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数码] TR利民 Leetgion Hellion 地狱犬 鼠标 rts游戏鼠标 送礼品 包邮

本产品来源:巨腾淘宝商城
产品链接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6094015908&

TR利民 Leetgion Hellion 地狱犬 电竞游戏鼠标


RTS游戏鼠标 (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利器)送优盘8G 全国包邮


天津总代理 100%正品 7天包退换





    地狱犬激光鼠标-一款为星际二等RTS游戏所设计的利器.让你在游戏中更快速准确的操纵单位的运作.也是第一款将机械键盘轴承安装至鼠标中的产品.让你拥有不同于一般鼠标的使用体验,内建四组可即时切换编程.更改程序后不需要透过驱动程序也可在不同的电脑上使用
你可以带着最顺手的操控模式征战各地



地狱犬搭载最稳定精确的激光引擎Avago9500. 可调整解析度范围为100至5000DPI,无论在何种游戏中都能完成挑战

樱桃青轴可耐点击五百万次以上,带着强烈段落感以及力反馈.让杀敌多一份乐趣.抛弃那些绵软无力的点击方式吧!


青轴如果要达到如键盘敲击的快感,必须要铁板做支撑,提供敲击反馈力道.我们在攻击键背后安装了金属背板,让每一次的点击都有如同真实打击的感受.当游玩星际二这类游戏,需要使用边跑边打的方式来操控单位.有了此攻击键.即使入门玩家也可以很快的融入游戏中.

好的鼠标除了手感造型,用料也必须是顶级的.地狱犬主要4个按钮使用了日本原产欧姆龙灰点微动开关.让连点的问题不再困扰你.提供最好的品质保证


专利快速切换编程旋钮,让你在游戏中不需要透过驱动程序快速换档.当你变动每个编程后.随即存入鼠标内建记忆体内.当你更换电脑接上鼠标就可以直接使用.你可以将每个编程置换成自己常游玩的游戏种类.随你设定,随时更换

多色LED显示独立在四个编成理面,每切换一个编成都会置换一组颜色.当然你也可以自行更动喜爱的配色方式.颜色共有1600万7千色可供选取.
散热领域拥有领先地位的利民,推出首款电竞鼠标-LEETGION HELLION雷射鼠标
★Avago 9500 高阶电竞级雷射感应器
★100~5000DPI,7段可调
★四颗按键采用日制奥姆龙D2F-F微动开关
★侧键采用cherry MX 青轴提供高耐用度与反应速度
★底部5档即时编程切换钮
★高品质镀金USB接头
★6颗可编程按键
★编织材料线缆,配备尼龙绕线带
★源于星际争霸2人族机械化部队的设计灵感
★汽车工业级的喷漆工艺

  专为星际争霸2设计开发,芯片A9500,左右键微动开关采用日制奥姆龙,侧键更采用了Cherry MX青轴当作微动开关,底部更有模式切换钮,不需驱动即可切换模式。




2012 CHH专业媒体强力推荐:


  Hellion专为RTS设计的HELLION鼠标,采用高等级Avago 9500雷射感应器提供准确定位,5阶段机械式组态切换钮让鼠标在不需驱动程序下实时切换。选用日系奥姆龙微动开关D2F-F,提供绝佳手感与耐用度,另外更采用Cherry青轴作为ATTACK键开关,提供精准按键手感,带领电竞鼠标进入前所未有的境界。




曾几何时,游戏外设产品就像雨后森林里的蘑菇,铺天盖地的冒出来,管你是马里奥还是采蘑菇的小红帽,都会应接不暇~~大陆的,欧美的,港台的——我不是在说A或V——新品牌一个接一个,同时很多原本并不涉足外设领域的“内设”老牌大厂也都在这个领域有所行动。
本文谈的这个“hellion”就是源于散热器厂家利民。
之前看过渲染的宣传视频,看过新闻稿,对这个“采用mx青轴”的鼠标早就充满好奇,
前阵子有机会把玩实物,真是幸事~
关于厂家的信息,有一招叫做“ctrl+C/ctrl+V”:

