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GT5车内视角貌似已确定?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07-5-22 17:33 发表


都已经4代了,比赛时的车辆状况从来没有一个量化的数字显示,发车前肆无忌惮的地板油让转速指针拼命压红线也不怕毁引擎,甚至还有自杀式的冲撞过弯跑法.
FORZA第一代就已经把这些BUG全部去掉了,谁玩谁剩下的还 ...
您这一下抹杀了几乎所有的赛车游戏 F1的发车你看过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west2046 于 2007-5-22 10:35 发表
等GT5出来和FM3比拼!!:D :D :D
sce做一个gt5的时间内,ms就连着做了f2和f3,效率真高,量产?



TOP

引用:
原帖由 dogsoldier 于 2007-5-22 11:39 发表
败个毛,有种GT5放个DEMO出来,看看谁好
就会炒作,令人作呕
童年有阴影?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07-5-22 12:45 发表
一年前PGR3玩剩下的东西.
看来forza2连一年前玩剩下的pgr3都不如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5-22 18:39 发表

童年有阴影?
正解
更重要的原因是青年又受到了
致命的打击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5-22 18:38 发表

sce做一个gt5的时间内,ms就连着做了f2和f3,效率真高,量产?
PSP的GT现在还没出来,你就知道SCE的效率有多高!!!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5-22 18:38 发表

sce做一个gt5的时间内,ms就连着做了f2和f3,效率真高,量产?
说真的,就PS3现在这个装机量,GT5就算做好了他也不敢出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纣王 于 2007-5-22 17:37 发表

您这一下抹杀了几乎所有的赛车游戏 F1的发车你看过吗?
F1跟量产车比?你太有才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5-22 18:41 发表

看来forza2连一年前玩剩下的pgr3都不如
要车内玩PGR3,要拟真玩FORZA,GT5要是再不把我前面说的那些改了,就真的不伦不类了.

TOP

不伦不类销量也远超PGR和Forza

TOP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07-5-22 21:44 发表
不伦不类销量也远超PGR和Forza
F1???:D :D :D

TOP

我告诉你,就现在这个装机量,GT5出了销量也远超PGR和Forza

TOP

引用:
原帖由 psi 于 2007-5-22 21:47 发表
我告诉你,就现在这个装机量,GT5出了销量也远超PGR和Forza
你告诉我没多大作用!最重要是快推出!!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国志老师 于 2007-5-22 18:39 发表

童年有阴影?
老师果然厉害,童年玩GT,因为游戏素质太差,我吐了

TOP

车内视角一早就听说会加入了

不过对于一个拟真赛车游戏来说,车内视角并不是关键,有些人觉得更真实,有些人觉得妨碍视线,因为我本来就握着一个方向盘,何必还需要你屏幕上给我显示一个方向盘。本来屏幕能看到赛道的范围就不大,还得被车内视角剥夺掉一半。

PGR3这种有车内视角的游戏,我一样用车头视角玩。GT4发售的时候没有车内视角,同样不影响广大玩家喜爱这个游戏,不影响这个游戏成为经典。当然能欣赏一下车子的内饰也是很棒的,我始终认为在游戏里车内视角的欣赏价值多过实际娱乐价值。

如果FORZA2 300多辆车子都要加入车内视角,那这个游戏什么时候才出来?是不是要延期一年?如果延期,那我宁可别要车内视角,现在就给我出来。

GT5有多少车子?啥时候能出来?

GT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前PS2机能不足可以理解,但是PS3上不能再作为借口了。

GT4里不足,GT5需要改进的地方:

1。物理特性,尤其碰撞之后的效果,可以没有车体外观表现损坏,但是车子如果碰上相撞了,一定要有相应的驾驶效果。
2。油门和刹车的效果,增加关闭ABS选项,每次过弯都把刹车踩到底然后油门踏到底,车不是这么开的。
3。改车不但包括改性能,还要能改外观,GT4里连车体颜色都不能改。
4。人工AI,GT4的电脑就是没有脑,如果这个不做好,单机职业生涯几乎没有可玩性。
5。完善的上网对战

以上这些东西,都是FORZA2里完全做到的,真的喜欢模拟驾驶的人,不会不喜欢FORZA2。


GT5出来了,销量肯定不低,我也会为了GT5入手PS3。GT4当年在欧洲首发当天卖200万套的时候,我就是其中一个入手的。

[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07-5-22 22:2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