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老法师终于开始煲相机了

https://mp.weixin.qq.com/s/b8HWfEM87vh28rGssMdBZA
高ISO神教千秋万代,相机也需要煲机了解一下?原创: 01 [url=]01[/url] 今天

上周有一位小铁联系到我,希望和我分享一些摄影知识。抱着学习的态度和拖延的精神,在一个星期之后的今天,促成了这一篇推文。





???????????高ISO拍摄无噪点????????这是什么神奇的拍摄方法????????难道民间有奇人,可以将困扰各大相机厂商多年的问题解决????????



这篇蕴含强大宇宙未知能量的推文其实来自于广东省,不愧是拥有广东省摄影家协会自带主角光环的神秘组织,配合广东人什么都吃(笑)的强力种族天赋,让世人有机会见到了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其妙现象。




打破规则,突出重围。徐老师都做不到的事情,究竟是哪位隐士高人?没想到,是来自广东本土持证上岗的高级技师,廖志刚老师。




廖老师为了普及摄影,让大家快乐创作,虽年事已高却仍然活跃在教育的第一线,用自己亲切的莞式服务,教授学员们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即使身有三高,仍然坚持养生psy trip,你们看看廖老技师的佳作,那迷幻的荷花,我敢向天起誓,超越了我贫瘠的想象力。






下载了廖老的课件,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PPT一开始也确实是在科普一些摄影基础知识,比如ISO,和一些奇妙样片。




但是之后画风突变,开始出现(正经)哲学内容。比如说透明度,ISO高了透明度提高。所以透明度是什么意思?物体会变得透明?原来ISO高了之后会改变物理属性,让原本不透明的物体变得透明?再看看样片,似乎明白了什么,回过头又发现什么都搞不明白。





廖老可能是刚从上个世纪时光旅行归来,胶片时代由于胶片高光信息保留能力强,提倡向右曝光。而数码时代,CMOS或者CCD相比胶片,记录暗部信息的能力更强,所以通常情况下更多的会建议向左曝光,略略欠曝一些。不过他肯定比我懂摄影,应该是我搞错了。






这份课件越往后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引人入胜,让我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逼迫自己往下看。倒易率(Reciprocity Law)这个光化学反应的东西,数码时代已经没有了,具体是什么自己去查,可能廖老的意思是画面过曝吧。而高ISO拍摄的照片文件量比低ISO拍摄的照片大,我知道打嘴炮妹有用,但是作为键摄我只有键盘,没有相机,所以就拜托了小伙伴们用不同的相机替我拍了测试照,看来,这是佳能的问题,用索尼的朋友们,不用担心。








当然最神奇的,还是煲机了。我以为只有HIFI领域的神棍们才会相信这个,没想到煲机的魔法,也传到了摄影。廖技师果然神乎其技,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摄影倾注了毕生心血。原来,相机在连拍数百张之后噪点会在煲机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建议廖老赶紧拿相机去修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总之,槽点太多,我实在是无心学习,只想着带着键盘外出采光,体会高ISO带来的快乐。同时我也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廖老的作品和课件,希望大家好好学习,让自己的相机替身更加强(木)大。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72stNIsiznbOxkveSMcJQ


提取码: dyf3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喷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哈哈哈哈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高ISO因为噪点变多所以图片变大了吧

至于煲机。。。。我怎么记得是相机工作温度越高噪点越多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喷了 相机也能煲  要不要捂被窝沾点人气儿?

TOP

不是,哥几个,你要不在真东西里面掺点玄学,如何忽悠源源不断的韭菜进场啊?

TOP

广东人真是厉害,万物皆可煲,和日本人的天妇罗似的

TOP

其实要感谢老法师们,,没有他们市场份额会更小

TOP

现在一帮有钱中老年人都开始玩中画幅了,虽然拍出来的东西,再加他们那种土味后期,真的没法看。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事实上现在就是推荐向右曝光

TOP

广州这边的大法相机体验店,里面一水中老年用户在咨询,器材A73起跳,整天去听这个老师那个老师的课,实际上连基本三要素也没搞懂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