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从十万到千万,游戏开发费用骤增最让厂商头疼,但高清饭越来越HIGH [打印本页]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7-12-29 10:58     标题: 从十万到千万,游戏开发费用骤增最让厂商头疼,但高清饭越来越HIGH

转自LU,标题后半句为原创

==========================================================================

英国BBC新闻频道日前撰文指出,游戏开发费用近年来迅猛增长的趋势正在成为令开发商们日益头疼的首要问题。文章援引了大量统计数据以及业内知人士对这一趋势的评论,称逐年增长的开发成本和日渐萎缩的核心用户群已经在为电视游戏业敲响警钟。

    时间追溯到1982年,一款名为《吃豆人》的游戏对整个产业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当时Namco开发这款游戏只花费了不到10万美元。转眼跨入了21世纪,NBGI为PS3开发的游戏平均成本已经上升到了1000-1500万美元,而且还要背负着投资无法顺利回收的巨大风险。

    BBC的文章指出,根据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即便是将近20多年来的通红膨胀因素考虑在内,游戏开发成本的增长幅度依然高得令人吃惊。而与此同时,核心用户群却在一天天的萎缩,无论游戏品质如何,没有谁敢担保哪款作品必定有利可图,能够像《光环3》那样大卖特卖的游戏越来越少。

    有统计显示,次世代游戏的开发成本已经达到了上代主机游戏的近3倍,然而游戏销量却完全并没有同步提高的迹象。这就意味着对许多中小型开发商来说,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总部位于英国的Blitz Games公司,是一家业内知名的第三方游戏开发商,手中握有不少知名游戏品牌,目前依然有许多次世代主机游戏的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中。然而公司首席执行官Philip Oliver却对BBC的记者表示,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为削减成本而奔忙。

    “次世代游戏对开发工具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成本也在迅速增长,在图形技术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Oliver对记者说道:“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清游戏画面的时代,这就要求开发小组必须相应地扩大规模、增加新的开发工具,而成本也自然而然地更上一层楼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对业界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7-12-29 11:10

可能出现一款游戏销售不畅导致公司灭亡的情况?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1:16

电影投资规模成倍上升,于是市场不是扩展而是萎缩了?

大制作高收入,再加上不同产品线的丰富,这才是健康的产业发展方向。
而且,《脑白金》开发成本没多少,宣传成本呢?不要割裂开来思考了。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7-12-29 11:22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1:16 发表
电影投资规模成倍上升,于是市场不是扩展而是萎缩了?

大制作高收入,再加上不同产品线的丰富,这才是健康的产业发展方向。
而且,《脑白金》开发成本没多少,宣传成本呢?不要割裂开来思考了。
是啊,确实要多管齐下,而不能被高清堵死

另外,大投资的电影确实很刺激很享受很HIGH,但也抹杀了不少灵性

电影和游戏其实是互为联系的,有时候表面繁华背后则是****

最后请不要盯住《脑白金》

同时,宣传成本和开发成本是两个范畴

开发成本扼杀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游戏制作周期
作者: bigeyes    时间: 2007-12-29 11:31

任天堂就是阻挡时代进步的障碍
作者: FOX2    时间: 2007-12-29 11:33

游戏本身CU市场一直在萎缩 和高清不高清没有直接关系
不过高清之后游戏在画面上的投入远比上世代要高的多
但高画质所带来的是高投入 而不是高回报
大制作本身阻止不了游戏市场的萎靡 更谈不上扩大游戏人口了
作者: 牡丹    时间: 2007-12-29 12:06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1:16 发表


大制作高收入,再加上不同产品线的丰富,这才是健康的产业发展方向。
而且,《脑白金》开发成本没多少,宣传成本呢?不要割裂开来思考了。
大制作高投入不是游戏业的健康发展方向
电子游戏比不得电影,其产业规模是很有限的,游戏销量也是很有限的。除了任天堂等极少数厂商的主力作品可以达到千万销量以外,大多数厂商的游戏大卖的情况下也就四五百万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高的开发投入只能让游戏厂商越来越陷入泥沼。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2:12

各位没学过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像游戏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开发费用高低问题需要考虑吗?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2:13

引用:
原帖由 牡丹 于 2007-12-29 12:06 发表

大制作高投入不是游戏业的健康发展方向
电子游戏比不得电影,其产业规模是很有限的,游戏销量也是很有限的。除了任天堂等极少数厂商的主力作品可以达到千万销量以外,大多数厂商的游戏大卖的情况下也就四五百万的 ...
现在的游戏盈利模式还是单一的销量吗?
增值服务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也会得到控制和减少的。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2:13

因为游戏和电影相比,多了一个互动性,所以就多了一个发展方向。某人就不要把电影往游戏机里生搬硬套了。
作者: xxxxxxxxxxxxxxx    时间: 2007-12-29 12:14

刺激的电影人人都可以看
刺激的游戏就不是人人都可以玩了
作者: zafm0861    时间: 2007-12-29 12:16

同样减少了地雷作出现的概率。
地雷退散
作者: 流川枫    时间: 2007-12-29 12:20

喔,都喊游戏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请问高在哪里?

