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音响] 索尼Walkman之死 [打印本页]

作者: 嵩山左冷禅    时间: 2016-11-24 19:52     标题: 索尼Walkman之死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用户是从中低端数码产品起步的,这些数码产品,比如手机,由于没有做完善的模拟滤波设计,大多存在混入高频数字噪声的问题,声音冷硬,而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这种冷硬的‘数码声',他们认为这就是对的。"边仿说。

"随着用户生活品质的提升,中高端音频市场发展非常快,每家企业的销售额都在提升,新品牌层出不穷,这是个好事也是个坏事。这个行业的水实际上已经浑了。"边仿无奈的说,由于用户缺乏现场的听感,最终的结果是好、坏两种听感的东西,被说成是不同的特点。

"你费了很多努力做出高保真的声音,同时也必然会牺牲一些东西。例如为了把音质做好,使用高电压多电源设计,为了把滤波做好,加了很多音响级的运算放大芯片构建完善的模拟滤波,必然会导致功耗上升,工作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电池续航下降。"

"很多厂商,往往名气很大的进口牌子,当然国产品牌也有,做以音质为卖点的音频产品,音质没有做好,但是产品外观做得好,广告打得响,反正音质好不好也没有个标准,照样也可以卖得好。"边仿说,这个现象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音频市场发展的最大阻碍。这实际上跟当年索尼Walkman没落的道路如出一辙。

Walkman之死:声音劣化的循环

在Walkman诞生早期,日系随身产品尺寸普遍偏大,不管是CD机还是随身听都可以用"板砖"形容。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了台式音响才会用到的元器件,供电电压很高,产品续航不长,但是音质很不错。

边仿回忆说,当时曾经把八十年代中期的高档索尼discman和台式CD机做对比,音质已经达到了入门台式级产品的水平。

到了90年代,索尼Walkman采用了超薄的设计,体积迅速下降,跟磁带盒一样大小,还加入了重低音、防震等比较"炫"的功能,续航时间也大大提升,一次可以用几十个小时。

但是音质这个东西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追求体积小,续航时间长,能提高音质的器件由于费电和体积大,能省则省,能不用就不用,最后声音越来越干瘪。边仿认为,如果日系品牌90年代不走这条路,不会被苹果MP3那么快的取代。

"遗憾的是,进入MP3时代,这种音质劣化的过程又再一次被重复。早期mp3播放器,比如iPod一代、二代,用料质量高,虽然体积较大,保证了音质的高水平,但是到了之后的产品就越做越小,音质也越来越差。iPod重走了索尼20年走过的声音劣化之路。"他遗憾地说。

直到Hifiman HM-801为代表的Hifi播放器出现,高端随身市场的潮流才得到一定的逆转,市场上有重新出现了以音质为卖点的音乐播放器。"但是Hifi音频的用户多为低龄、缺乏听音经验的年轻用户,这些用户有多少到现场听过古典音乐会或者不插电音乐会?有多少真正听过高水平的现场演奏?不到1%。所以让我很痛心的是以音质为卖点的产品,正在第三次重复声音劣化的循环。"边仿说。

[attach]889388[/attach]

[ 本帖最后由 嵩山左冷禅 于 2016-11-24 20:03 编辑 ]
作者: pocketmom    时间: 2016-11-24 19: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边博士又来纠正听音观了。。。
作者: genesisx    时间: 2016-11-24 19: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追求HiFi的居然是低龄用户……
作者: 真忘私绵    时间: 2016-11-24 20: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听得好好的
作者: 资深小白    时间: 2016-11-24 20:32

看到边仿博士我觉得好惭愧,我对国砖的投入太少了
作者: 一直都在胖    时间: 2016-11-24 21: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去耳机吧和walkman吧你会发现很多用户都是学生,老家伙们基本已经退烧
作者: 真忘私绵    时间: 2016-11-24 22: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pimp1234  于 2016-11-24 21:15 发表
听交响乐还是能听出问题,当然买35听交响乐本身就是有问题…
不听交响乐
为啥要听交响乐
作者: Totokei    时间: 2016-11-24 22:51

上次去SS听了WM1Z,只是坐着拿着它操作都重的受不了
没记错一台iphone大的玩意整整1斤重
作者: cynic0522    时间: 2016-11-24 23: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傻逼米饭这不是 哈哈哈哈
作者: giant    时间: 2016-11-24 23: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一直都在胖  于 2016-11-24 21:17 发表
去耳机吧和walkman吧你会发现很多用户都是学生,老家伙们基本已经退烧
一般都上台机了,而且大多数都基本喜欢听古典了。主要看环境
作者: 飘雪无痕    时间: 2016-11-25 01: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刚入了台黑砖 很满意
作者: 卡米哇可可    时间: 2016-11-25 02:19

