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只是凑热闹,我对任天堂NX的看法或预见?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6-8-17 10:48 发表
你可以说,nx需要一些平板功能留住一些正在流失的掌机用户,说靠这些平板功能反过来去跨界就是想多了
我认为完全等价。
我前面说了,平板也是个没法独立生存的玩意,虽然最适合的应用也就是看片看书,但要是不能用安卓和iOS的应用多半是没人买的。
平板和掌机都是残疾人,两个靠在一起各借一条腿保持稳定,你能说谁依靠着谁么?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0:53 发表
有竞争不代表能抢得到好吗,就像斧子出来也和盒子/主机市场有竞争,问题斧子抢得到人吗?
这就是跨界设备特有的优势了呀,斧子几乎卖不出去,但win板只能说卖得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1:26 发表
斧子为啥卖不出去?不就是因为既抢不到机顶盒用户(价钱比它便宜好多),也抢不到主机用户(没游戏),所谓的优势有什么用呢?nx必然抢不到平板用户(应用少,系统本身肯定也不如安卓/ios,价钱配置也不可能比得过),所以能抢的不还是游戏机用户么
win板卖出去了,在有windows笔超极本的情况下,那些用户没有买超极本而是买了win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6-8-17 11:18 发表
不是很难,是不可能
那么按你的说法NX已经失败了,因为它就是一个有平板部分的新系统。
不是只有第一才是成功的,你之前把N64归为失败主机我就无法认同,在我看来赚到钱就是成功了。
NX作为家用机绝对无法超越当时已经有5000万台的PS家族,作为平板也绝对无法超越安卓和苹果,至于作为掌机,掌机现在的局面就算独大也赚不了钱了。但是他还是有机会不像WiiU、PSV、WinRT那样回不了本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1:58 发表
那是因为二合一和轻薄笔记本体验一样啊,nx和现有的平板体验会一样吗?不如的地方一大堆,唯一好的只有本家游戏和第三方3a吧,这不就回到前面说的了。
win板作为平板和主流平板一样么?
但是有了win板的人,买其他平板(哪怕是更好平板)兴趣也就下降了,这不就是竞争么?
而且我认为平板加键盘垫是无法取代超极本的,就算真的体验一样,有一部分人还是选择了买win板而非超极本,显然平板功能还是有价值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6-8-17 12:05 发表
nx分不了平板用户,不代表就失败,不信米就看nx的视频和阅读功能吧,我不认为会像对手一样的,任并不是把它定位为平板

至于n64,丢了老大位置,让新人上位而且再也没有翻身,你说成功也行
然而那就是一个平板呀,除非手柄部分和传闻不符拆不下来。

既然已经是现成的平板了,那么平板比较适合的功能没跟进,也是任天堂的责任。至少在我看来,那些平板的功能和应用是NX应该具备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16-8-17 12:10 发表
你应该问,本来准备买平板的,谁买了win板,本来准备买电脑的买win板很正常

本帖最后由 yfl2 于 2016817 12:11 通过手机版编辑
我前面已经说了平板是无法独自存活的,买平板的用户我相信都有除了平板适宜功能之外的考虑。
可以运行手机应用、可以运行桌面软件总会有一个,都没有的就是winRT了。
我认为可以玩游戏机游戏同样可以成为一个额外理由。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2:56 发表
现有的几块平板就那些app数量任地狱就没法跟进了,怎么具备。。。配置和系统也不可能比得上,触屏能玩的小游戏数量也不可能比得过(触屏玩3a根本是开玩笑),指望抢平板用户完全不现实。
如果nx定位成平板那绝对是脑抽了。
我前面就说了,平板占优势的功能本来就不多,能体现出平板特色的应用不需要多少。
安卓iOS平板可以运行的那些手机应用,还有win板可以运行的桌面应用虽然并不适合平板,但是要是没有这平板也就和winRT一样卖不出去了。
游戏机游戏也一样,虽然不适合平板,但是可以作为买平板的额外理由。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3:23 发表
手机应用没什么不合适的啊,我用安卓板这么久了哪里不合适了,倒是nx连手机应用都不会有,按你的观点必然卖不出去?平板当年火的原因就是比手机大很多,这不就是平板的特色,现在大屏手机上来后都下滑7个季度了。另外我前面讲的很清楚了,额外理由是在核心体验差不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的东西,nx平板绝对不会体验差不多,想买平板的人也不会考虑什么游戏机游戏,这都是游戏玩家才考虑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3:23 通过手机版编辑
人没那么单纯的,不会说游戏机用户就不用平板说平板用户就无视游戏机。
你也说了平板游戏机不是必需品,那么这种东西就是多一点理由也许就买了。