另外不是所谓高清饭越来越爽,推动技术进步的,永远是那些硬件厂商,不是高清饭。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2:27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2:13 发表


现在的游戏盈利模式还是单一的销量吗?
增值服务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也会得到控制和减少的。
只有高成本大制作才能实现增值服务?

如果没有NDS和PSP,现在还有几家厂商在玩这场游戏?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开发成本并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减少,尤其对于游戏产业。

即便是NDS平台,其一线大作的开发成本也在不断提升,平均值要另当别论。

[ 本帖最后由 常遇春 于 2007-12-29 12:28 编辑 ]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2:41

既然竞争充分,成本上升,那么说明这样的成本上升是健康的,符合经济规律的,新兴市场的暴利本来就不是常态,嫌成本高赚不了钱的话说明自己不行,退出最好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2-29 12:44

现在的游戏和FC比起销量来有多大进步?
现在的游戏比其FC游戏的制作费用相比如何?

两个都是一个天一个地.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2:45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2:41 发表
既然竞争充分,成本上升,那么说明这样的成本上升是健康的,符合经济规律的,新兴市场的暴利本来就不是常态,嫌成本高赚不了钱的话说明自己不行,退出最好
游戏主机的更新换代,有哪一款主机的开发成本下降了?即使从GBA到NDS也是成本上升的过程。

开发成本需要合理控制,提供更多人参与竞争的窗口,这样的产业才会健康。

以某些人的观点;勇者别嚣张、啪塔彭这种游戏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多不合时宜啊

今后的电影圈也不需要大电影和疯狂的石头之流低成本片子了,我们只看无极和投名状算了,那才是王道!

[ 本帖最后由 常遇春 于 2007-12-29 12:49 编辑 ]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2:49

开发成本控制难道还要别人操心?控制不好的自己完蛋,产业越发成熟,抱怨开发成本高的不妨把自己卖了,等没人接盘的时候再来谈行业成本问题吧
作者: GAYBL    时间: 2007-12-29 12:51

莫非成本不断上升就是产业越发成熟的标志?233MAX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2:51

说白了 是软件开发技术 跟不上硬件水平所致....... 导致游戏开发越来越复杂 耗费时间金钱........另外 20年前的1美元 比现在的1美元值钱多了..........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2:55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07-12-29 12:51 发表
莫非成本不断上升就是产业越发成熟的标志?233MAX
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厂商不再幻想初期的暴利,追求可持续的合理利润,有创意的卖创意,有技术的卖技术,成本控制有力的淘汰成本控制不力的
单独的把开发成本列出来作为问题来谈,还把"高清"和健康发展对立起来,真是幼稚的想法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2:56

高投入 高收益是可取的  但高投入收益却萎缩 甚至于亏本 那就是衰败的开始.......
作者: GAYBL    时间: 2007-12-29 12:58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2:55 发表

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厂商不再幻想初期的暴利,追求可持续的合理利润,有创意的卖创意,有技术的卖技术,成本控制有力的淘汰成本控制不力的
单独的把开发成本列出来作为问题来谈,还把"高清"和健康发展对立起来,真是幼稚的 ...
对,对,结果就是完蛋的完蛋,合并的合并,这叫成熟.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01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2:49 发表
开发成本控制难道还要别人操心?控制不好的自己完蛋,产业越发成熟,抱怨开发成本高的不妨把自己卖了,等没人接盘的时候再来谈行业成本问题吧
高清没有错,任天堂也迟早会高清,国人转载文章经常会扭曲本意,但开发成本必须合理控制放到任何行业都是没有错的。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03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2:55 发表

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厂商不再幻想初期的暴利,追求可持续的合理利润,有创意的卖创意,有技术的卖技术,成本控制有力的淘汰成本控制不力的
单独的把开发成本列出来作为问题来谈,还把"高清"和健康发展对立起来,真是幼稚的 ...
人家是开发厂商,连他们的话都幼稚?难道你作为一个局外人,发言反倒比他们成熟?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05

