表
啥叫“核心玩家”?

核心玩家=某些利益集团对“宅”的美化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上海狗狗  2007-1-8 9:15   发贴积分   -10   偷换概念

TOP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1-8 00:58 发表
需要放松的时候随便玩一玩就挺好,玩游戏需要追求什么成就吗?即使有了游戏里的成就又有什么用?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就是要追求刺激才去玩游戏的。 越是竞技性强,越是体现成就的游戏我越喜欢。 需要放松我选择电影。



喜欢 竞技性强、需要钻研、体现成就 的游戏 = 宅 ?   你总算把你的观点拐弯抹角的说了个大概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拉普希雅 于 2007-1-8 01:20 发表



说得好

所以宅/CU?任饭? 喜欢上wii以及和大家一起轻松玩游戏是希望能脱宅
而宅/CU?索饭?   追捧PS3并嘲笑wii 是想在宅的道路上继续沉迷下去

并非说孰对孰错,各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如鱼 ...
路过,不懂

P.S.其实。。。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TOP

PS时代:玩SS的是CU,玩N64的是幼稚孩子,玩PS的是LU
PS2时代:玩XB的是CU,玩NGC的是幼稚孩子,玩PS2的是LU
PSP时代:玩PSP的是CU,玩NDS的是幼稚孩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1-8 00:58 发表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也说说我对“宅”的理解:

几年前,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宅”,并且以自己是“宅”为荣,所以当我看见现在很多比我小得多的孩子象我当年的模样,很多时候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们一下:

1 ...
说的好,我现在也差不多处在这个时期。
不过wii还没买到
算是理性消费了:D

TOP

引用:
原帖由 xvid 于 2007-1-7 15:50 发表

然而,为什么不直接说“宅”而要说“核心玩家”呢?我赌上爷爷的名字,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又发现了“核心定律·改”:

核心玩家=某些利益集团对“宅”的美化
笑了,原来sky ,xiaoT,RocketBoy全是一群宅男啊,如果我也能打一场比赛赚个几k,拿个冠军赢一两百万,你说我宅我也就认了。

“让宅的人数无限减小”,快得了吧? 任天堂难道不是做梦都想让自己得游戏更宅?
“日本有很多小P孩,买了口袋红口袋绿口袋金口袋银口袋珍珠口袋钻石口袋竞技场口袋救助队”这不是宅是什么?  马里奥、塞尔达这样的续作一个接一个得出,不是靠一干宅男撑着,能挺到现在?终极明星大乱斗就索那宅的终极体现啊。

说到回到WII,靠着所谓的创新吸引了不少老妈妈和无知少女,索饭眼红了,这确实该打。 可任青们一提到画面就吃鳖,继而大打游戏性牌,大打销量牌,难道不也是宅的体现。   

现在是不是觉得这个“宅”字刺耳了?   所以不要草率的将核心玩家和宅划上等号。 WII的这种新鲜劲很快就会过去的(大妈们打WII SPORTS能乐呵多久,买了一代还会买二代?), 任天堂最后还是要靠zelda、mario来控制战局,靠核心玩家来支持。(事实上WII的ZELDA并不比传统手柄控制下提高多少乐趣,这种新鲜感消失的很快)

TOP

任天堂难道不是做梦都想让自己得游戏更宅?
-------------------------------------------------------------------
脑白金这样的游戏是宅游戏吗?。。。:D

TOP

网络的特点: 只要是长篇大论,再加个吸引眼球的标题,就一定有人听,有人信。 见啥信啥,疏于思考的人太多了,所以不要嘲笑那些盲目抵制日货的愤青,这事儿谁都背不住犯糊涂。

TOP

哭了,原来LZ不是在kuso啊

CU、LU、NU的区别只是对游戏乐趣的获取途径不同罢了。无论电影、小说、摄影、绘画,都存在CU、LU、NU三大用户群,无论三者人口基数和消费欲如何,不能因为某个用户群的市场好做钱好赚就放弃其他用户群

就我自己的定义,CU、玩家、宅三者彼此之间都不能划等号。不能因为宅只局限于ACG,就把宅的大帽子套到CU和LU身上,不然这和“电子海洛因说”还有啥区别?

TOP

北京狗狗说道:
引用:
笑了,原来sky ,xiaoT,RocketBoy全是一群宅男啊,如果我也能打一场比赛赚个几k,拿个冠军赢一两百万,你说我宅我也就认了。

“让宅的人数无限减小”,快得了吧? 任天堂难道不是做梦都想让自己得游戏更宅?
“日本有很多小P孩,买了口袋红口袋绿口袋金口袋银口袋珍珠口袋钻石口袋竞技场口袋救助队”这不是宅是什么?  马里奥、塞尔达这样的续作一个接一个得出,不是靠一干宅男撑着,能挺到现在?终极明星大乱斗就索那宅的终极体现啊。

说到回到WII,靠着所谓的创新吸引了不少老妈妈和无知少女,索饭眼红了,这确实该打。 可任青们一提到画面就吃鳖,继而大打游戏性牌,大打销量牌,难道不也是宅的体现。   

现在是不是觉得这个“宅”字刺耳了?   所以不要草率的将核心玩家和宅划上等号。 WII的这种新鲜劲很快就会过去的(大妈们打WII SPORTS能乐呵多久,买了一代还会买二代?),任天堂最后还是要靠zelda、mario来控制战局,靠核心玩家来支持。(事实上WII的ZELDA并不比传统手柄控制下提高多少乐趣,这种新鲜感消失的很快)
要说去打比赛的那些人不宅,那倒是真的没有宅了……

宅的数量无限减少,这个观点我也不赞同。任何厂商都希望自己的忠实用户越来越多,也就是宅越来越多。但是实现将用户“宅化”的方法和手段,S靠的是预渲染CG,在PS时期做的;任天堂在FC时代靠的是游戏的初体验,在Wii、DS时代靠的是全新的操作模式和游戏体验。

Wii Sports这种东东本身就很有趣,没有玩的很想玩,玩过的就会想体验其他游戏,于是就有一批用户“宅化”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