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林范谈《终结者2》“天网版”

当年T2的特效参与者兼DVD制作人——林范,谈他与这部经典影片的不解之缘。

布莱恩加拉格尔:林范的事业起点很高。他参与了《深渊》的特效制作,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经历。他与詹姆斯•卡梅伦的一次邂逅将他阴差阳错地带入了《深渊》剧组。这次不期而遇,令他有机会参与诸如《龙卷风》《星河战队》,和《泰坦尼克号》等影片的制作。随后,他又转型成了一位知名的 DVD制作人。他参与拍摄的票房大片——T2的“天网版”(Skynet Edition)蓝光碟,以及一个6碟限量版蓝光(其中包括“天网版”蓝光x1、“天网版”iTunes拷贝x1、EE版DVDx2和UE版DVDx2)将于2009年5月19日发行。为此,我跟林范通了电话。以下是采访内容:

你入行后参与的第一部影片《深渊》就是跟詹姆斯•卡梅伦合作的。请问你是怎么加盟这部影片的?

林范:嗯,我跟吉姆(卡梅伦的昵称)是在一个非常不恰当的地方见的面。我是《异形2》的超级粉丝。1986年的时候,我制造了以《异形2》里装卸机为样本的万圣节道具。当时我是跟父母一起住的。卡梅伦知道后,找到了我父母的住处。随后我向他展示了这件道具。他问我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工作。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我把整件事的经过做成了一个彩蛋放到了《异形》四部曲DVD套装的彩蛋里。你可以试着找找。打跟他见面的那天起,我就注定了会参与T2的制作。因为初次见面那天,他就把有关T2的想法和一些T2手稿给我看了。拍完《深渊》后,T2开工了。拍摄期间我都在场。


你当时的职务是视效协调员和创意总监。你能谈谈你具体负责哪些工作吗?

林范:嗯,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是他的调研助理。因为他觉得我知道很多有关特效方面的事。我同时还是他的特效联络员。说实话,开工以后,我就往成为他内存的方向上发展了。那意味着要帮他留意各个部门的效果,帮他比对所有镜头与串联图板。作为一个调研人员,我为他做了许多前期调研工作,得跟他一起找出许多事的解决方案。拍摄的时候还要跟他在一起。所以,这个工作看起来并不起眼,却很磨人。我还做过他的电脑顾问。当时他打算买台电脑,用来取代他的打字机。初次跟他见面那天,我正好买了我的第一台苹果机,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告诉他,‘用苹果的。’然后,我做他电脑顾问的经历就结束了。就像我参与的影片制作,调研,和特效工作一样。

那么你参与了多少前期工作,又参与了多少后期工作?

林范:哦,我到南加州参与了一个月的《深渊》拍摄。在片场时,我有自己的办公室,可以做些与电脑有关的工作。我跟视效工作室合作。我会到视效工作室那里参与模型,以及其他方面的制作。那是段很好的学习经历,我尽我所能,把那些陈年往事塞到已经上市的这些DVD和蓝光碟里去。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T2在当时是影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影片。同时,我看报道上说,T2的特效花掉了整整500万美元和8个月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这对你的事业来说是不是飞跃得太快了?

林范:不是这样的。我是说,对我来说。我在USC毕业,学了许多技术,看到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我的爱好涉猎广泛。可以跟着剧组继续学习,并从ILM那里学到宝贵经验,这样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回看那些日子,然后说‘哇!’是很有趣的。影片公映的前一年,我们还在计算一些镜头中电脑特效的时间。《深渊》里总共有10或15个特效。我们没有经验,没能及时把所有需要做电脑后期的镜头准备好。所以我们不得不在剪完整部影片后摘出相应镜头交给电脑后期人员。

除斯坦•温斯顿和一些视觉、模型特效外,T2里还需要有将近50个数字特效镜头。即使只是1989~1991年这短短几年的时间,数字特效水平就有了很大提高。那很惊人。我的意思是,今天,当然,我不做蓝光和DVD特效里电脑特效的时候,我会为影片做视效。我在家做……用我的苹果机(笑)。所以,能够看到这些是如何发展的,并且能够参与进来,是电影行业诱人的一面。


记得我在电影院里看T2的时候还很年轻,感觉特效相当震撼。那会儿没有那么多类似的电影。是什么让你们决定尝试CG特效的?是什么推动了整个过程?