是没错啊,所以说市场的充分竞争是最好的促使厂商优化成本控制的手段,如果高清饭购买力强劲那么自然会在图形方面加大投入,反之则控制这方面的成本,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只会在这里念叨成本上升,高清有罪,关门危险,似乎很没品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07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7-12-29 13:03 发表

人家是开发厂商,连他们的话都幼稚?难道你作为一个局外人,发言反倒比他们成熟?
厂商没那么傻,它只是认识到了开发成本提升,并寻求解决方案而已,不会愚蠢到以为不搞高清了,降低开发成本了,公司财政就更好了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3:08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2:41 发表
既然竞争充分,成本上升,那么说明这样的成本上升是健康的,符合经济规律的,新兴市场的暴利本来就不是常态,嫌成本高赚不了钱的话说明自己不行,退出最好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汽车产业的利润有多薄大家都是知道的(国内除外)。

成本的上升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适应不了的,或者说以短视的目光追求高利润的可以得到短期效应,不过一定会被时代抛弃。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09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05 发表
是没错啊,所以说市场的充分竞争是最好的促使厂商优化成本控制的手段,如果高清饭购买力强劲那么自然会在图形方面加大投入,反之则控制这方面的成本,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只会在这里念叨成本上升,高清有罪,关门危险,似 ...
现状不就摆在那里,还需要你预测什么高清饭的购买力?
引用:
BBC的文章指出,根据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即便是将近20多年来的通红膨胀因素考虑在内,游戏开发成本的增长幅度依然高得令人吃惊。而与此同时,核心用户群却在一天天的萎缩,无论游戏品质如何,没有谁敢担保哪款作品必定有利可图,能够像《光环3》那样大卖特卖的游戏越来越少。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3:14

其实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成本如何控制,而不是如何回避。产品线的丰富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以高端还是低端为主流的问题,基本上每个产业都是低端是底盘,是效益的来源,高端却是产业进步的主流和方向。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15

对,现状如此,大家都看到了,这是必然的,健康的,正常的
难道对策是不搞高清了?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17

所谓技术进步不单只硬件 我们可以用相同的钱买比几年前强大n倍的硬件
但 软件的进步却跟不上 不能和硬件一样做到 技术进步速度加快 用相同的钱 所做的事 远远跟不上硬件进步的速度
所以现在技术的关键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3:17

另外,我们还要记住一点,游戏销售成绩令电影从业者发出游戏威胁论的是光环3、cod4这样的大制作产品,而永远不是脑白金这样所谓的千万小品。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17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15 发表
对,现状如此,大家都看到了,这是必然的,健康的,正常的
难道对策是不搞高清了?
用户群萎缩、风险更大,这也是必然的,健康的,正常的? 果然是high啊。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18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08 发表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汽车产业的利润有多薄大家都是知道的(国内除外)。

成本的上升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适应不了的,或者说以短视的目光追求高利润的可以得到短期效应,不过一定会被时代抛弃。
汽车行业的问题就不要班门弄斧了吧?

丰田在雷克萨斯之前做了几十年的低端车型,一直就是追求薄利多销,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为什么丰田的“短视”没有被时代淘汰?
是不是汽车行业只能生产蓝博基尼、法拉利之类才是健康发展?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19

说白了,平均成本上升是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打鸭子卖了千万,难道现在你还可以?
高清不高清,根本就是细枝末节,扯到这上面的人脑子都不清楚,mp3销量比mp1差那么多,是因为高清了呢还是因为没有高清啊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21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17 发表
另外,我们还要记住一点,游戏销售成绩令电影从业者发出游戏威胁论的是光环3、cod4这样的大制作产品,而永远不是脑白金这样所谓的千万小品。
我只知道现在全球注目的焦点是-脑锻炼和Wii SPORTS,这个关注度远超过某一个行业的关注。

而且;所谓的的威胁论早已经是几年前的陈词滥调,2007有哪几位电影圈大佬有类似言论?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21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15 发表
对,现状如此,大家都看到了,这是必然的,健康的,正常的
难道对策是不搞高清了?
对策就是 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发出 更简单 省时间精力的软件开发工具......而不是一味的拔高硬件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23

难道还真有人以为console硬件还在像以前那样强调运算机能?帮帮忙...
这代主机和pc比机能都不值一提,比上代差远了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23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19 发表
说白了,平均成本上升是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打鸭子卖了千万,难道现在你还可以?
高清不高清,根本就是细枝末节,扯到这上面的人脑子都不清楚,mp3销量比mp1差那么多,是因为高清了呢还是因为没有高清啊
第一次的Wii没有玩过?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23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19 发表
说白了,平均成本上升是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打鸭子卖了千万,难道现在你还可以?
高清不高清,根本就是细枝末节,扯到这上面的人脑子都不清楚,mp3销量比mp1差那么多,是因为高清了呢还是因为没有高清啊
难不成您的意思是成本上升是竞争造成的,跟图形方面没有关系?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25

引用:
原帖由 常遇春 于 2007-12-29 13:18 发表



汽车行业的问题就不要班门弄斧了吧?

