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专题讨论] 1983年的全CG动画电视广告,索尼walkman WM-20

在油管子上闲逛的时候发现的,还是全CG的。不知道1983年像这则广告的CG成本如何,不过用现在的眼光看也是做得有板有眼的。
听老人们讲,真正体现made in Japan品质真髓的应该是80-90年代的录像机、随身听这样有着复杂机械机构的电子类产品。而不是现在玩具一般的mp3。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xMjYwMTI0.html


TOP

72年的第一部3D CG短片就已经实现了带权重的骨架动画、Morph动画,但没有纹理贴图的应用。
83年Sony的这部短片与之相比,动画系统方面并没有使用骨架或顶点驱动的动画,相比起来这块会降低渲染工作站的时间片占用,降低一部分成本,但多了纹理贴图、和更好的光照模型,这是两个亮点。

总成本肯定不会低,但肯定也不会太离谱,毕竟作为非实时的渲染,这片子并没有使用太过超前的技术,说不定作为赞助某些大学的图形实验室项目的副产品也不一定。

1984年美帝Pixar的短片的那部短片(Pixar就是72年首部3D CG片的制作人牵头的)已经把3D CG上升到可以商品化的动画片电影级别了,并且已经抽象到了使用他们(Lucars Art/Pixar)自定义的着色语言来使整个着色管线可编程化。

不过我还是喜欢《西岳奇童》、《The Neverhood》那种实体逐帧摄影的效果。想想看,如果是逐帧地看着Sony Walkman的一个个零件逐个拼拢,镜头绕着整个拼合过程所在的透明桌面呈一定倾角旋转,最终拼合成一个完整的Walkman,这是怎样有成就感的一种体验。好比是用一堆零件组成了一个新的生命。


[ 本帖最后由 SONIC3D 于 2014-6-25 03:10 编辑 ]



TOP

评论都这么专业。


TOP

引用:
原帖由 SONIC3D 于 2014-6-25 03:06 发表
72年的第一部3D CG短片就已经实现了带权重的骨架动画、Morph动画,但没有纹理贴图的应用。
83年Sony的这部短片与之相比,动画系统方面并没有使用骨架或顶点驱动的动画,相比起来这块会降低渲染工作站的时间片占用, ...
索尼克说的1972年的CG动画是不是这个?我去油管子那里找到的,就下载了,这只手乍一看比世嘉的model1都强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xOTE3MDA4.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werety 于 2014-6-26 18:50 发表

索尼克说的1972年的CG动画是不是这个?我去油管子那里找到的,就下载了,这只手乍一看比世嘉的model1都强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xOTE3MDA4.html
这牛比,美帝的黑科技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Z1)

马克老梁

TOP

引用:
原帖由 werety 于 2014-6-26 18:50 发表

索尼克说的1972年的CG动画是不是这个?我去油管子那里找到的,就下载了,这只手乍一看比世嘉的model1都强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xOTE3MDA4.html
是这段没错
这个是非实时3D,也就是靠电脑渲染的,Model 1是实时3D。
这区别大得没边了。。。。
你对比某游戏画面和阿凡达画面,然后说“阿凡达画面比我这双SLI组跑游戏得画面还强啊”,你趴着想想是不是这意思?:D

[ 本帖最后由 SONIC3D 于 2014-6-27 13: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ONIC3D 于 2014-6-27 13:05 发表


是这段没错
这个是非实时3D,也就是靠电脑渲染的,Model 1是实时3D。
这区别大得没边了。。。。
你对比某游戏画面和阿凡达画面,然后说“阿凡达画面比我这双SLI组跑游戏得画面还强啊”,你趴着想想是不是这意 ...
哦,就是说手是预渲染CG,而model1是即时渲染3D,是这个意思吧?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