林范:嗯,推动电脑特效的当然是故事和吉姆有关变形物体的想法了。不过他不想拍成《风云际会》(Willow)那样的奇幻风格,或是带有魔术气质的电影。他想挑战技术。我们拍《深渊》时做的所有尝试都为他后来的T2铺平了道路。当然,关于如何展现片中反派角色的想法有很多。他应该是另个版本的阿诺德吗?我们为反派仍是阿诺德的故事发展出了一些故事版本。可是阿诺德大战阿诺德的故事听上去并不十分有趣。吉姆有一个可以挑战技术极限的点子:一只可以改变外型的渗透部队。

我想,这应该是他最初为T1设计的点子之一。反派要更具渗透性,更容易消失在人群里,不能是一个显眼的大块头。当然,当阿诺德答应出演后,T1的项目亮起了绿灯。当时阿诺德主演的《野蛮人科南》上映后小有名气。这样一来会让T1卖座。但是,很明显,这样一来T1的故事就变了。反派将不会是兰斯•亨利克森(《异形2》里生化机器人的扮演者)那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家伙了。正如吉姆所说,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重型坦克。为了形成反差,T2里,他想要角色更像保时捷,更加光滑。于是,我们有了T-1000。


我听说T2里你客串了戴森实验室的一名实验员。

林范:是的。影片开场不久的时候,他们正在谈论测试样本的那段戏里,坐在桌边的那个亚裔演员就是我。能在T2里出现是很兴奋的事(笑)。我当时坐在电脑前摆弄一些图形。那很有趣。

这版全新的蓝光碟有超过八小时的全新花絮,比如从情节串联图板到剧本模式,小测试题,游戏等等。这张碟里你最喜欢的花絮是哪段?你做的最喜欢的节目是哪个?

林范:我们拿到16年前的资料后,心里说,‘OK,我们拿到了所有最棒的素材。我们应该怎样在蓝光里利用这些素材,好让它们看上去十分特别?’所以我们想到利用“天网版”的交互模式,呈现琐碎的花絮、串联图板、剧本、幻灯片资料。所以它不仅仅是画中画那么简单。这些是独立于正片之外的声画素材。我们想让这些素材变得有趣起来。很显然,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我们提取出了为制作1993年那版LD时准备的数千小时幕后素材。后来这些素材被用到了2000年发行的 UE版DVD里。2003年发行的EE版里也用了一些。困难是有的,我们不能把正在拍摄《天神下凡》(Avatar)的吉姆,和正在处理加州预算危机的阿诺德请来(笑)。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整合这些素材,让这些素材以全新的形式被影迷接受。我们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碟里有全新的游戏和其他节目。

是啊,当然。我想问你关于T4和《终结者》电视剧集版的事。从这些影视作品看,故事背景被扩展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林范:嗯,对我们来说,真正的挑战在于这些续集不像好莱坞其他续集那样,版权在同一伙人手里的。你知道,三家片厂拍了四部电影版和一个电视剧集版(《终结者》),所以有些内容不能借用。比方说,拍T4那班人,或是做下部电影版的人,就不能在片子里用T-1000这个角色。T-1000是我们彼此间相互尊重的默契之一。可我们同样不能动用它。这样挑战就来了。但在我看来,T2最原汁原味。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介绍T2这部电影,并希望人们同样能够给予这部影片应得的尊重。

我近来没见你有任何特效方面的作品。除了制作DVD外,你刚才说的为其他影片制作数字特效都有哪些?

林范:嗯,很多事我无法说。我想,我近来为一些影视作品做了特效。比方说约翰尼•德普和迈克尔•凯恩主演的《公众之敌》(Public Enemies)。此外,我还为其他影视作品做了特效。像《X档案:我要相信》《米尔克》《星河战队3》,以及迷你剧集《约翰•亚当斯》等等。我最大的爱好在特效上。不过,很显然,我还在做家庭录像节目。我把自己的时间花在了这两个不同的工作领域里。除做T2 DVD外,我还做过T1、《星球大战》三部曲等等。我最近刚为华纳制作了《独立日》的蓝光版。这张蓝光版里会有许多有趣的节目。只是不知道消费者是否会接纳这些节目,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迄今为止,T2已经出了很多版家庭音像制品了。你如何定义这版T2?你想跟打算买这本蓝光碟的影迷说些什么?

林范:嗯,作为这部影片的参与者,我做的一系列努力中,我想给予这部影片充分的赞誉,带给消费者物有所值的产品。我们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希望影片票房可以大卖。我希望这张碟也可以有如此骄人的成绩。许多T2的影迷都很想重读T2,并希望我们能够带给他们全新的东西,全新的介绍。最重要的是,作为该片的参与者,我在片场了解许多内幕,我真的希望尽我所能把知道的一切告诉其他人。碟里面关于电影学校的想法对我很有吸引力。

酷。嗯,我的问题问完了,范。谢谢你,祝你的新碟成功。

林范:也谢谢你。希望你喜欢这套节目。(英文原文刊于Movieweb,Mr. Olympia/译,发表于《电影发狂》博客,图文版点击: 《电影发狂》


TOP

他就是做T2红的,每次出新版骗钱之前都要说上这么一段:这是最好的版本!!!!



TOP

看终结者2的时候才6,7岁的样子,爸妈带着我去电影院看

看见机器骷髅吓得连鞋都丢在电影院了,从此不敢一个人睡觉,总觉得后面跟着什么


TOP

天网版看到CHD上有下载了,但是没花絮,还是算了

TOP

这是我哥们写的~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