丰田在雷克萨斯之前做了几十年的低端车型,一直就是追求薄利多销,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为什么丰田的“短视”没有被时代淘汰?
是不是汽车行业只能生产蓝博基尼、法拉利 ...
恰恰相反,现在是某些人拿超高利润率的个别精英游戏来贬低所谓"高投入低利润率"的"高清游戏"产业,殊不知其实这些才是常态和基础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26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17 发表
另外,我们还要记住一点,游戏销售成绩令电影从业者发出游戏威胁论的是光环3、cod4这样的大制作产品,而永远不是脑白金这样所谓的千万小品。
游戏和电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另外也有非常多的低成本电影 如可可西里  疯狂石头这样极品电影.........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26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7-12-29 13:23 发表

难不成您的意思是成本上升是竞争造成的,跟图形方面没有关系?
成本上升本身没有好坏,要看是否合理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3:27

引用:
原帖由 常遇春 于 2007-12-29 13:21 发表


我只知道现在全球注目的焦点是-脑锻炼和Wii SPORTS,这个关注度远超过某一个行业的关注。

而且;所谓的的威胁论早已经是几年前的陈词滥调,2007有哪几位电影圈大佬有类似言论?
关注度?
要不是靠着上亿资金的宣传,真的还能代替电影成为社会话题?

路线的不同就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的不同?
有高端产品自然有以低端产品为主要侧重点的厂商。

如果以低端化为主流的话,那么什么产业都是达到温饱就不再前进。
你不觉得可笑吗?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29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26 发表

成本上升本身没有好坏,要看是否合理
人家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成本上去了,核心用户层萎缩了,风险也上去了,现状都有了,您说说到底合理不合理?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3:29

引用:
原帖由 虚无的嵇康 于 2007-12-29 13:26 发表

游戏和电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另外也有非常多的低成本电影 如可可西里  疯狂石头这样极品电影.........
是的,产品线的丰富也是一个产业的标志。
我就问一句,中国电影工业在抗争外来大片侵蚀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这样的精品小制作还是英雄、无极这样的甚至可笑的大制作?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30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25 发表

恰恰相反,现在是某些人拿超高利润率的个别精英游戏来贬低所谓"高投入低利润率"的"高清游戏"产业,殊不知其实这些才是常态和基础
NDS游戏的集体大卖还是个别现象么?
还有我可以跟你逐一排比,XO的百万大作群起码有一大半还高清与否不存在直接关联。

而且在整个帖子里,只有您在喋喋不休拿高清说事,并没有什么以此为攻击点。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30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7-12-29 13:29 发表

人家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成本上去了,核心用户层萎缩了,风险也上去了,现状都有了,您说说到底合理不合理?
没什么不合理的,市场充分竞争就是这个结果
作者: ff_cactus    时间: 2007-12-29 13:31

存在就是合理, 另外LZ呢?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2-29 13:31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27 发表


关注度?
要不是靠着上亿资金的宣传,真的还能代替电影成为社会话题?

路线的不同就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的不同?
有高端产品自然有以低端产品为主要侧重点的厂商。

如果以低端化为主流的话,那么什么产业 ...
那些游戏卖的差价有高低端之分?开发费用再多,卖的还是那价,该卖多少还是多少。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33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27 发表


关注度?
要不是靠着上亿资金的宣传,真的还能代替电影成为社会话题?