何谓LEETGION?
Leetgion来自于两个单字,Leet以及Legion。Leet这个字源自于因特网,是Elite菁英的变形字,在网络世界发展初期,网络黑客高手为了躲避网管人员查缉,刻意使用各类变行字跟火星文,因此产生了所谓的Leet Speak黑客语。而Legion一字则是庞大的军事集团或武装军团之意。而当Leet与Legion结合在一起,就是集结了游戏世界中志同道合的玩家所形成的”精英军团”。
谁是LEETGION?
Leetgion的构想成立于2010初,源自于利民Thermalright公司内的电玩热衷者。利民公司拥有超过十年的计算机散热研发经验,也一直是计算机玩家市场中,质量与效能的代表。也因为长时间服务计算机玩家市场,Leetgion决定于2012正式勇闯电竞市场,为广大的游戏玩家带来最高质量的尖端兵器!


说实话,看之前的消息,除了对于这mx轴到底用的如何很好奇之外,对于这个家伙,并没有抱着很大的希望,毕竟是初试的产品。但厂家并不低调,无论是造型还是“采用mx轴”的特色,都够夺人眼球,与其说是试水,不如说是表决心——最近海峡对岸的厂商们似乎都很看好这块哦——华硕出耳机,明基出机械键盘,TT,CM的强力产品线,热闹的很。或许正是因为心理上的不报希望,真的拿到东西时才有意外的惊喜——当然,产品本身也是很棒的,超出预期。

外观

开箱


另一面是个三角形的开窗,透出最大的特色——青轴按键;




表面浮雕logo和鼠标的轮廓。


一个角落里贴着不大的一条贴纸,印着产品信息,可谓极简。还有个镭射防伪贴。
官方标称参数如下:

  • Avago 9500雷射鼠标引擎 (100至5000DPI 七段调整)
  • 四个日制奥姆龙灰点微动开关
  • Cherry青轴侧键
  • 六个可编程按钮
  • 四段可调整配置
  • 四个可调整颜色切换,不同配置可搭配专属颜色
  • 可变色一千六百万色LED
  • 快速切换分辨率开关
  • 尺寸: 长123mm x 宽 73mm x 高42mm
  • 重量: 105克 (不包含线材重量)
  • USB镀金接头




外壳是个套子,摘掉后还有内盒。



内盒打开,本体藏在一个透明盒子里。这种方式其实和微软的那个触摸鼠有点像。




内附手册一本,备用脚贴一副,鼠标一只。
这盒子的设计其实第一感觉让我想起同样来自台湾的一个品牌矿泉水——统一的alkaqua~简单至极的瓶身,瓶子也无特别异形的构造,极为朴实,而产品信息完全在那一条蓝色贴纸的背面,透过瓶身(水满时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正好可以看清,或许正是为了表达水之根本,水之纯净吧,就因为这个设计,只要是需要喝水,有它的时候我不会选其它的——这个鼠标的包装有点这种感觉,只是意思我没揣摩出来……



就是这个水~

赏析
虽然包装上很“低调”(实际上是很高调……),hellion的外观上可以说非常惹眼。
最初见到3d演示动画的时候,我想起的是国内某“知名”鼠标厂曾经夭折的一款鼠标……但仔细看则发现我犯了个去买“脉动”,结果喝的时候发现是“脉劫”的错误——这两个鼠标的外型其实完全不同,有心的自然明白,差别非常大,一个“前大后小”,一个“前小后大”,棱角的造型给我留下错误的印象了。想象中的奇葩手感,在这个鼠标上并不存在,在此得反省,不能凭印象胡乱评价。







鼠标为漆面,好打理。材质处理的比较细腻,颜色较深。左右对称设计。



滚轮外部是橡胶感,滚动起来有刻度,但刻度感不生硬,属于比较平顺的感觉。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手感还是很不错的,紧致还不割手。



表面有些镂空的装饰,上盖是组合式的,但各种拼接之间的缝隙,以及各区块自身边缘的处理都很细致,结合紧密。做工还是很有诚意的。



左侧有个大大的红色按键,看上去像散热片……这家伙下面就是cherry的青轴了。



“散热片”的前部外壳上是金属片(摸上去的感觉),左右两侧都是,细节处理也很好。



右侧金属片侧边和侧键(或许该叫顶侧键……),缝隙细节出色。







尾部是leetgion的logo灯,这里也可以看到外壳的漆面效果——喷砂的细腻。


鼠标整体上比较饱满,主要支撑手掌的后部比较宽大,高度也不低,整个背部曲线实际上是缓和的,并不陡峭,看似棱角的地方,实际上处理的都是圆角,且圆角半径都不小,所以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割手问题,并且“前小后大”给了手掌非常好的支撑,看外形时如果仔细想想,其实不至于判断错误……


