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老游杂谈] 你们觉得世嘉当年的街机家用化战略是执行问题还是策略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可类丝播    时间: 2014-9-21 07:12     标题: 你们觉得世嘉当年的街机家用化战略是执行问题还是策略问题?

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大家都知道世嘉往自己家用主机上移植同时期的街机大作永远是那个德行。不过我在想,假设当年世嘉真能做到把街机搬回家,即同时期的街机大作都能完全移植或者是9成以上,并很有诚意的加入大量家用机模式和元素。那么世嘉的历代家用机可否仅靠自社的移植作品就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吸引更多第三方赢得主机大战(或者盈利状态的老二模式 N64?)?

[attach]689312[/attach]

作为一个世嘉饭,我表示当年也受骗很深

[ 本帖最后由 可类丝播 于 2014-9-21 07:18 编辑 ]
作者: zero3rd    时间: 2014-9-21 07: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G
不可能,
家用机接近街机表现力,街机收益会下降的,当时世嘉内部街机部门的话语权比家用机部门大得多。
街机可以搞军备竞赛,家用机无论是功耗体积还是价格都是有限的,理论上也不现实。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4-9-21 07:55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alfredo    时间: 2014-9-21 08: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策略不对,街机家用化只适合早期,后面要靠act和rpg。世嘉本身act和rpg就不是太强,又忽视第三方,后继无力。
作者: asd11123    时间: 2014-9-21 08:46

它的街机都偏重度,不大众,不可能像GC游戏那样大众化   需要开发一些家用的车球游戏来补充
作者: milanello    时间: 2014-9-21 08:48

街机游戏就是爽三秒的游戏,跟家用机注重RPG完全不同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4-9-21 09: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Windows
是内斗问题······
作者: ccf1st    时间: 2014-9-21 09:12

世嘉所擅长的就是大型体感街机,用户群本来就少得很!
作者: 得过且过    时间: 2014-9-21 10: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就不应该出dc
作者: aso    时间: 2014-9-21 1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街机本来就不可能家用化。。
作者: divergence    时间: 2014-9-21 12:29

SEGA本来就想把家用机版渣化,其实技术上做得更好应该不是问题。看看同时期的TECMO,NAMCO就敬业多了。
作者: Soviet所谓爱    时间: 2014-9-21 18:01

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世嘉街机一般总是同时期的最高峰。拿太空哈利来说,直到将近8年后,家用机才达到能移植它的水准。

像NEOGEO那种东西当然可以搞AES MVS,像MODEL2怎么搞家用机?

不过到了NAOMI时期就行了。谁会觉得DC的NAOMI移植作会比原作渣?

[ 本帖最后由 Soviet所谓爱 于 2014-9-21 18:02 编辑 ]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9-21 18:08

引用:
原帖由 divergence 于 2014-9-21 12:29 发表
SEGA本来就想把家用机版渣化,其实技术上做得更好应该不是问题。看看同时期的TECMO,NAMCO就敬业多了。
NAMCO那是在街机打不过世嘉才狂抱PS大腿的
而且NAMCO是为了移植PS牺牲自家街机的表现,System 22这种高端基板软件支持迅速变少,铁拳从1到3都是PS系基板
当然NAMCO最后下场也没好哪去,索尼有了SQUARE等新欢很快就忘了NAMCO的好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9-21 18:12 编辑 ]
作者: Soviet所谓爱    时间: 2014-9-21 18:22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9-21 18:08 发表

NAMCO那是在街机打不过世嘉才狂抱PS大腿的
而且NAMCO是为了移植PS牺牲自家街机的表现,System 22这种高端基板软件支持迅速变少,铁拳从1到3都是PS系基板
当然NAMCO最后下场也没好哪去,索尼有了SQUARE等新欢很快 ...
说得非常到位。

————

其实,我觉得关于街机移植这个话题,只有在SMS时代世嘉做得不太好。
所谓不太好就是,SMS和世嘉同时代街机,硬件差异判若天地,但世嘉还是追求尽可能在音画方面营造出街机的"感觉",这个就是走偏了。
中裕司那种程序天才,也没法把太空哈利移植到SMS上。但是他还是移植了,在SMS游戏里当然属画面惊人的,但跟街机版比,空间感和压迫感大减。其实还不如把人物改成大头娃娃,弄速度慢点,纯粹追求游戏性好了。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14-9-21 18:59

这么说吧,SEGA的3D街机直到Naomi才和家用机统一环境,也不是因为街机部门向家用机部门妥协了,而是因为Real3D这个老合作伙伴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再,随着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Naomi这种小而强的硬件就可以满足要求,性价比也更好,过去Model系那种堆料的路子已经越来越窄了

但SEGA并没有因此在基板上彻底妥协,后来的Hikaru和Naomi 2游戏就算移植到同时期的家用机也要缩水的
作者: genesisx    时间: 2014-9-22 00: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
把街机抱回家的厂商大概没想到多年后玩家的渴望是“感受电影般的震撼,像看电影一样玩游戏”吧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4-9-22 00:57

引用:
原帖由 genesisx 于 2014-9-22 12:34 AM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
把街机抱回家的厂商大概没想到多年后玩家的渴望是“感受电影般的震撼,像看电影一样玩游戏”吧
CU LU?
作者: Soviet所谓爱    时间: 2014-9-22 02:27

引用:
原帖由 genesisx 于 2014-9-22 00: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
把街机抱回家的厂商大概没想到多年后玩家的渴望是“感受电影般的震撼,像看电影一样玩游戏”吧
“感受电影般的震撼,像看电影一样玩游戏”?:D

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 ... p;extra=&page=1
作者: asd11123    时间: 2014-9-22 09:27

引用:
原帖由 genesisx 于 2014-9-22 00: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 II
把街机抱回家的厂商大概没想到多年后玩家的渴望是“感受电影般的震撼,像看电影一样玩游戏”吧
像看电影般玩游戏和穿插大量过场、对话的游戏是一个方向的。街机搬回家是玩另一类游戏,玩赛车、球赛、打斗,上手就玩,一刻不停只到结束。
这两类游戏都需要感受震撼,街机的存在就是实现更逼真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asd11123 于 2014-9-22 09:28 编辑 ]
作者: md2    时间: 2014-9-26 15:07

说实话,就算当时能把街机搬回家,也打不倒任天堂。

仔细对比一下80年代的家用机游戏和街机,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化。
如果有100分的资源,街机是每关20分做5关,家用是每关10分做10关,在制作方式上就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差别。
按照街机短平快的思路,永远做不出MARIO来,更不要说RPG了。那样的主机无非就是半台FC,永远不可能压倒FC。

MARIO是革命性的,同期的街机ACT,影子传说魔界村这些,在可玩性上明显不如MARIO。
包括恶魔城魂斗罗忍龙这些两边都有的,家用机在关卡和操作性方面都有大量优化和增加,如果把家用机的声光效果提高到街机的水平,那投资就要大大增加,而街机也彻底没人玩了。

80年代后期街机开始流行清版ACT,而家用机仍然以平台跳跃类为主,清版ACT不说移植度的问题,本身在家用机上就不是很热(想想热血系列)。而FTG和STG这两个类型更适合街机,在家用机上环境不是太好。

MD真正在欧美火爆起来,也是因为SONIC,这就是典型的家用ACT,与街机完全两样。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14-9-26 15:11 编辑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