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为什么当年业界主推AV端子这种画质超烂的接口?

我来帮楼主洗地,这个问题其实是有意义的。
都知道RGB信号是不经视频处理的原生信号,比AV复合视频要清晰靓丽不少,而且RGB比AV还少了视频处理电路,按理说应该是要推广RGB而不是AV吧?这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有关系的,电视台相比现在技术和设备落后,为了更大范围的传输信号,用复合信号会更容易,当时的摄像机更是摄入然后特意处理成复合信号来传输,这样也容易理解了。至于S端子没啥好讨论的,色彩相比AV并无质的提升,只是分离了亮度信号,观感对于AV来说提升不是很大,为什么没流行,跟电视界大佬有关系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7-8-4 22:5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5
S端子在液晶上清晰度比AV端子高很多,字体没重影,是什么原因?
说过了啊,分离了亮度信号,原来是混一起的肯定不如分开的好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KoeiSangokushi 于 2017-8-4 23: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5
我个人感觉AV到S的提升非常明显
S到色差的提升不是特别明显
色差已经是分离了红蓝绿的信号,对比AV和S端子这样的复合信号颜色是一眼睛的差别。用色阶图看最明显的差别就是颜色过渡清晰自然,AV那种是很突兀的互染。但讲真,在那个年代实际上AV才是最屌的原汁原味信号,因为电视台给你传输的就是复合信号,原汁原味没毛病。打游戏看DVD用色差属于高级端口了,色差端口在当年民间甚至一些广告也叫DVD接口,属于高大上的了。


TOP

av作为老的模拟信号其实很可以了,当今各种数字信号当道,卖电视卖机顶盒的放弃色差放弃VGA放弃S端子,都不敢轻言放弃AV接口,基数太大了,如果有人留心,会发现CCTV1平时节目都是16:9的高清画质信号,到新闻联播会变成4:3的标清(当然现在也可以选择全高清),无非就是为了照顾国内大多数落后地区方便看,而那些地区电视最高级的接口也就只是AV。作为从模拟时代转到数字时代,av顺利的完成了当时“能看”的历史任务,到现在甚至有一些模拟器还有AV画质的滤镜,影响力可见一斑。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