MP3不就是个随身设备么,做成砖头怎么带出门
作者: 混血王子    时间: 2016-11-25 02: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随身设备牺牲音质缩减体积卖的更好,不正好说明随身听不需要音质么。。。这人逻辑有问题吧。。。

至于WALKMAN之死,和音质毛关系都没有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6-11-25 05: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就用cd机那套拿掉转盘 不就有了
作者: alleni3    时间: 2016-11-25 05:54

很喜欢Walkman,现在还保留了一台,没事听听磁带,比国砖听无损带感
作者: bypoz    时间: 2016-11-25 07: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耳机这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没有私人空间的时候用的
作者: orx    时间: 2016-11-25 07: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3
真正追求音质的人能有多少呢
作者: eAststArs    时间: 2016-11-25 07: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看着边博士的会心笑容,我摸了摸包里的hifiman 801黑胶卡+Sony 484D,菊花一紧。
作者: 原始恶魔    时间: 2016-11-25 09:10

有一点倒是真的,就是以前的walkmen的音质的确吊打现在一大票播放器。
这还是我先把mp3文件拷贝到模拟磁带的播放器里再塞walkmen播放的效果。
当然磁带固有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底噪感人。。。偶尔还有杂音之类的。这是没办法。
作者: yufe    时间: 2016-11-25 09: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自古以来都是得屌丝者得天下。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只能是小圈子自嗨
作者: 倒B    时间: 2016-11-25 10:10

这人是谁?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6-11-25 10:11

就像我在本区发个真男人小强的开箱贴,根本没人搭理,这恰恰说明普通人群只认大品牌的道理,像男人这种国产品牌真的只有发烧友才知道,也只有发烧友才愿意买单。
作者: cyq9111    时间: 2016-11-25 10: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我09年-11年的时候会上上耳机吧 MP3吧

那时网上接触了段时间,买了几个索尼老DISCMAN,几百块的那种

后来眼界宽了又会觉得好的台机买不起,低档的那些又看不上眼,还有像D100这种又觉得太贵没意思

只能落魄到买洋垃圾了

先后买的比较贵的洋垃圾有:RME声卡 DAT台机 便携硬盘录音机(屏幕还是坏的,胜在便宜,毕竟新的要好几万了)

感觉最值得还是11年买的耳机HD600,用到现在了,不过也就看看视频用的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6-11-25 12: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关键不是制造成本 而是运行成本
作者: kddiagf    时间: 2016-11-25 14:20

好气啊,想上传个三件套,论坛不给传
作者: pradafx    时间: 2016-11-25 14:47

walkman never die, its just fade away.

[ 本帖最后由 pradafx 于 2016-11-25 14:55 编辑 ]
作者: jamesryo    时间: 2016-11-28 09:39

我这耳朵~基本也就听个响得了...
作者: hhhiro    时间: 2016-11-28 11:10

引用:
原帖由 真忘私绵 于 2016-11-24 20: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听得好好的
MP3资源哪里还能下到比较新的?
作者: reg-neo    时间: 2016-11-28 11: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虽然不因人废言吧,南开米饭这人的话都是狗屎
作者: 一只鱼    时间: 2016-11-28 12:08

wm1a和iphone6听不出区别,我应该是木耳,但还是很喜欢sony,只要自己这颗追逐信仰的心不死就行了。
作者: arenaking    时间: 2016-11-28 12:13


之前一直用学林960国砖,双11买了个1A DAC现在听歌全用手机。
感觉音质比之前还要好,果然耳机和前端的适配还是厂家做好的专业。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11-28 12: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6 EDGE+
引用:
原帖由 @kddiagf  于 2016-11-25 14:20 发表
好气啊,想上传个三件套,论坛不给传
这个机器是啥?音质好吗?直接推耳机没问题吧?
作者: kddiagf    时间: 2016-11-28 14:13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11-28 12: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6 EDGE+
这个机器是啥?音质好吗?直接推耳机没问题吧?
NW-WM1A,剁手节8000不到入手的,对我来说够用了,直推没问题
作者: 象拔蚌    时间: 2016-11-28 18: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等收楼上二手。。
作者: 一只鱼    时间: 2016-11-29 01:42