路线的不同就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的不同?
有高端产品自然有以低端产品为主要侧重点的厂商。

如果以低端化为主流的话,那么什么产业 ...
照您这个理,原来卖了千万,都是宣传出来的,神机宣传方面花的钱也不少吧,怎么就没戏呢?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34

引用:
原帖由 常遇春 于 2007-12-29 13:30 发表


NDS游戏的集体大卖还是个别现象么?
还有我可以跟你逐一排比,XO的百万大作群起码有一大半还高清与否不存在直接关联。

而且在整个帖子里,只有您在喋喋不休拿高清说事,并没有什么以此为攻击点。
我可没有说过高清什么,我也说了高清与否都是细枝末节,关键是怎么看游戏成本的问题,是认为游戏成本过高应该立减还是更欣赏多元化的存在
只是现在一些人觉得有部分低成本游戏成功的例子就可以否定高投入游戏的存在意义,比如标题所显示的那样

[ 本帖最后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35 编辑 ]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2-29 13:34

sony的locoroco此时泪流满面。
作者: ff_cactus    时间: 2007-12-29 13:34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7-12-29 13:33 发表

照您这个理,原来卖了千万,都是宣传出来的,神机宣传方面花的钱也不少吧,怎么就没戏呢?
PS3如何与成本的上升没有关系。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35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27 发表


关注度?
要不是靠着上亿资金的宣传,真的还能代替电影成为社会话题?

路线的不同就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的不同?
有高端产品自然有以低端产品为主要侧重点的厂商。

如果以低端化为主流的话,那么什么产业 ...
更新换代是技术进步 导致机能更好和成本下降 而不是高端代替低端
游戏机这东西 在同时代从来就不高端
同样的游戏 乐克乐克 也花过无数宣传费 咋就没人买  游戏的进步不止画面机能这么简单........
作者: ff_cactus    时间: 2007-12-29 13:35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34 发表

我可没有说过高清什么,我也说了高清与否都是细枝末节,关键是怎么看游戏成本的问题,是认为游戏成本过高应该立减还是更欣赏多元化的存在
只是现在一些人觉得有部分低成本游戏成功的例子就可以否定高投入游戏的存在意 ...
完全支持这个观点。:D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3:36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7-12-29 13:33 发表

照您这个理,原来卖了千万,都是宣传出来的,神机宣传方面花的钱也不少吧,怎么就没戏呢?
那很简单,刷新历史电影首日票房的是光环还是脑白金?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37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27 发表


关注度?
要不是靠着上亿资金的宣传,真的还能代替电影成为社会话题?

路线的不同就决定了产业发展方向的不同?
有高端产品自然有以低端产品为主要侧重点的厂商。

如果以低端化为主流的话,那么什么产业 ...
PS3也花了上亿资金去宣传,为什么没有得到认同?自身没有存在价值的商品依靠宣传一定能成功?

绝大多数的正常的产业正是以低端商品为主流,无论手机、服装还是餐饮。
事实上现在的TV游戏产业是最健康的时期,三大厂商都有其合理定位,有些人还一厢情愿地搞什么正统论?实在是滑稽的举动。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37

引用:
原帖由 ff_cactus 于 2007-12-29 13:34 发表

PS3如何与成本的上升没有关系。
你敢说 ps3销售不利 不是因为 主机价高 和游戏开发成本高 开发时间太长.........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07-12-29 13:37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1:16 发表
电影投资规模成倍上升,于是市场不是扩展而是萎缩了?

大制作高收入,再加上不同产品线的丰富,这才是健康的产业发展方向。
而且,《脑白金》开发成本没多少,宣传成本呢?不要割裂开来思考了。
看电影不需要你自己操作动手,无论电影有怎样深奥的剧情,它也不会因为你看不下去呼呼大睡就bad end。不会让你有挫折感,不会给你带来所谓的挑战娱乐。它就是展示品,是向你单纯传递信息而不是互动信息的载体。

电影只要拍出来,就会有人看。人们买张票就能看,毫无门槛可言(除非是没钱买不起电影票的,或者本身就不喜欢电影这种展示模式的)。电影不是需要你费大力气挑战后才能得到娱乐的载体。不会有所谓真电影观众或者伪非电影观众的区分,你哪怕是不喜欢去影院的人,他要看电影也可以买dvd,钱照样被影业公司赚走。大阁下不会连电影和游戏这点区分都搞不懂吧?

电影不需要任何入门的门槛,游戏呢?是不是也同样是别人买张票就能从头玩到尾。没有门槛可言?游戏是有门槛的,是要用户花心思的,如何能长久地让用户为了“自己动手”而去花钱,要比单纯让用户去“看”难得多。阁下有概念么?

大制作高投入,或许对于没有门槛的电影来说仅仅是吸引他们走入电影院,而游戏的大制作高投入却指望着用户能把它们买回家,操作,玩。是一个概念吗?

