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疑惑

引用:
原帖由 xphi 于 2007-11-29 14:16 发表


频域信息和时域信息互相转化的基础傅立叶展开本身就是个无限级数,按照傅立叶展开对一个完全随机的模拟信号进行时频变换,最高频是无限高的,那里去找一个二倍于无限高的无限高频信号来做采样?而在有限范围内时 ...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需要的是有限频带的信号。所以 任何一个采样之前当然是先进行频带滤波,不滤波的采样是没有价值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xphi 于 2007-11-29 16:40 发表


是这样的,这基本就是有损压缩的理论基础了,也是某些模拟发烧友攻击数字信号的口实,据说他们觉得他们可以听到别人听不到或者几乎听不到的东西。
个人认为某些表态不过是自慰。。。:D

你楼下的那位说的话似乎不错哦



TOP

如果是 颜色... 这个人可能说是 绿色 那个可能是 蓝色...............
但是数字 0 就是 0 1就是 1............... 可以传输无损........................


TOP

有门课叫模拟电子技术,还有门课叫逻辑电子线路。。。。
还有门课叫信号与系统。。。还有门课叫通信电子线路,还有门课叫。。。。。
对了,你答对了,我就是搞这个的

TOP

来晚了,已经战了这么多页了,原子和电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他们之间交换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因此世界是不连续的,但就宏观世界来说,他们又是连续的,模拟的:D

TOP

见香农定理

TOP

引用:
原帖由 z0406 于 2007-11-29 20:20 发表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需要的是有限频带的信号。所以 任何一个采样之前当然是先进行频带滤波,不滤波的采样是没有价值的。
做带通滤波就会有损失,所以还是不可能精确还原自然的随机信号,这个不适有没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是个逻辑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Ophelia 于 2007-11-30 00:35 发表


个人认为某些表态不过是自慰。。。:D

你楼下的那位说的话似乎不错哦
量子力学现在只能用来指导生产,用来解释世界还没有定论吧。量子力学自己的数学解释就可以等价的写成离散和连续的两种方式,等受到公认的量子力学解释出现后再来为世界下定义比较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xphi 于 2007-11-30 13:27 发表


做带通滤波就会有损失,所以还是不可能精确还原自然的随机信号,这个不适有没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是个逻辑问题。
我们要区分两件事。本身的理想带通滤波对于人的耳朵是没有损失的。无论我们怎样采集信号,无论是数字还是模拟,最终都会通过功放来还原声音。而功率放大是有频响范围的。当最初的滤波频带超过了功放的频响范围时,那滤波后的信号和原始的被采集声音到达人的耳朵时就是同样声音了。

但很不幸,不存在理想的滤波器,而且量化误差,等其他因素也导致了数字信号没法完全的还原模拟信号,这些是实际情况。
而采样定理的意义在于告诉了我们一种如何使采样信号还原出的信号趋近于滤波后的信号的方法,因为,理论上它们的确是相同的,需要作的是不断的改进技术来达到这一极限。

[ 本帖最后由 z0406 于 2007-11-30 13: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0406 于 2007-11-30 13:47 发表


我们要区分两件事。本身的理想带通滤波对于人的耳朵是没有损失的。无论我们怎样采集信号,无论是数字还是模拟,最终都会通过功放来还原声音。而功率放大是有频响范围的。当最初的滤波频带超过了功放的频响范围时 ...
采样调制信号不一定只是用在音频信号处理上,一样可以用在高频信号调制上,人耳的听觉阀限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有意义。

我要说的只是数字信号在达到和模拟信号同等精度情况下,在现阶段要比模拟信号处理起来成本低的多,我都不知道你在和我争论什么问题,如果你的意思是对于一个理想带通滤波后的信号理论上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精确的互相转换,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不过这最多是为什么可以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模拟量的理论基础,并不能说明为什么现在数字信号要比模拟信号流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谁家那个小那谁 于 2007-11-29 06:45 发表



你是喜欢吃红烧肉还是白水煮肉?
虽说这种比喻不恰当,但是也算说明白一个问题。胆机就好比于红烧肉,从失真到高保真度指标都不算高,但是恰恰这种声音是耳朵喜欢的那种味道。 HIFI音响或数字音响确实指标很高 ...
正解
其实胆机的效果完全可以通过DSP模拟出来,数字技术可以“煲”出各种胆机的味道。
另外,今天去讨论信号源质量是毫无意义的事情,都是浪费钱,有钱就花在功放和音箱上好了

TOP

楼主,谁说模拟信号就是无损的???

TOP

玩了些年的HIFI总结一点想法
HIFI就是有钱人(相对说),时间多的难受一些人玩的东西。我们平常玩家还是歇歇吧。什么HIFI,其实都是扯蛋。

以前听说一件实事。有一个HIFI业界的玩家,为了验证是否线材的改善能让人听出来做了一个实验。当时京城有几位金耳朵号称能盲听出功放或音源的品牌型号。
他们约了一个时间,功放,音源,音箱供三套,不同品牌的,当时算不上最顶级也算相当好了。
简短截说
在器材前面放了一道布帘。让他们在后面戴上眼罩忙听。
听了三次,每次都换不同的线材。每次听后这几位金耳朵都说,那那改善了,声音有什么区别。当这位测试者说出真相,那几位金耳朵真是有点汗颜。他说,其实我每次到布帘后面都没有真正的把线材换掉,我只是假装发出一些声音,让你们误认为我在换线。其实你们听到的三次声音,都是同一条线,同一个音源,同一个功放,同一对音箱。我其实什么都没做。
这个结果是不是很有戏剧性? 又说明些什么?

其实有时候什么叫发烧(HIFI),其实就是烧钱。
你想想,你不烧了,音响厂家不都关门了吗?
当然我也不是说HIFI有什么错,只是说说有些事没必要太较真。差不多就行了。音响不太差(现在的技术能差多少?)认真听音乐比什么都强。

TOP

在器材前面放了一道布帘。让他们在后面戴上眼罩忙听。

知道隔一道布帘对声音影响多大么?

TOP

或许没说清楚,换线材时拉上,听的时候拉开。不然几个金耳朵也没必要戴眼罩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