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我再次重申一遍:htc在sb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HTC回应HD7死亡之握 你就不能挡天线
驱动之家[原创] 作者:永辉 编辑:永辉 2010-12-03 15:41:00 19386 人阅读 [投递]
在周二多家媒体和用户反映HTC推出的Windows Phone 7手机HD7存在“死亡之握”信号问题之后,HTC现在终于坐不住给出了回应,不过他们的回应与之前HTC CEO周永明评论iPhone 4信号门的说法截然相反。

之前在iPhone 4出现信号门的时候,周永明曾表示:“天线确实很敏感,不过保证在各种使用方式下的使用体验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绝不会抱怨天线太复杂,所以‘用户你需要稍微忍耐一些’。你不能这样和用户说话。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专业来保证在各种情况下手机都能够正常使用”,简单来说,就是厂商不能要求用户怎样去拿手机。

不过风水轮流转,死亡之握轮到了HTC自家的手机产品中,有用户反应自己的HTC HD7在满格的情况下如果用左手抓握住手机并挡住左上方天线位置,手机的信号强度将会急剧下降至1格,松开手之后又会重新回到满格信号,信号衰减将会影响网络通信质量。

现在HTC的发言人对此做出回应:“对于HTC来说,工业设计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最佳的信号强度,天线将会设置在最不可能被人的脸和手遮挡的地方。”

“不过,当用户遮挡住天线时,手机信号衰减是必然的。我们对所有的手机产品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并有信心在有网络覆盖的地域中只要不遮挡天线都能正常接收到较好的信号强度。”


TOP

哪里sb了?真要故意去挡天线当然会影响信号强度,这么大块智能砖头能握到左上方打电话那握持姿势也神了



TOP

来福士戴尔 以后就以手持姿态划分了 自动表和石英表就是这么划分的


TOP

HTC明显设计没有考虑到那些特殊的,喜欢用手挡着天线的同学,

最后HTC最错误,是还嘴硬,这下子被抓住把柄了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这其实只是内部几个部门没有协调好,CEO被研发部出卖了而已。

TOP

跟ip4那个三点握住一样。除非刻意握住,不然我还真想不出得有多么life的人才能那么握着打电话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fido7  于 2010-12-4 22:59 发表
哪里sb了?真要故意去挡天线当然会影响信号强度,这么大块智能砖头能握到左上方打电话那握持姿势也神了
水果出事了笑话人家,拍胸脯保证自己没事,自己真出事了又狡辩,不sb是什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Desire
引用:
原帖由 @sunner  于 2010-12-5 02: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水果出事了笑话人家,拍胸脯保证自己没事,自己真出事了又狡辩,不sb是什么?
水果在侧边,人家这是在在左上,你打电话是把整个电话裹起来打得??这个4.3的大家伙你想裹也能裹的起来才行啊

TOP

这个貌似算不得什么事情吧

天线设计在很难碰到的位置了呀

难道怎么办?打电话前,把天线伸出来?

学爱立信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N97 Mini)

打电话得学L那样拿……

TOP

现在HTC的发言人对此做出回应:“对于HTC来说,工业设计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确保最佳的信号强度,天线将会设置在最不可能被人的脸和手遮挡的地方。”

“不过,当用户遮挡住天线时,手机信号衰减是必然的。我们对所有的手机产品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并有信心在有网络覆盖的地域中只要不遮挡天线都能正常接收到较好的信号强度。”
~~~~~~~~~~~~~~~~~~~~~~~
1. HTC 在设计时已经将天线设置在最不可能被人的脸和手遮挡的地方
2. 用户故意遮挡天线的话手机信号衰减是必然的.
这逻辑有啥问题?
当然这里有句潜台词是 HTC设计不出完全不可能被用户遮挡的天线. 可哪一家敢说自己设计得出?

TOP

只看楼主发的这条新闻,我觉得HTC在这件事中没问题。

TOP

:D 中国人永远对中国人要求最严格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htc一直很纱布。。。价格死贵,待机超烂,当初ppc是对配置要求较高的系统,而htc一直200mhz的cpu用了4、5年都不换,系统死慢,还都是几千的高端机。比nokia还令人发指。
靠着和微软混,作为核心伙伴,由微软扶持起家,如今又和google眉来眼去,两头捞利益才能混到现今的地位。
给俺印象极差的公司。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