后部上壳的装饰孔洞和边缘细节。


底盘像一个“双髻鲨”,那是什么dd?——样子如下图:


这点和我之前提到的某厂家那个鼠标非常的不同。


底盘除了形状特异外,非常显眼的就是这个大大的转轮了,设置5组不同的profile,然后无需驱动直接转动这个,随时切换到自己想要的那组设置,而不是高端游戏鼠标常见的“一个按键循环切换”的方式,这样做可以说更方便,更直观了,赞一下。
另外,如图,新鼠标脚垫是有一层保护贴的,防止划伤。


光头部分,9500的引擎,非可见光。







尾部的两个按键,默认是调整dpi的升降。因为处于向内倾斜的斜面上,所以是不可能误按的,这个位置谁要是能误按,谁就赶快去“征服世界”吧~~
这两个按键是不能自定义的,反正自定义了也没用,使用中按不到。


线上附带一个捆线带,我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玩意儿,很方便。另外,也看得出,咸菜是尼龙包裹的,这个见仁见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设计已经成了高端鼠标的一种标志之一,究其原因可能看上去更加有品质吧,另外或许更加牢固,不容易受伤。副作用就是让线变得更硬,影响灵活性,当然这个还好,有的更硬些,相信不久的将来,只拿着线就可以“以手持棒棒糖”的方式挥动鼠标将会成为现实~~


配合鼠标整体造型特别设计的镀金usb接口,设计的很协调,并且形状合理,很mini,
对于u口附近空间尴尬的用户毫无压力。

灯光效果



随意自定义,只是……驱动部分再说吧……
外观谈到这,几句话:
造型特别,估计喜欢的会狂喜欢,不喜欢的可能会很极端的无法接受;
外壳分割,但细节并不冗余,控制还可以,没有让整个鼠标看起来“碎掉”,没有铺满装饰;
做工很优秀,质感出色;
个人看法,还是稍显啰嗦,可以再简化些,和包装的味道一样。但似乎想在现在大众普遍接受的“游戏鼠标外观”和极简之间找个平衡是很难的。尤其是国内的厂家,似乎都要**将其外观复杂化……但奇怪的是无论是razer还是steelseries,这两个比较流行的游戏鼠标品牌,其产品的设计其实基本上还是以简洁为主的,难道国内用户不喜欢?……
利民没有做的过分,希望后续产品设计同样不要过于繁琐吧。


手感及使用
大小/重量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手感这部分谈,理由很简单,我觉得它是影响手感的很重要的部分。
找几个鼠标作为参照物,稍对比一下,有个大小的概念吧。



IO,其实这两个长短,宽度都差不多,也都是对称设计,但形状的差异则让手感迥异。



kova+,同样也是对称设计,同样也是线条锋利的设计,kova+则清瘦很多,hellion的握感要饱满一大截,相比之下,hellion更大。



又一个rts向鼠标,也是对称设计,并且还是锋利线条。但这个家伙除了头部宽度可以和hellion类似,短身段加上尾部的急速收缩,手感是真的很“锋利”~这个硬线条硬的就有点过分了,割手了。



曼巴——无论是宽度,高度,还是长短,hellion都没有落后manba,manba是个不小的鼠标了……
重量如何呢?



官方标称不含咸菜105克,我的秤真准~怪不得用它称量原料烤出的蛋糕特别好吃~~
这105克的体重是个什么概念?
下面



IO:86克



曼巴:131克,



Xai:95克
……那么105克,就是它的重量其实和xai相当。
可见虽然hellion定位为RTS游戏,但身材可不是惯常思维中“地贼星鼓上蚤”风格,无论是身形还是体重,它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家伙。