我买本漫画书,或者买个模型,都是给我解闷的,一样吗?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40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36 发表


那很简单,刷新历史电影首日票房的是光环还是脑白金?
电影是看得人越多越成功 游戏当然是玩的人越多越成功了...........电影看票房 游戏当然看销量了.......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41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34 发表

我可没有说过高清什么,我也说了高清与否都是细枝末节,关键是怎么看游戏成本的问题,是认为游戏成本过高应该立减还是更欣赏多元化的存在
只是现在一些人觉得有部分低成本游戏成功的例子就可以否定高投入游戏的存在意 ...
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讨厌高成本大制作,否则我为什么买PS3?
但是任何产业都需要合理的产品线分布,高清固然无错,但如本楼中某人视任天堂的革新为异端的那种也是谬论。

现在的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就看自己怎么理解了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2-29 13:43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12-29 13:37 发表


看电影不需要你自己操作动手,无论电影有怎样深奥的剧情,它也不会因为你看不下去呼呼大睡就bad end。不会让你有挫折感,不会给你带来所谓的挑战娱乐。它就是展示品,是向你单纯传递信息而不是互动信息的载体。
...
一句门槛低用不着解释得这么详细吧.

Wiisports入门低,脑白金入门低.
这些游戏对游戏业带来的意义,根本就不是halo3能比的.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44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36 发表


那很简单,刷新历史电影首日票房的是光环还是脑白金?
你是不是跑题了,前面你的意思
引用:
关注度?要不是靠着上亿资金的宣传,真的还能代替电影成为社会话题?
我现在只想请教阁下,照你这个理,脑白金的关注度是靠宣传搞出来的?你只要选Y/N就行了。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7-12-29 13:44

把"高清"和健康发展对立起来,错误的想法。

任何产业逐步规模化之后,成本都是不断的增加。

国内MMO市场,在传奇时代,营销费用是多少?到了WOW出现的那个时候又是多少?

产业越规范,盈利出现一种趋于减少的态势很正常——毕竟要把行业发展初期不规范、钻法律漏洞谋取暴利的情况算进去。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44

有谁视任天堂战略为异端?我没有看到,说wii和ps3/360不是一路的我倒是完全赞同,也是所谓"合理的产品线分布"
倒是现在满论坛都是嘲笑高清游戏销量不如脑白金,就拿本贴来说,便是如此
作者: silence    时间: 2007-12-29 13:45

引用:
原帖由 大头木 于 2007-12-29 13:43 发表


一句门槛低用不着解释得这么详细吧.

Wiisports入门低,脑白金入门低.
这些游戏对游戏业带来的意义,根本就不是halo3能比的.
可惜的是,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只是halo3这样看起来陈旧的保守作品,而不是流行的脑白金和ws。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46

引用:
原帖由 大头木 于 2007-12-29 13:43 发表


一句门槛低用不着解释得这么详细吧.

Wiisports入门低,脑白金入门低.
这些游戏对游戏业带来的意义,根本就不是halo3能比的.
你们漏了关键的一点;脑锻炼和WII SPORTS最大的意义是改善了行业形象。
对电子游戏的社会舆论目前已经从对身心有害转为有利身心。
无论是真实还是假象;都意义深远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7-12-29 13:48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12-29 13:37 发表


看电影不需要你自己操作动手,无论电影有怎样深奥的剧情,它也不会因为你看不下去呼呼大睡就bad end。不会让你有挫折感,不会给你带来所谓的挑战娱乐。它就是展示品,是向你单纯传递信息而不是互动信息的载体。
...
所以,OL游戏才会在图形技术高速发展的时候开始侵占所有市场。

如果能让用户持续付费来保持体验2-3年,那么高额的开发费用也是能够被很好的消化的。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2-29 13:49

如果哪天插管了,什么人拿上就能玩,游戏业再来和电影业说.

至于把那些传统的游戏做得再怎么难,再怎么好玩,没有人来玩,没有人来关注,游戏市场只能走向玩完.

从PS开始,PS2结束有多少新玩家加入,或者说老本还能吃多久.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49

任何产业逐步规模化之后,成本都是不断的增加 同时利润比会下降 但由于规模扩大收益会增多  但是如果成本增加导致市场萎缩 亏本的越来越多 收益急剧下降 他还是正常的吗.....
作者: 常遇春    时间: 2007-12-29 13:49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45 发表


可惜的是,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只是halo3这样看起来陈旧的保守作品,而不是流行的脑白金和ws。
谁制定的行业标准?
从INTEL等几家大公司的未来展望倒都预期未来WIIMOTE可能成为主流硬件设计思想。

另外再反问一下;HALO3的成功和高清有什么关系?HALO前两作不是高清版,难道卖得很差?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50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30 发表

