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53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低俗小说》求解释....

我就记得
“say something"
"something"


TOP

神片啊,同时也得了当年戛纳的金棕榈奖



TOP

每段情节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 娱乐性很强 不明白为啥这片也能喷。
列举几段:
吃汉堡要帐
经典的跳舞 想干老板女人 女人嗑药 最后扎针
萝莉和asshole金表
突然挂主角
变态sm向老板
专门处理犯罪后事的老头
快餐店的小毛贼和大流氓的对比
最后喷圣经那段


TOP

引用:
原帖由 zhaolinjia 于 2011-1-15 11: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3)

球昆丁所有足控电影桥段简介
看我头像:D

TOP

引用:
原帖由 Bohiod 于 2011-1-14 16:20 发表
PULP里footfetish的成分很隐晦... 比如一开篇两个人的对白

有点英文基础去过LA,会比较有代入感

片子里的配乐在美帝都是烂大街的,RADIO里天天放
我也是这个意思啊,感觉这片颇有些子弹飞隐喻的感觉,
有英文基础的人看起来会比较带感。

[ 本帖最后由 bubugamer 于 2011-1-20 23: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无梦 于 2011-1-14 16:36 发表
这片子的亮点就是,所有叙述的剧情和结果完全没关系,但是又逻辑性非常强。很多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扯皮,都是和后面或者前面的剧情有极大的关联。
一开始男女在对话扯皮,突然就开始抢劫了,一直看到后面,撞到了黑 ...
这种剧本结构,是这片开的先河么?
如果是,那它的确很有里程碑意义.
也许是看过其他类似结构的片,所以这片看到后面,就算知道接续了很多,好像也没啥震惊的....
如果感觉一部片NB,自会一看再看
如果为了感觉出一部片NB,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看,然后还得画图...我觉得,那是专业人士做的事...

所以,我的感觉还是....结构上这部片很犀利
但如果从内容的角度去看,如果没有一些美国社会背景的知识,对俚语不甚了解,也许会觉得内容没什么意思....

[ 本帖最后由 bubugamer 于 2011-1-21 00: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lueBoy 于 2011-1-14 16:43 发表
第一次看的时候被电影结构和多线剧情震惊了,之后每次看都有小收获。可能因为我比较宿命论,总感觉昆汀也在借这部电影整点儿宿命论的调调。

1.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拳击手budge打完拳赛之后跳楼逃跑,载他的女出租车 ...
宿命论OR黑色幽默?不过这都不重要
我也感觉这这样的呼应很神
让人会心一笑

[ 本帖最后由 bubugamer 于 2011-1-21 00:01 编辑 ]

TOP

节选自豆瓣的一篇影评(梅斯布):
所谓的“多角度”,除了是以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件外,更多的是展现不同环境和状态下,人的角色的改变。在这一点上,塔伦蒂诺的观点更像是电影界的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大师)。
  据几个例子:在“香艳故事”中作为男主角的文森,相对于米亚(乌玛·瑟曼)在故事中的形象是保护者,可以说是相当正面的角色。但是到了“拳击手的故事”中,文森变成了一个只露了一面就被射杀的无名之辈。如果割裂开来看这两个故事的话,文森的角色毫无疑问在两个故事中大相径庭。
  再比如:朱利斯(萨缪尔·杰克逊),在与文森一起射杀公寓中的人时,毫无疑问其形象是一个“杀手”,但是在影片的后面,邦尼和南瓜头抢劫餐馆时,很明显朱利斯的形象已经不再是“杀手”而是一种拯救者的形象。
  这样的“多角度”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在一起事件中的每个参与者,都有其自己参与到该事件中一系列原因和自身的状态,而处于不同时间和状态中的同一个人,其角色也是大相径庭的。

原文链接: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01777/
这个"多角度"的诠释,挺有意思的

TOP

 53 1234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