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电脑] 【zt】WWDC 2012:让我们谈谈MacBook Pro Retina

来源: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91944.htm

12小时前,吊人胃口的MacBook Retina终于在WWDC 2012上显露真身,并与此前互联网上各种“传言”、“谍照”、“猜测”描述的一样,拥有“轻薄化设计”、“去除光驱”、“搭载Retina显示屏”、 “引入USB 3.0”、“标配SSD”等一系列人们希望看到的创新亮点。值此尘埃落定之时,我们不妨依据客观事实,一起谈谈MacBook Pro Retina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为什么不是The New MacBook?
  数月前,第三代iPad开创了一个“The New”时代,以至于许多人将其套在苹果其他产品线上。如The New iPhone和The New MacBook。纵观目前苹果的Mac产品线,共有Mac Pro、Mac Mini、iMac、MacBook Pro、MacBook Air以及目前已停产的MacBook等系列,苹果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这么快将MacBook家族进行统一,毕竟现行命名规则中,MacBook后面的修饰已对产品特性进行了准确定位,并在数年更新换代中积累了相当的品牌效应。而且Mac家族本身并未像iPhone和iPad那样使用数字后缀。总结没有更名的理由。
  视网膜Retina的利与弊
  这张分辨率高达2880X1800的Retina(视网膜)显示屏是本次新MacBook Pro的最大亮点,而笔者认为,Retina显示屏进驻笔记本电脑,堪称近五年来与SSD固态硬盘齐名的最大创新。

  笔记本厂商常说人机互动、用户体验。什么叫人机互动?实质就是你与机器沟通的方式,而放在笔记本电脑身上,所谓人机互动、用户体验其实就是包括显示屏、键盘、音效等在内的、电脑能为你传达信息的方式的体验效果。而在所有互动行为中,没有什么比得上显示屏的重要性,因为它为用户传递了最直接且最重要的信息,显示屏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机互动及其用户体验的优劣。
  笔记本电脑这种形态的电子产品历经十多年发展,其显示屏技术的更新可谓相当缓慢。虽然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更早采用液晶显示屏,但其显示效果和整体素质却一直落后于桌面领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高品质面板的采用,例如IPS、PVA、MVA等,桌面平台的液晶显示器的相关产品早已琳琅满目,而笔记本领域,除了少数几款高端或特殊定位的工作站产品外,鲜有配备这类高品质面板的产品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市面上绝大多数笔记本的显示效果呈现出一片“素面朝天”的原因。
  过去,苹果也不例外,除iMac之外,其他Mac产品线(不含显示器)也均为普通TN面板(当然,以苹果的品控和优化,其效果还是普遍强于同类型产品)。而这次,MacBook Pro直接将附带IPS技术的Retina显示屏引入,可以说开启了一个延续未来十年的技术先例。
  从分辨率上看,2880X1800正好是老款MacBook Pro 1440X900分辨率的两倍,像素数量则为四倍(共计510万),PPI(每英寸像素数量)则高达220,你或许会觉得相比iPhone 4/4S的326 PPI这算不了什么,但别忘了这是一张15.4英寸大尺寸显示屏(相比iPhone和iPad),并且使用笔记本和使用手机是完全不同的,人眼与电脑显示屏的距离比与手机的举例远,220 PPI的效果,完全让人看不到屏幕上的点。
  事物都有两面性,Retina显示屏的引入,必然会在初期给MacBook Pro带来麻烦。正如前面所说,目前官网已确认新款MacBook Pro的Retina采用IPS技术,也就是说,这块高分辨率的液晶面板99%出自韩国LG Display。在像素如此密集的面板上,LG Display恐怕难以保证良品率,因此产量与成本很难让苹果满意。这恐怕是苹果此次只推出一款Retina Mac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后详)。此外,同样因为像素的密集,首批买到Retina MacBook Pro的用户可能更容易“撞见”屏幕亮点。如果你不采取加钱让商家保无亮点的做法,最好出手前拜拜神。最后,The New iPad的例子已证实了高分辨率液晶面板都不是省油的灯,Retina显示屏的引入势必增加功耗,还好这点与光驱取消后,电池的扩容相抵消(后详)。
  苹果产品的液晶面板供应商有LG和Samsung两家,此番Retina显示屏出现,意味着LG再次走在前面,作为IPS派系的领导者,这样的结果算喜忧参半。但让一些果粉不爽的是,此前老款MacBook Pro选配的雾面屏没有了。由此可见LG打算将“镜面”进行到底。
  最后一个值得庆祝的事实是,2880X1800正好是16:10的比例而非16:9。
  光驱与瘦身的必然关联
  与此前猜测的一样,15.4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取消了光驱,并将机身降至2.02kg(此前为2.56kg),足足“瘦”了一斤!而厚度则直接向MacBook Air看齐,达到18mm。参数上,Retina MacBook Pro不仅是有史以来最轻最薄的MacBook Pro,而且还是目前市面上最轻最薄的15.4英寸笔记本电脑。

