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2010年艾美奖HBO出品《死亡医生》


  在英文中,安乐死的对应单词是Euthanasia,与其相关联的关键词组是“Right to die”,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死的权利”。通常情况下,安乐死的条件至少有两条:第一,病人要求是在完全清醒、理性、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做出的;第二,死亡是“最佳选择”,以免绝症病人继续忍受病痛折磨,即中国人所说的“生不如死”。
  
  安乐死在荷兰是合法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荷兰就制定了法律允许安乐死,联想到这个国度在其他方面的同样开放宽容,不由得感叹它给予个人选择的自由度。但在绝大多数国家,因为剥夺生命不可避免在宗教、伦理道德以及医学的职业操守上引起的激烈争议,安乐死仍普遍未能获得合法地位。
  
  杰克•科沃基恩(Jack Koverkian),生于1928年,美国医学家、画家、作曲家、演奏家,可谓多才多艺,然而令他毕生出名、轰动世界的,是作为医生协助至少130个病人实施安乐死,并不遗余力地推动安乐死在全美合法化。杰克的名言是:“死不是罪过。”(Dying is not a crime.)
  
  在传统观念中,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从1987年起,杰克就在底特律当地的报纸上登广告,提供“死亡咨询”服务。四年后,他被密歇根州吊销了行医执照,不准他再接触病人。于是一切都在地下进行——从1990年到1998年,据他的律师杰弗里•费戈称,他秘密地为130个病人做了安乐死。
  
  杰克动手设计致命的药物释放装置,并将开关送到病人手里,由后者亲自执行“自杀”行为(如果由杰克执行,那么毫无疑问将被判定为谋杀行径)。因为彼时密歇根州没有“协助自杀”这一项罪名所适用的法律,再加上费戈强有力的法律援助,以及病人家属及死亡录像给陪审团无与伦比的情感冲击,杰克总能逃脱牢狱之灾,让那些想整他的检察官和宗教保守主义者屡战屡败。
  
  但这条路越来越艰难,多年来从来没动摇过、永远支持他的姐姐和密友相继去世,他被压力所包围,千夫所指,尽管他上了各大杂志封面、全国不乏同情他的民众,但他的身边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了温暖和理解。律师费戈为了政治前途,公开声称不支持安乐死,也离他而去,被逼到绝路上的杰克终于干了一件如殉道般激进的事。
  
  1998年,他将一盘记录死亡全过程的录像带交给了CBS“60分钟”节目的迈克•华莱士,并做客该节目阐述主张。杰克一心挑战不允安乐死的美国法律,在此次安乐死过程中故意亲手注射催眠及致命药剂,从而被抓住把柄,控诉他三级谋杀。杰克甚至拒绝律师辩护,结果在法理上不敌对手,最终被陪审团认定二级谋杀,入狱10~25年。
  
  八年后他获释,虽无力继续行医,仍四处演讲游说,继续推动安乐死立法。就在今年的4月15、16日,他做客了CNN著名的“安德森•库珀360”节目。安德森•库珀问他:“医生总觉得自己是上帝吗?”杰克回答:“那当然。任何时候,只要你介入一个自然的过程,你就扮演了上帝这个角色。”
  
  4月24日,HBO播出了这部几乎完全忠实于真人真事的《死亡医生》,巴里•莱文森没有卖弄任何导演上的技巧,而只是从杰克的视角出发,不动声色地展现了这么多年他如一个孤独的战士般为安乐死肝脑涂地的过程。而古稀之年的阿尔•帕西诺则久违地光芒四射,异常锋利,以不老的演技战胜衰老的外表,令杰克医生的个人魅力或许甚至超过了现实真人版。
  
  这部电视电影有许多主角以外的细节值得铭记。当那些反对者为生的权利呐喊时,影片逼问了死的尊严,病人与家属告别的一幕幕被刻画得十分冷静却感人至深——他对她说:“亲爱的,谢谢你陪我度过了精彩的一生。”随后打开毒液输入管,没有痛苦地逝去。就像《最后的绞刑师》《入殓师》等有关死亡的电影一样,不论东西方,对死者体面的尊重是共通的。
  
  更值得叫好的,是片尾法官的宣判词,精确得令人拍案叫绝。杰克之所以入狱,不是因为美国法律不赞成安乐死,而是因为杰克挑战和蔑视了法律的权威,他越过界。“我们的国家能纳百家之言,因为我们通过文明的、非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内部冲突。” 至于法律本身是否需要修改,那是另外一个案件,然而这份判决,是一个法治国度对法律的至高尊重。


TOP

posted by wap

冲着帕西诺, 要看看



TOP

阿尔帕西诺?
要看啊


TOP

最后的片尾曲和骑自行车喷了。。。。。

TOP

早看过了
还不错

TOP

HBO的剧一向都很晦涩

TOP

看过了 就这样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