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现在的卡片相机真的是被完全淘汰了吧

引用:
原帖由 hind_d1983 于 2021-3-31 19: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昨天看测评说米11u可以取代一切一英寸卡片机……以后除了全幅微单就是高端手机了
还是等一寸的吧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SE (2nd generation)
引用:
原帖由 @renyongbin520 于 2021-3-31 08:08 发表
微单这种早就淘汰了,现在谁还把照片传电脑里啊,直接发朋友圈了
浓浓的lcc思路



TOP

还是心水 x100v ,富士直出太方便了


TOP

以前出门都会带着我的小尼康卡片机,大概2015年左右就只带手机出门了,感觉15年后就看不到用卡片机的人了

TOP

就不说画质的优势,我觉得卡片反应和操作顺畅度比手机高多了。

唯一的缺陷是有个上传手机的过程。

TOP

引用:
原帖由 平凡的幸福 于 2021-3-31 20:11 发表
曾经买了单反,后面卖了换黑卡,现在黑卡也一直在吃灰,普通人的相机历程,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
所以我就意识到,其实普通人压根就只需要强大的拍照手机。
普通人用再专业的相机拍出来也是一坨屎,普通人用卡片机拍出来也是一坨屎,但还是乐此不疲的买相机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拍照手机。普通人的市场本来就不属于相机厂,相机厂只是碰巧吃了10多年普通人这个市场的利润罢了。很多人觉得,手机拍照这么牛逼了那么相机厂失败了完蛋了要被取代了,但相机厂也确实没完蛋,对画质稍微有点要求的人仍然要去买相机。只有这样,才说得通。
相机厂做的卡片机其实本身也是一坨屎。到现在我印象深刻的卡片机其实都是专业用户或者发烧友的副机或者玩具这种,而没有真正针对普通用户量身定制的机型,所谓的给普通人的卡片机在相机厂眼里我觉得肯定就是糊弄傻子的玩意,看不到对用户的尊重。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知道小米11ultra的参数是怎么标的,号称传感器大于一寸,但是镜头面积远小于一寸,这小镜头能用完这一寸底吗?还有这小镜头光圈号称f1.95,一寸底的镜头能做到这么大光圈,体积跟小拇指指甲盖差不多大小,感觉镜头界的常识要被颠覆了

TOP

佳能的G7系列绝对是闷声发财的典型,卖得非常好,一直在更新。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CASEY123  于 2021-4-1 21:16 发表
不知道小米11ultra的参数是怎么标的,号称传感器大于一寸,但是镜头面积远小于一寸,这小镜头能用完这一寸底吗?还有这小镜头光圈号称f1.95,一寸底的镜头能做到这么大光圈,体积跟小拇指指甲盖差不多大小,感觉镜头界的常识要被颠覆了
11u没有1寸,小点点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变好也变贵了  后期真的有很多噪点一塌糊涂的卡片机

TOP

引用:
原帖由 CASEY123 于 2021-4-1 21: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知道小米11ultra的参数是怎么标的,号称传感器大于一寸,但是镜头面积远小于一寸,这小镜头能用完这一寸底吗?还有这小镜头光圈号称f1.95,一寸底的镜头能做到这么大光圈,体积跟 ...
想想卡片机怎么糊弄人的,也就理解了。拍照手机出来的时候,那卡片机都到什么程度了,清华紫光都有卡片相机,跟后来的优盘似的了,是人不是人都贴牌做卡片相机,画质比屎还屎,质量做工品控更谈不到,价钱便宜成本更低,骗一个是一个。
而且越是低端货,用户越喜欢比这比那。年轻时候都经过这个阶段,每一代产品都比,瘸驴配破磨的一堆参数互相比,还互相看不顺眼互相喷,其实会玩的都直接买贵的然后贵买贵卖花钱很少还体验到了最顶级的品质,这些低端货买的不便宜出二手还卖不上价纯糟蹋钱。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昨天特地去米家试了下,长焦端还是一塌糊涂,rx100的200端都秒杀
手机底再大,光学结构大不了
如果按照手机这个品质做的黑卡做到400mm都不奇怪

TOP

引用:
原帖由 今夜打老虎 于 2021-4-2 08:4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昨天特地去米家试了下,长焦端还是一塌糊涂,rx100的200端都秒杀
手机底再大,光学结构大不了
如果按照手机这个品质做的黑卡做到400mm都不奇怪
小米那个的长焦和超广用的不是一寸底

而且长焦、超广、微距这些在m43以下的画幅其实都是以拍到为主,也就是以记录为主,而不是以拍好为主,不是以创作为主

小于m43的拍片都半斤八两,即便是m43遇上长焦、超广这两种情况,想拍好也要配至少四千元左右的镜头,微距头稍微便宜也要两千元左右

TOP

手机的算法太强大,很多时候比单反都好,当然我这个结论基本只限于手机上观看。

我去年部门开会,特地带了5D3+35L(I代)就是为了室外拍集体照,没有带580闪光灯因为实在太大了且器材太多了,在白天光照下还是拍得亮的亮暗的暗,虽然画质放大到100%比手机好太多,但是,这个亮亮暗暗的人脸和周边环境比手机HDR算法差了很多。真是无奈。
再说到夜景,没有三脚架,手持出来的照片肯定糊啊,但是12超大杯出来的效果真的是防抖一流,1-2秒手持曝光出来的照片非常清晰而且亮的地方不刺眼暗的地方也看得清楚,外行人一眼就能看出全幅跟手机的差别。。。

我不期待手机拍照多厉害,前面的朋友们都分析得很好,我就期待什么时候单反、哪怕是微单,能够有足够强大的芯片跟手机一样调用算法和超级合成,画面就足够吊打手机了。
为什么卡片或者单反用上手机的超级算法就那么难呢?

[ 本帖最后由 parasite 于 2021-4-2 22:28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佳能索尼单反都是用自己研发的处理器,特别是佳能最新的5d4都是5年前的,和苹果手机比起来都是上古时代的电子垃圾。
并且单反全画幅一张照片几十M,算hdr,苹果几十张一起算不到一秒,佳能拍一张相同效果hdr估计要喝一杯茶。
再且,佳能索尼也没能力开发那么高级算力的系统程序和cpu

本帖最后由 naughtyben 于 2021-4-2 22:36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