引用:
原帖由 kddiagf 于 2016-11-28 14:13 发表


NW-WM1A,剁手节8000不到入手的,对我来说够用了,直推没问题
我看评测说开高增益能大大提高,兄弟你有试过吗?可以请教下什么情况下或者针对哪些音频格式开哪一个比较合适吗?谢谢
作者: kddiagf    时间: 2016-11-29 08:47

引用:
原帖由 一只鱼 于 2016-11-29 01:42 发表



我看评测说开高增益能大大提高,兄弟你有试过吗?可以请教下什么情况下或者针对哪些音频格式开哪一个比较合适吗?谢谢
买来入手半个月,听了还不到20个小时,目前还在调试中,我现在确定的是播放器的解码器比放大器的解码器要强悍不少,推荐3件套搭配了听,开高增益的确有奇效,一般的塞子的话不能保证,我也没实践过

[ 本帖最后由 kddiagf 于 2016-11-29 08:48 编辑 ]
作者: 洒家又回来了    时间: 2016-11-29 08: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一直都在胖  于 2016-11-24 21:17 发表
去耳机吧和walkman吧你会发现很多用户都是学生,老家伙们基本已经退烧
HIFI发烧就是要趁年轻,年纪大了很多频段的声音都听不到了,能有个响就行他。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16-11-29 09:22

开增益肯定是推阻抗转高的耳机比较有用,虽然会让声音变得刺激,但相应也会降低细腻度
作者: giant    时间: 2016-11-29 09: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洒家又回来了  于 2016-11-29 08:57 发表
HIFI发烧就是要趁年轻,年纪大了很多频段的声音都听不到了,能有个响就行他。
大多数学生都在玩随身听,随身听和hifi 不搭。
随身携带的和台机上的hifi还是有区别的。
作者: libramz    时间: 2016-11-29 09: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偶尔听听,音色好棒

本帖最后由 libramz 于 2016-11-29 09:34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libramz    时间: 2016-11-29 09: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内容少于5xxxx字节
作者: 心月之蚀    时间: 2016-11-29 10:03

引用:
原帖由 genesisx 于 2016-11-24 19: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追求HiFi的居然是低龄用户……
因为耳朵18岁之后就开始退化了
作者: giant    时间: 2016-11-29 10: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libramz  于 2016-11-29 09:33 发表
偶尔听听,音色好棒

本帖最后由 libramz 于 20161129 09:34 通过手机版编辑
怀旧一下还是可以的
作者: rftrebly    时间: 2016-11-29 12: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从磁带机时代就狂爱音乐天天塞个耳机塞到16年的人,听力衰减已经用不着hifi了。
作者: 532    时间: 2016-11-29 12:27

引用:
原帖由 kddiagf 于 2016-11-25 14:20 发表
好气啊,想上传个三件套,论坛不给传
惊了竟然有听战姬片尾曲的同好,激骚射后面的帖子了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6-11-29 12:41

这是jvc的logo阿,为啥他挂在後面,这只狗可是有版权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6-11-29 12:47

还把hm801吹上天,第一个国砖明明是七彩虹C4
当年MP3音质秒WALKMAN又不是没有,IRIVER铁三角系列都被他吃了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6-11-29 12:52

引用:
原帖由 原始恶魔 于 2016-11-25 09:10 发表
有一点倒是真的,就是以前的walkmen的音质的确吊打现在一大票播放器。
这还是我先把mp3文件拷贝到模拟磁带的播放器里再塞walkmen播放的效果。
当然磁带固有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底噪感人。。。偶尔还有杂音之类的。 ...
笑喷了,把好好的16bit mp3压成6bit磁带居然说音质变好了
作者: giant    时间: 2016-11-29 12: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16-11-29 12:41 发表
这是jvc的logo阿,为啥他挂在後面,这只狗可是有版权
应该是买下了
作者: allensakura    时间: 2016-11-29 13:02

引用:
原帖由 giant 于 2016-11-29 12: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应该是买下了
这个logo所有权按照地区属於JVC(日本)、RCA Records(美国)、EMI、HMV
米饭买下了哪个?
作者: giant    时间: 2016-11-29 14: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llensakura  于 2016-11-29 13:02 发表
这个logo所有权按照地区属於JVC(日本)、RCA Records(美国)、EMI、HMV
米饭买下了哪个?
全买了,所有唱片公司最大股东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