握感分析




从几年前开始玩鼠标,分享经验的时候,我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说明鼠标我在手里的感觉,我方便讲,
希望也方便理解。
hellion是个对称的鼠标,通常这类鼠标舒服的拿法都是拇指和无名指(小指辅助)捏住其两侧负责移动,食指和中指拱起负责点击操作。
这种方式捏鼠标,有几个关键的部分会影响手感,
首要条件:拇指和无名指捏握的点在哪里?
这点确定了,
再看按键的最佳触发点在哪,(食指和中指)是否够得到?够到的角度是不是最佳下压角度?鼠标的重心在哪里?(top视图上)是否和左右两侧的手指发力点基本在一条线上?
手掌在什么位置?支撑了还是悬空了(最尴尬的情况是支撑不到,想空出又能够接触到一些,卡在那)?
如果这几点都能符合你的习惯,那么无论是大鼠标,还是小鼠标,至少从物理握持上来说,它的灵活性一定是出色的。并且按键也是舒适(不谈清脆还是软硬,只说触发的合理性)的——体位好~~



无名指和小指的位置。
hellion对于以上几处的处理正是符合了这样的规律,所以虽然不“萝莉”,但一样做到了灵活。



但对于我来说,上面这个图里我要说一个问题:拇指在捏握的时候,如果用拇指尖发力,那么必须提高位置,因为左侧正好是侧键。而只捏这个点,不如捏在侧键的位置来的舒服、灵活,这比较尴尬。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只能依靠拇指关节内测来发力控制鼠标,拇指指肚到指尖的部分悬空或不借力,好处就是拇指关节为支点,指肚正好可以触发侧键,对于这个硕大的青轴操作似乎更容易些……为什么说“似乎”呢?实际情况是,如果用拇指尖垂直角度按下去是kimoji的~~,但像我上面说的方式按,有时候会有点卡键感……
所以以上分析,49的感受就是:大而重的hellion,形状设计对于我的手,捏握时很不错,避免了manba(重心靠前)那种鼠标,体型大起来,就不够灵活的缺点(趴握却很舒服)。但侧键的位置并不是非常的合适,如果能靠前些,这个位置和右侧一样空出来,那捏起来会更舒服——那样恐怕青轴就没的玩了~~~
总之,这个青轴侧键用的很有新意,散热片造型按起来也挺舒服,但结合起来还可以再斟酌。
另外,没有触底感,且“键帽”和键盘也是两码事,导致青轴的手感有些不那么“青轴”,——当然还是可以感觉到那么点意思,为此我还特地把鼠标竖起来,垂直敲敲看,敲得满屏幕资源管理器窗口……

垫子搭配(兼容性)

一个小前提:原装脚贴。
第二个小前提:圈我不想画了,一个是手抽,画的不好看。另外我其实不是很赞同画圈判断鼠标的观点。毕竟用鼠标很少是为了画圈的。表面兼容性如何?有无直线修正?修正到什么程度?有无抖动?这些从画圈的过程中多少会反映出来一些。但“丢帧”是无法容忍的,频繁抖动一样令人发指,这两点不需要画圈去证明,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就是硬伤,不是个好鼠标,打游戏就免了。至于修正,则是个主观问题,“让我欢喜让我忧”——有人喜欢,只要不严重就不是硬伤,有或无也不那么重要,提提就行了;而加速,工作高度什么的,看看圈也看不出什么。何况圈画成什么样和画圈的人也有关系……
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回帖中提出,我会帮你画出来,先不画了。
言归正传。
9500这颗“芯”一直出现在各种高端游戏鼠标中,口碑方面很正面,说是目前最好的激光引擎并不算过分,当然最近出现了9800这个型号,而采用9800芯的鼠标除了qpad那个青蛙,其它似乎只有传说中的罗技G900了。这颗芯是否会超越9500还很难说,就一个朋友使用qpad的情况来看,是有个bug,到底是芯的问题还是其它问题,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所以就不谈了。最近还有个消息,就是原相收购了安华高鼠标芯片这块,今后游戏鼠标的心脏是个什么局面,拭目以待吧。
9500本身的直线修正应该是可以开关的,hellion手上的感觉稍有修正但非常不明显,这是我的主观感觉,可能有误(神经过敏)。
9500的兼容性一直不错,并且规格很高,但3000+以上的dpi中的表现,实际上我并不看好,hellion的最高dpi是5k,在这个数值上,是不稳定的,当然也许是无法适应,所以它的最高dpi下表现如何,我只能说无用了,这不仅限于hellion,很多9500的5k+都是这种感觉。