  在ifixit放出详细拆解图之前,官网的Retina MacBook Pro结构图向我们揭示了一切。可以看到Retina MacBook Pro完全汲取MacBook Air的设计思路:取消光驱,将省出的空间用于压缩厚度和扩容电池,同时取消一切非主流或在苹果看来不必要的接口(例如网卡)。经过此番修正,Retina MacBook Pro成功装入容量高达95瓦时的锂聚合物电池,而同尺寸的老款MacBook Pro的电池容量仅为77.5瓦时。
  说到这,我们已找出Retina显示屏成为“电老虎”的依据了:当处理器由32nm的SNB升级为22nm的IVB(虽可能采用同样TDP的处理器,但待机状态下22nm应当更为省电)、当电池容量从77.5瓦时增至95瓦时,Retina MacBook Pro和老MacBook Pro的官方标称续航时间均为7小时。多出来的电池容量几乎全被Retina显示屏吃掉。美丽真是有代价的。
  最后简单提及光驱问题。就实质而言,取消光驱的做法是毫无异议且大快人心的。扪心自问,这年头,光驱的使用率究竟多高,大家心中都有数。不光是 Mac产品线,其实很多品牌的笔记本的内置光驱,大多在常年累月的“闲置”中过早损坏。正所谓,十个光驱有九个是放坏的。将光驱拿掉,对省出的可观空间进行重新分配利用,何乐而不为?
  SSD背后的玄机
  苹果终于依靠产量优势,在SSD上厚道了一把。首先,Retina MacBook Pro全系标配SSD,而且容量256GB起。是的,256GB纯SSD,不是现在一些低价超极本玩的那种16GB SSD+320GB HDD的噱头。纯SSD对性能的提升和影响,相信不用笔者再做赘述。自MacBook Air首次标配SSD以来,所谓快速开关机、超长待机、快速唤醒等,均拜SSD所赐。
  其次是容量,256GB成为标配,768GB成为选配,是的,比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提供的512GB还要大。结合苹果SSD供应商 TOSHIBA和SAMSUNG来看,这款768GB SSD极有可能是为苹果“特供”,因为这两大SSD品牌的零售产品中找不到768GB的型号。并且在性能上,相信Retina MacBook Pro的标配SSD相比MacBook Air会有较大提升,只是不知道极限指标上TOSHIBA会不会再次输给SAMSUNG?(此前MacBook Air标配SSD中,TOSHIBA速度明显输给SAMSUNG)
  最后是SSD形状。与Air类似,Retina MacBook Pro的SSD同为与内存相似的长条形,这是节省空间的最佳办法。当然也再次体现了苹果的特立独行,市面上找不到可替换的产品,你只能通过Apple官方选配更高容量,并在出现问题时通过Apple售后解决。当然,万能的淘宝总能带给我们惊喜,你懂得。
  为什么13英寸没有Retina?
  在对历年苹果新品的预测中,本次Retina MacBook Pro最为准确,包括新模具、标配SSD、取消光驱等都精准命中,唯独采用Retina显示屏的机型种类例外。可以看到,之前人们预测的13英寸 MacBook Pro,乃至MacBook Air均未采用Retina,为何苹果唯独偏爱15.4英寸?

