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5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斑鸠黑胶原声

引用:
原帖由 amaterasu_gz 于 2021-1-17 20:22 发表


按照这文章的逻辑斑鸠最好的回放设备是DC而不是黑胶(唱机),同理8bit的FC游戏BGM就该用8bit的红白机去播(最好是古早的原版而不是复刻版)。原生电子乐玩黑胶除了装13之外对于“模拟”“保真”“还原”“重现” ...
我读出来的意思,作者说这个话的核心目的,是提醒大家,“保真”这个事情,是音乐的制作者来调教和保证的。

一张唱片制作出来,专业性的角度考虑,我们在现有机器上听到的声音,就已经是作者心目中期待大家听到的版本了————哪怕硬件上有区别,但是也已经调教过的。



用我个人的理解再做一个转述:

【某个现场声音信号】,是唯一的原始版本,所谓“客观真实”;

【某种数据载体A + 某种匹配的播放器A】,这是记录“客观真实”的多种方案之一 ————条条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同自然人的听感】,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应该在统计学的意义上,有一定的趋同性,换言之有一个平均值区间,不妨称之为【标准区间】;

建立在【标准区间】基础上,再由音乐人(大师、制作人)以他个人的听感为权威,作为评判某个方案是否“保真”的标尺。

作为商品存在的方案(如黑胶+唱机),默认是已经得到音乐人评判确认的方案了。

------------------------------------------

最后,有人质疑多套方案之间有高下之分,言下之意,

1、这个人以他自己的听感为准,确实听出了各种方案的不同,比如:【CD唱片+CD机】方案 VS 【黑胶唱片+唱片机】方案,且默认后面的功放、喇叭等播放环境相同;
2、这个人认为他自己的听感才是评判标准,比音乐人更标准。


对这种人,知乎这个作者的态度是鄙视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潮流过几十年就会复古的。模拟进化到数字后又退到模拟,然后又来数字。就像刚接触电脑时都是机械键盘,后来有了静音的电容键盘,再后来又推崇咔咔响的机械键盘。潮流总是在重复。新的一代人小时候没什么机会用,长大了就想复古。



TOP

同意楼上的观察。

历史确实有不断循环的现象,这个确实是一个更大维度的视角,所谓的“螺旋上升”嘛。


只是还是要警惕一种认知误区——复古只是现象,而不是谁要刻意为之,甚至污名化到“为了装逼”之类。
    想要深刻的解释一个现象,专业的学术研究非常多,看过一些资料,感觉最后不出意外都会挖到心理学上,而追求【新鲜感】或者【陌生感】会是永久的一个原动力。


顺便一提,楼上提到的磁带,其实作为存储媒介,其实一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特殊的更专业领域深耕,其实作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就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存储媒介(光存储、电存储,磁存储)都有其独特的物理特性与指标,而科技树的推进看的是某个时代性的潮流,所谓的“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类案例只要去查会发现数不胜数。

一言蔽之,话不用说太满,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又会出现所谓老技术的“复兴”。


TOP

这个可以扩展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
回到这个主题
如果音源是现场演奏然后用磁带模拟声录制的。然后转录到黑胶。这样才是模拟的味道
数字的话。就是做了一定的切。。。就是01的分割。无论多小。。。也许未来可以做到一模一样的模拟转数字
如果这个黑胶的音源是数字音乐。。那就真的就是一个载体。。播放的声音就取决于播放器了。本质和cd 或者数字无损一样 最后的效果就是看传输和解码及扩声和建声还有耳朵及脑放
自己喜欢就好
验收的时候领导或者专家觉得高。那就是最高,其他都是浮云

TOP

同意楼上。

我又想到了一个类比载体和内容的例子——用高档餐具装方便面。

反对这个呈现方式或者搭配的人,首先搞搞清楚,是非议这个载体不够格,质量不足?
所以不能拿来装吗?

------------------------------
毕竟除了技术角度的考量,还有情感维度(或者叫文化属性)呢,更不要说上升到所谓仪式感这种务虚的层面了。

公平一点,你觉得没必要,你不买就好了。
但是因此遇到了别人觉得有必要时,就认为是别人不懂,别人搞错了,这就贻笑大方了。

TOP

 35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