NX按照传闻拆掉手柄那就是一个现成的标准的,有较大面积触屏的,周边整洁没有大面积的按钮的平板。
它本来就是平板为啥还要否定其作为平板的市场意义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3:45 发表
消费者就是这么单纯啊,体验差不多的情况下不会重复消费,pad市场萎靡不就是例子吗?并不是否定nx作为平板的市场意义,而是明确说了附加价值不会成为主力购买要素,如果任地狱也和你思路差不多那nx就真死了,平板功能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真不行,游戏方面不弄好一点前途也没有的。
我的观点是任天堂游戏机和平板都是无法独自存活的残疾人,没有谁依靠着谁的说法。
游戏不弄好没有前途没错,但要是只局限于游戏,我同样认为没前途。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4:18 发表
你觉得优势很大的二合一设备销量多少?二季度份额只占9%(销量300多万),surface系列只有70万。win在触摸市场都弄了两代了还是这个下场,指望nx能在平板市场有前途我只能说想太多了。
季度300万,任天堂笑疯了好吧。
你以为WiiU和3DS加起来才多少。

我前面也说了,NX获得比PS4家族比安卓iOS系列更大的市占率是不可能的,先不亏本再说。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高露洁  于 2016-8-17 14:42 发表
任天堂最善于设计的游戏乐趣大部分是建立在精准操作上的,这是任天堂的资源和优势,之所以他坚持自己做硬件也是为了可以给自己的优势资源提供平台

自己出的硬件只能触屏就像自断双腿去参加赛跑,这是无法想象的
我认为大部分NX游戏都可以纯平板模式运行,即使平板模式操作感觉不佳,但是可以运行。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5:39 发表
现在都有100多万,出新硬件300万有啥可笑疯的。
目标只是不亏本?照你这么说还是没前途啊
现在任天堂局面就这样,家用机崩盘而且竞争对手进入兼容更新的节奏再也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而掌机表面上挺好但掌机原来的优势已经不属于掌机了,不亏本在我看来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NX如果是一个兼容性平台的起点,那么在先做到保本之后后续软硬件至少有了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本帖最后由 卖哥 于 2016-8-17 15:57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4
引用:
原帖由 @zhaoxinlon  于 2016-8-17 16:11 发表
我反正觉得这个合并双线的战略还是想搏一把的。另外作为起点只能保本,那后续发展能不能按着这条路走本身都是问题,更谈不上有什么前途了。
你觉得怎么才行呢?

和过去游戏机定期换代的竞争不同,PS4和手机都在NX上市前就有庞大的积累,想比它们强势那NX根本没有可能。当然,你觉得保本太没志气那么目标是有盈利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猫肉 于 2016-8-17 20:07 发表
NX性能会不会比WiiU强我都有点担心,塞尔达NX版官方没说过画面会比WiiU版强吧?
没有说
但是从移植考虑上,要低痛苦的移植不但要强,而且要全面的超出。
像WiiU这种虽然整体应该比XO和PS3强,但CPU浮点性能低下,并且内存速度只有一半,没有做到全面胜出,根据第三方的说法移植XO、PS3游戏的成本很高,于是一显示弱势连移植都没有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