  首先,在苹果全新MacBook阵营中,17英寸MacBook Pro被无情停产,此举虽然招来部分果粉的不满,但结合市场表现来看亦在情理之中17英寸MacBook Pro销量仅占MacBook整体销量的1%,相对“糟糕”的业绩令其最终面临了与xServer一样的命运。毕竟苹果是一家上市公司,企业逐利的本质让它不会也没有必要对一款窄众产品保持更新。
  其次,15.4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已具备完全替代17英寸MacBook Pro的素质。性能上,包括CPU、GPU、硬盘/内存容量等基本指标,Retina MacBook Pro已与17英寸MacBook Pro保持一致(事实上早在Retina MacBook Pro之前,15.4英寸的MacBook Pro与17英寸的MacBook Pro在性能上就没有差别,二者可选配的硬件也完全一致);而在功能上,此前17英寸MacBook Pro引以为傲的大尺寸1920X1200显示屏也被Retina MacBook Pro的2880X1800全面超越。更何况,后者具备前者根本无法比拟的便携性。
  最后,通过新一轮产品线定位可以看到,两款Retina MacBook Pro中的高配机型的定价,正好取代了原17英寸MacBook Pro的位置,不存在后继无人的现象。综上所述,放弃17英寸MacBook Pro之举并不意外。
  那么为什么苹果仍保留了13.3英寸和15.4英寸MacBook Pro(老模具)产品线,或者说,为什么苹果不在MacBook全线中引入Retina、取消光驱、并全部采用新轻薄模具设计呢?
  首先是产量问题。以LG Display的工艺来看,目前肯定无法满足苹果MacBook全线的需求,良品率必然跟不上。随良品率问题而来自然是成本问题,尽管取消光驱后能为苹果节约一部分制造成本,但仍无法抵消Retina面板的增量。结合IT产品一贯性能提升(或功能增加)、价格不变的更新思路,苹果如若全线部署Retina 显示屏,现款13.3英寸MacBook Pro和全系MacBook Air的定价必然上浮,这是Tim Cook后续将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现款MacBook Air的模具已是最新,除非引入新的电池技术,否则它不可能容纳更大容量的电池,因此如果现在就为MacBook Air配备Retina,续航时间势必缩短。
  其次,15.4英寸的Retina MacBook Pro更像是苹果的“试验机型”,试验什么?当然是市场反应、用户反馈、软件兼容性以及硬件稳定性。众所周知,历年来苹果产品在“大改款”时都曾遇上过 “致命”缺陷(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赘述),一般需至下一次“小改款”时方能完善。就拿Retina来说,首次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上的高像素显示效果,仍需软件支持方能获得完美体验,尽管苹果目前已在Safari、Mail、iCal、地址簿、iPhoto、iMovie、iTunes、Aperture、 Final Cut Pro等自家软件中对MacBook Pro的Retina进行了优化,但谁也不能保证数以千万计的来自第三方的软件能安稳过度至Retina时代。此外,新模具的散热、稳定性、电气设计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时间考验,全盘改变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让市值高居不下的苹果无法承受。
  偏爱13.3英寸的朋友也别着急,笔者预计最多1年,也就是英特尔发布下一代移动处理器时,MacBook Pro就会全系进入Retina时代。届时,采用老模具的13.3英寸和15.4英寸机型将全部停产,与现在Retina MacBook Pro相同模具的13.3英寸Retina机型问世;至于MacBook Air则全面换装Retina显示屏(模具不变)。形成Retina MacBook Air(11.6英寸、13.3英寸)和Retina MacBook Pro(13.3英寸、15.4英寸)的新纪元。什么?两款13.3英寸Retina版的Air和Pro会不会打架?当然不会!前者走极致轻薄路线,机身更薄重量更轻并采用低电压版处理器;后者则走主流轻薄路线,强调性能。轻薄是趋势,不是某个机型定位的专属,想必这也是苹果带给现今PC业界的思考。
  HDMI是最大败笔
  原以为苹果会将“雷电”进行到底,但Retina MacBook Pr最终还是顺应人心地提供了久违的USB 3.0。让笔者想不通得是,为什么原本能安置第三个USB 3.0的位置被HDMI占据,这个效果可用“垃圾”来形容的接口完全可用转接方式实现,大煞风景。
  国行16488元起贵不贵?
  与Wintel生态链相比,Retina MacBook Pro的价格真不便宜,放眼海内外,敢把一台主流笔记本卖到1.5万元以上的品牌已不多见。但在苹果自己的生态链中,低配Retina MacBook Pro的价格与老款MacBook Pro的高配机型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同样16488元,Retina MacBook Pro比老款MacBook Pro拥有更轻薄的模具、更强悍的磁盘性能以及更强大的Retina显示屏。在此基础上,实在搞不懂老版MacBook Pro高配继续更新的意义。