没什么不合理的,市场充分竞争就是这个结果
原来市场充分竞争下来的结果就是成本上去了,核心用户萎缩,看来趋势很好啊。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3:52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45 发表


可惜的是,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只是halo3这样看起来陈旧的保守作品,而不是流行的脑白金和ws。
什么时候halo3成为行业标准了? 难不成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制定的标准吧?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52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45 发表


可惜的是,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只是halo3这样看起来陈旧的保守作品,而不是流行的脑白金和ws。
haio3 啥时候成 行业标准了..............获奖了 销量第一 评分最高 还是其他...........
作者: csish    时间: 2007-12-29 13:53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7-12-29 13:50 发表

原来市场充分竞争下来的结果就是成本上去了,核心用户萎缩,看来趋势很好啊。
难道只有"好"才是一种趋势吗?
好不好和成本上升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分析一下?
作者: use2    时间: 2007-12-29 13:54

低成本开发的也不见得就很有游戏性啊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3:58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53 发表

难道只有"好"才是一种趋势吗?
好不好和成本上升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分析一下?
难道 坏的趋势才是正常的
...成本上升可以 但你必须有相应的收益 像索尼那样一年亏n个亿 是正常的进步吗..........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07-12-29 14:01

那些叫嚣高成本游戏萎缩论的先去看看自家老N的游戏开发成本有多高先.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4:02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53 发表

难道只有"好"才是一种趋势吗?
好不好和成本上升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分析一下?
难道那些厂商增加成本,不是希望销量更高一点,用户更多一点?我还真没啥好分析的,现状就摆在那里
引用:
有统计显示,次世代游戏的开发成本已经达到了上代主机游戏的近3倍,然而游戏销量却完全并没有同步提高的迹象。这就意味着对许多中小型开发商来说,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当然你可以一边看着这种状况一边说“好,要的就是这种充分竞争!”,但人家和你可不一样,人家要吃饭,要活命,靠的就是销量了,入不敷出的话,只好去控制成本了。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2-29 14:02

引用:
原帖由 use2 于 2007-12-29 13:54 发表
低成本开发的也不见得就很有游戏性啊
都是为了赚钱,只是看谁眼光高而已.
halo3等如果不做得更好,核心玩家不买账,新玩家更不用说,只能是高投入.
任天堂看到自己传统游戏业再怎么做也就卖那么几张,还不断萎缩,成本更是猛增,所以NDS,Wii是破釜沉舟.
SONY以为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老老实实的做高质量的高画质的传统游戏,结果未知那些老玩家很多都累了,新玩家又不玩你这种游戏.

有些游戏没有成本做不出来,做出来也没用,而且销量也稳定.
有些游戏成本高了有甚用,就像locoroco,明明就一个简简单单的创意,放在老任的wario里就一个加长小游戏的级别.却花大成本,包括广告费.

传统市场就这样了,投资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成本再高,也不会有更多的人来玩.开发商又不
都是傻子.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07-12-29 14:04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7-12-29 14:02 发表

难道那些厂商增加成本,不是希望销量更高一点,用户更多一点?我还真没啥好分析的,现状就摆在那里

当然你可以一边看着这种状况一边说“好,要的就是这种充分竞争!”,但人家和你可不一样,人家要吃饭,要活命 ...
我只知道高成本虽然不一定能大卖,但是低成本大卖的可能性更小.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07-12-29 14:07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45 发表


可惜的是,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只是halo3这样看起来陈旧的保守作品,而不是流行的脑白金和ws。
如果人家比你赚得更多,人家就是行业标准。

标准以实际效用为准,而不在像你这样的人一厢情愿为准。懂吗?这叫客观规律。

它不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07-12-29 14:09

现在某些人的理论给我的感觉是这样的:"我是生产高清彩电的公司,结果我投入大笔资金还是竞争不过某几家巨型公司,导致我严重亏损,所以就把高清彩电市场完全否定了,专做我的480I电视去了,反正买的人多.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7-12-29 14:10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2:12 发表
各位没学过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像游戏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开发费用高低问题需要考虑吗?
经济学基本原理又来了

请问你是?你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自修士?

