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手机数码
|
汽车资讯
|
游戏硬件
|
评测专题
|
手机壁纸
|
海淘值得买
|
度假
|
求职招聘
|
广告联系
»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TGFC Lifestyle
»
影视专区
» 论房地产广告的艺术属性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论房地产广告的艺术属性
你们啊,naive!
小黑屋
帖子
1405
精华
0
积分
5865
激骚
204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来自
三哥戴表
注册时间
2005-12-3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4-5 10:01
只看该作者
24城记 - 电影评论
981个读者 bettyli @ yeeyan.com 5天前20:39 双语对照 原文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简介
贾樟柯新作《二十四城记》是以“献礼片”而进入各大院线的。我已看过,在豆瓣上只打了三星。一位豆友的一句话评论深得我心,转录于此:贾的悲悯、顺从和滥情表现的很充分在这个片子里。
于是好奇何以国外评论者如此高看这部“伪纪录片”,在威尼斯拿奖云云背后是什么样的审美点支撑呢?我翻译了这篇评论,给出“他人”的视角——原来,他们认为我们是这样隐忍、失落并总体顺从地屈服于“时代的变化”的。大概,这就是误读。其实,作为中国的观众,我们看到的是商业与政治与记录冲动混合后的“四不象”,它不是纪实的。感慨太多了,不象是简介。推荐豆瓣上关于此片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53521/
(问号表示不确定的翻译,欢迎眉批。)
长驻北京的导演,贾樟柯, 用纪录片和叙事片的手法创作了二十四城记,它出色地记载了在中国四川省成都这座城市里一个造飞机的工厂是如何被拆迁的,这又如何影响了约30,000名具有奉献精神的工人,对他们来说,这座工厂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种生活。
集体讲故事的冲击
在二十四城记里,贾采访了五位真实的工厂工人,他们回忆起重要的往事,包括他们与工厂的关系,他们的工作和同事,接着,贾又从130位其他的工人中采集来的素材创作了四位虚拟的综合性的人物,其中的一个——小花,工厂里的独身者(?)——由陈冲扮演,诠释得相当成功。
每一个人物——真实的工人和虚拟的那些——都令人感动至深。所有的话题都是高度内省(?)的、忧郁的——他们当中有些几欲落泪——当他们谈及过去的经历,让他们从物质上、精神上都和工厂紧密相联。他们的人生、生计和自尊都完全与工厂连为一体。他们为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奉献而骄傲。
曾于彼时,这个工厂的工作被认为是如此重要,工人们得到了额外的每月的肉类配比(注:肉票),还有让他们对工作保密的奖金(注:保密费)。一个男人描述了他许多年前到达工厂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他的工具的事,他的师傅教导他要对所用的一切都珍惜体恤。一个女人回忆起当她和她的家庭迁往成都,开始这份工作时发生的悲惨事件,那时这个工厂还是军工厂,属于高级机密的国家资产。
用细节丰满故事
贾导用电影影像展现讲述者生活中平凡但个人化的瞬间,他更聚焦于个体——一个中年男人在空荡的操场上玩单人篮球,学校里的学生们排队经过;几个女人在彩排中国传统戏曲,其他的人坐在方桌前玩麻将;一个小女孩转着圈地滑旱冰,她说她父母都在工厂里但她从未进去过。
我们也看到了个人物品——一个年轻人的存折(注:其实是粮票),一张整理过的床,一张家庭照片、化妆品和茶杯……
个人化叙述、个人化物品等镜头中穿插的是工厂正在被清空的片段——我们看到大型设备由卡车装载,拖走,好几回,我们看到工人们成群结队地从工厂的大门中走出,在巨大的中文厂牌下面穿过——这个牌子也被一个字一个字地拿下,换上了一个新的豪华公寓的名字,这个公寓将在工厂的原址建设。一群人从墙上拉掉线,其他人从屋顶掀掉瓦,一个保安从碎片前走过。
电影的节奏缓慢,而气氛令人沉思。有些画面还配上了警句或诗。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在每一个采访之后,被访者会有一个单人剪影,或是一个群体画像,这些姿势很少移动,直面镜头,象布景照相一样握住相机长达几分钟。这些影像都没有声音,让人铭记。
在中国记录变化
贾导之前既拍摄过纪录片,也拍摄过叙事片,他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中国非常复杂的文化环境的变化。他的目的不是政治论战,而想要唤起人们对正在成为常态的中国变化的意识和讨论,这种变化即从严格的社会主义,高度秩序化和非常传统的社会转变为拥抱现代和更多个体自由的社会。他对工人们的同情显而易见,工人们在进步的名义下被抛弃了。而这部优秀的电影也会让你的同情油然而生。
重要的专题关怀
贾的这种关怀在最近由西方电影人制作的三部纪录片中都有反映。在青春躁动的中国,美国导演Susan Williams跟随着几个20到30岁的中国公民,拍摄他们如何追求一种可能会被轻易总结为“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梦”的生活;加拿大导演Yung Chang的沿江而上,讲的是想找工作的年轻人与游轮签约,在三峡大坝(这有时被当作中国变化的象征)周边航行,他们看到上升的水位取代了人们的家园和生活。在惊心动魄、令人心生恐惧的人造风景中,Jennifer Baichwal,也是加拿大人,跟随著名摄影师Edward Burtynsky走遍中国,记录当下发生的变形:将农田和自然景观转变成工业废墟。
在这些影像记录中,贾的二十四城记和Baichwal的人造风景都可作为电影杰作。但贾的这个反映了中国人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局内人的视角和感触。这是一部必看之作!
UID
50625
帖子
1405
精华
0
积分
5865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1
来自
三哥戴表
在线时间
245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3
最后登录
2018-12-25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控制面板首页
密码修改
积分交易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基本概况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