  结合笔者自身经历来看。过去,在香港购买一台15.4英寸低配MacBook(4GB内存、500GB HDD)要花费12000元,到手后升级至8GB内存和256GB SSD还需投入2500元。而现在,港版Retina MacBook Pro低配折合人民币仅13900元,并且标配就是8GB内存和256GB SSD。贵还是便宜了?大家心中有数。
  Retina MacBook Pro预示了什么?
  15.4英寸、18mm、2kg、Retina视网膜显示屏、256GB SSD、标配8GB内存,单从奢华的配置单来看,Retina MacBook Pro已将绝大多数、价格甚至比它更贵的超极本打的满地找牙。更可贵得是,轻薄被苹果视为笔记本电脑的发展趋势,是用户喜闻乐见、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一种用来被冠名的噱头。除此之外,苹果还将通过今夏的OS X 10.8以及各种创新软件应用,点燃Retina的应用风暴。

  与苹果其他Mac产品线一样,Retina MacBook Pro并没有离开Intel的优秀芯片的支持,但你在Mac身上绝对看不到那些花花绿绿的标签,也就是说,这家特立独行的公司拒绝参与上游芯片企业的营销计划,以其特立独行之道,制造特立独行的产品。
  当众多超极本为价格和各种规范忙得不亦乐乎时,苹果以一次不算低调的更新,再度刷新了笔记本电脑的定义,领先业界至少3年。

文/TechWeb


TOP

官方介绍网页:
http://www.apple.com.cn/macbook-pro/

官方介绍视频(中文字幕)



主要配置:

[ 本帖最后由 ooo 于 2012-6-12 17:13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论坛会有多少苹果粉买这款MBP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LG

为啥说hdmi接口效果是垃圾?

TOP

1.6w~~~下午刚看的时候我欢呼的 觉得374终于可以换了~~~看了这个价格~~我缩了

TOP

这种烂文有什么看头

一般用户买不起,专业用户买来装win7还麻烦,注定了只能是小众用户的最爱

什么领先三年更搞笑

win8在即,如果这次的MBA,MBP直接上了触摸还算领先一年,等WIN8发布,这WIN8本不知道要领先几年了

TOP

GT650M 1GB@GDDR5跑3Dmark06有1.3~1.4万分了,显卡不会拖后腿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ooo 于 2012-6-12 17:19 发表
GT650M 1GB@GDDR5跑3Dmark06有1.3~1.4万分了,显卡不会拖后腿了
OS系统吃显卡,你这个果青难道会不知道?

同样配置,MAC下玩暗黑3流畅还是WIN下流畅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等着被新超极本秒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同问hdmi怎么垃圾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坚定的左派  于 2012-6-13 03: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等着被新超极本秒吧。
旧超什么本已经把旧mba秒了,现在是拔剑四顾心惘然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6-12 17:13 发表
这种烂文有什么看头

一般用户买不起,专业用户买来装win7还麻烦,注定了只能是小众用户的最爱

什么领先三年更搞笑

win8在即,如果这次的MBA,MBP直接上了触摸还算领先一年,等WIN8发布,这WIN8本不知道要领 ...
专业用户为什么要装win7?惊讶。

win8本拿什么领先?触摸屏?惊讶again。

至少win本的分辨率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跟不上了,这个是可以确定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期待大量上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被超级本秒。。真搞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12-6-12 17:13 发表
这种烂文有什么看头

一般用户买不起,专业用户买来装win7还麻烦,注定了只能是小众用户的最爱

什么领先三年更搞笑

win8在即,如果这次的MBA,MBP直接上了触摸还算领先一年,等WIN8发布,这WIN8本不知道要领 ...
专业用户装win7...您还真专业

TOP

 21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