别以外翻过市场竞争的章节就当捡到把令箭

搬理论知识出来混之前,先想想自己的底有多少薄度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07-12-29 14:10

最后的结果就是高清普及以后这家公司随着480I彩电的淘汰而一起玩完.
作者: dogsoldier    时间: 2007-12-29 14:10

引用:
原帖由 silence 于 2007-12-29 13:14 发表
其实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成本如何控制,而不是如何回避。产品线的丰富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以高端还是低端为主流的问题,基本上每个产业都是低端是底盘,是效益的来源,高端却是产业进步的主流和方向。
这不胡扯吗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07-12-29 14:10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07-12-29 14:04 发表

我只知道高成本虽然不一定能大卖,但是低成本大卖的可能性更小.
口袋妖怪、脑白金、动物之森、马派,无一不是低成本的。

人家就是大卖了。

甚至连sce都有自己的一大票低成本大卖品牌,如多罗,如大众高尔夫。

这个世界上,甭管黑猫(低成本)黄猫(高成本),捉着耗子(赚得着大钱)就是好猫。改革了这么多年,这点文革的“出身”残渣还扔不下么?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7-12-29 14:11

低成本大卖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是显然,低成本低销量的例子还是占大多数。

不然的话,谁还开发高成本游戏啊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7-12-29 14:11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2:49 发表
开发成本控制难道还要别人操心?控制不好的自己完蛋,产业越发成熟,抱怨开发成本高的不妨把自己卖了,等没人接盘的时候再来谈行业成本问题吧
你就是前面大谈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人?

报个家门,然后自己闭嘴

对你这种人,这么简单就够了
作者: skycn111    时间: 2007-12-29 14:11

对了,问题就在这里,成本越来越高,销量还是这些,可能还有一定萎缩。举个例子,一样卖500w份的话,GT5就要比GT4赚的少,GT6可能比GT5还少。所以更应该严格的控制成本,比如尽量使用成熟的开发技术,还要控制开发周期,开发周期的不断延长对游戏界也不是什么好事。

[ 本帖最后由 skycn111 于 2007-12-29 14:13 编辑 ]
作者: youngwilly    时间: 2007-12-29 14:12

引用:
原帖由 csish 于 2007-12-29 13:05 发表
是没错啊,所以说市场的充分竞争是最好的促使厂商优化成本控制的手段,如果高清饭购买力强劲那么自然会在图形方面加大投入,反之则控制这方面的成本,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只会在这里念叨成本上升,高清有罪,关门危险,似 ...
经典理论到你肚子里再吐出来,就是------------本末倒置+自以为是
作者: 铁西瓜。    时间: 2007-12-29 14:13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07-12-29 14:01 发表
那些叫嚣高成本游戏萎缩论的先去看看自家老N的游戏开发成本有多高先.
目前n的游戏,除了如马银、大乱斗、塞尔达、fe之类可能要多花一点钱外,其他的,你可以随便指几个,我告诉你它的成本是多少。
作者: elia    时间: 2007-12-29 14:14

引用:
原帖由 大头木 于 2007-12-29 12:44 发表
现在的游戏和FC比起销量来有多大进步?
现在的游戏比其FC游戏的制作费用相比如何?

两个都是一个天一个地.
你现在愿意玩FC还是愿意玩XO/PS3?:D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4:14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07-12-29 14:04 发表

我只知道高成本虽然不一定能大卖,但是低成本大卖的可能性更小.
这个貌似在索尼身上不成立.............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7-12-29 14:15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07-12-29 14:04 发表

我只知道高成本虽然不一定能大卖,但是低成本大卖的可能性更小.
您对消费心理很有研究吗? 基本上人家购买什么游戏不光是要考虑制作成本的吧,制作人、制作厂商、该游戏的品牌效应等等,有一些还是经过试玩以后再购买的,光盯着大制作不放,您是不是太以偏概全了。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7-12-29 14:16

引用:
原帖由 铁西瓜。 于 2007-12-29 14:10 发表


口袋妖怪、脑白金、动物之森、马派,无一不是低成本的。

人家就是大卖了。

甚至连sce都有自己的一大票低成本大卖品牌,如多罗,如大众高尔夫。

这个世界上,甭管黑猫(低成本)黄猫(高成本),捉着耗子 ...
雷帝此言差矣,口袋妖怪初代成本低不假,但是一炮成名后,为了维持此系列的高人气,在电视广告、街头广告、拍摄相关影片等方面,花的钱少么?

而且成名后的制作组,其薪水也大幅上扬,这也是成本啊。
作者: 斯文李    时间: 2007-12-29 14:16

做个烂游戏还想买个好价钱是一去不复返了,想暴利,没门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7-12-29 14:17

引用:
原帖由 elia 于 2007-12-29 14:14 发表




你现在愿意玩FC还是愿意玩XO/PS3?:D
你20 年前有 ps3玩吗.......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