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福布斯|作者:Louis Bedigian|译:何无鱼)任天堂Wii U令人失望,家用游戏机或将消亡

现在的情况又是2001年的重演,只不过这一次任天堂(Nintendo)无所依靠。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任天堂为其乏善可陈的Nintendo 64推出了乏善可陈的次世代产品GameCube,险些将其家用游戏机业务带入深渊。那时候,任天堂尚且主宰着掌机市场。Game Boy、Game Boy Color以及Game Boy Advance这些产品为任天堂贡献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因此,即使在家用游戏机市场折戟沉沙,任天堂仍然是业内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任天堂在完全没有优质游戏支持的情况下发布了3DS掌机,并以远超产品所值的价格(249.99美元)在市面上销售,最终落得被迫提前数月(数年!?)对产品降价。似乎就在一瞬间,该公司失去了它的摇钱树——掌机市场——其市值在随后数月缩水了50%。

降价之后,3DS的销量开始回升。但不像原来的DS(以及更早的各款Game Boy机型),3DS仍然缺乏一系列高质量的游戏软件。这种情况在去年圣诞节得到改善了吗?是的,但跟原来的DS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在市面上缺少游戏软件的情况下,任天堂一直无法通过软件销售来弥补硬件销售的乏力。

在今年E3游戏展的发布会之前,一切都系于任天堂是否有能力通过下一代家用游戏机产品打动消费者。这不仅仅是因为任天堂自身的财务状况问题重重,而且,该公司基本上一直肩负着挽救整个家用游戏机产业的使命。

年复一年,索尼(Sony)和微软(Microsoft)持续拖后腿,它们没有发布创新性的新硬件产品,而是固守自己的阵地。新的游戏机可以让这个行业保持活力,它们能重振市场,并刺激销售。然而,索尼和微软都决定暂缓推出下一代产品,仍然试图榨取PlayStation 3和Xbox 360的剩余价值。

基本上,这种情况让任天堂成为我们唯一的希望。

我们都知道,媒体行业希望家用游戏机走向消亡,这样平板电脑就能取而代之,成为……什么,什么角色呢?乏味游戏市场的新领导者?现在看来,任天堂正迫不及待地要帮助它们呢。该公司没有像一位卫冕冠军那样迎战这些难缠的挑战者,也没有让消费者知道,游戏机是而且应该永远是家庭娱乐的一种宝贵形式,任天堂没有做任何事来保障其下一代游戏机产品的成功。

而且,这家创造出“马里奥”(Mario)这一家喻户晓的游戏卡通形象的公司做了相反的事。

除了《新超级马里奥兄弟U》(NEW Super Mario Bros. U,这是该款Mii主题马里奥游戏的官方名称,游戏预览版于去年发布)的正式发布,以及《皮克敏3》(Pikmin 3,毫无疑问,这是永远的经典)的惊人演示,任天堂还发布了一款愚蠢的卡拉OK游戏《唱歌》(Sing)、体感动作游戏《Wii Fit》的新版本(看起来很不错,但基本上跟前作差不多)以及名为《任天堂乐园》(Nintendo Land)的小游戏集合产品。

这些游戏都称不上推动硬件销售的卖点,它们无法媲美《超级马里奥银河》(Super Mario Galaxy)或是《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Legend of Zelda: Twilight Princess)——这两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戏是在2006年第一代Wii亮相时一起发布的。不错,那个版本的《塞尔达传说》是GameCube平台的遗物,但《超级马里奥银河》却堪称该常青系列游戏新鲜而精彩的新篇章。

2006年,任天堂还展示了《银河战士3:腐蚀》(Metroid Prime 3: Corruption),这是一款优秀的第一人称冒险游戏,融入了独特的动作控制元素。另外也不要忘了《Wii Sports》这款通过体感控制的创意游戏,它帮助任天堂售出了数百万台的Wii游戏机。

六年前,第三方游戏开发商也为Wii平台引入了一些创意概念,比如美国动视(Activision)以托尼·霍克(Tony Hawk)为主题开发的动作控制竞速游戏,以及科乐美(Konami)推出的创新射击/冒险类游戏《能源小精灵》(Elebits)。

而今年,第三方游戏开发商给Wii U平台带来的却是一大堆废品,其中就有那些注定失败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僵尸U》?你是开玩笑吗),另外还有经过一番炒作的《暗黑血统》(Darksider),花费大量时间讨论的《蝙蝠侠:阿克汉姆之城》(Batman: Arkham City),以及让人头疼的、也会登陆其他平台的游戏——比如《刺客信条3》(Assassin’s Creed III)(*如果你觉得《僵尸U》不会砸锅,回去玩一玩育碧公司上一款大肆宣传的同类游戏《赤色刚铁》吧)。

我已经说过一千次——如果需要的话,还将再说一千次——跨平台的游戏不足以拿来当销售硬件的卖点。任天堂在第三方游戏上浪费口舌,这已经向世人表明,该公司自己开发的游戏不足以支撑起Wii U的成功。

我是《皮克敏》的死忠,是最最铁杆的那种粉丝。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将《皮克敏3》打通关了,为了这款游戏我也会买一台Wii U。但我代表的仅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这款系列游戏,这一点可以通过令人失望的销售数字得到印证。《皮克敏》在北美市场售出78万份,日本和欧洲分别只有56万份和25万份,它并不足以成为推销Wii U的游戏品牌。

《新超级马里奥兄弟U》会很有趣,但它还是那样子。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喜欢《马里奥》,我认为自己的Twitter页面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还不行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就是戴着马里奥的红帽子,穿着那种绿色蘑菇T恤做工作的)。然而,尽管在DS上看到一款新的2D《马里奥》游戏非常酷,在Wii上看到新版本也不错,任天堂却开始炒起冷饭。我们并不需要两款额外的2D《马里奥》,但这正是玩家们得到的东西——一款在Wii U平台,另一款在3DS上。何不用新的《超级马里奥银河》代替,或者是全新的《马里奥》游戏?没门儿,任天堂不会让你遂愿。

任天堂本可以利用E3游戏展推出适用于Wii U平台的新款《马里奥卡丁车》(Mario Kart)、新款《塞尔达传说》、新款《银河战士》,或者是其他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优秀游戏。没门儿,今年是没戏了,我们必须等待。

我们当然会等,消费者会以迎接3DS上市时那种程度的热情来迎接Wii U的上市。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