细面布垫子——重装甲虫速度



粗面布垫子——重装甲虫操控
在这两块布垫子hellion的表现稍有差异,细面的速度上很稳定,平滑、细腻,定位很准;而在粗面的操控上则移动的灵活性提高了,启动、制动比细面其实更优秀,滑动手感很好,但在缓慢小范围移动的时候却不如速度稳定,有微小的抖动,这个抖动不会像有些低端鼠标那样抽风,非常小且频率不是很高,上下一两个像素的样子,如果细微瞄准则会有所感觉,相比之下,二选一,我会考虑用速度。



涂层布垫子(带硬底)——steelseries 5L
5L很细腻,移动速度适中,最好控制。Hellion在5L上也是很稳定的,定位感也不错。
对于以上三种类型的布垫子,其实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结合,对于绝对稳定性来讲,三个布垫子上都可以,由于重量和身材的原因,底盘不小,重心又向下,hellion在停住不动,频繁点击的时候非常稳,但快速移动过程中操控垫子上稍稍差那么一点。



塑料垫子——zowie swift
Swift的表面非常滑,同时又有着良好的定位感,是个优秀的树脂垫子。Hellion在其上仍然保持着9500良好的兼容性口碑,唯一和布垫上的区别恐怕就是制动感较差了,但这是没办法的,适应就没问题,就像用惯了树脂垫子突然用布垫子还会觉得启动性太差一样。


玻璃垫子——I2
噪音……噪音……
hellion在I2上的表现堪称完美,except noise……
布垫般优秀的制动性,超越布垫子的启动性,有板有眼的定位感,我真找不出什么问题。这鼠标在这种表现的情况下,专门用来打RTS,有点大材小用了……不是贬低RTS,但不可否认,此类游戏对于鼠标的要求真的不如FPS那么严格。Hellion的“下盘性”特点,再加上和I2的良好配合,实在是优秀的鼠标。
注意手汗……



金属垫子——镭拓 A10
这小东西是翻东西翻出来的,似乎放了很久了,看着新鲜,就拿出来用用。这个垫子性价比真的可以,可惜就是尺寸实在是尴尬,如果能做的像GTR那么大就好了,还是双面——背面是树脂,多好的想法,不知为何后面怎么不出了,一直搞变形金刚图案去了……
Hellion在这个垫子上有着和I2类似的情况,完美的移动感,优于布垫子和swift但较之I2稍有那么一点点差距的定位感,噪音则小很多。
以上几种表面就我的使用习惯,绝对是推荐I2的,但戴上耳机吧~另外期待力景赶快把摊子铺大,好有第三方愿意出脚贴……


驱动
同样的,如包装的另类,驱动ui的设计也是比较简洁明快的风格。很容易看懂,并且现在也有了中文的驱动了。简单介绍一下:






在驱动中转换profile是无用的,也就是说,必须转动底部的转盘,用硬件的直接切换来调整profile的转换。而profile的“设置”跟“转换”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当前底盘拨到了05,而我在驱动中设置04,对于当前的状态是没有影响的,设置好了保存,之后底盘拨到04,鼠标就会切换到刚刚设置好的04状态。





性能调节选项卡
Dpi设置是跳跃的,而不是步进的,提供了7个值预设,第一个100个人觉得有点纠结……400起就行了吧……刷新率125,250,500,1000四个值,比较常见的设定。其他没设么好说的了。


宏管理,也没什么好说的,录制,命名,保存,等等很容易理解。


灯光管理,这里提一下,和其它XD的看法一致——味熟么只能~设置~尾部灯光颜色?既然转换profile可以转换整体颜色,前面的灯光为何不能自己定义?如此这般,两个颜色不统一岂不是很诡异?——裤子都换成沙滩裤了,上面还西装领带,如此“混搭”是不是太“先锋”了——当然,如果能够定义,转换时(拨动底部转盘)又会改变,可能逻辑上有点混乱,但应该有办法理顺,这样一半的改颜色,我觉得倒不如不改了,起码连logo灯一起变吧……
老衲并不介意灯光,其实没灯也行……

游戏体会





Hellion的定位是RTS游戏,说的更具体些是SC2。
前面说了,它的定位感很好,甚至绝对的优于市面上流行的RTS鼠标——比如地狱狂蛇~手捏灵活性也很不错,至少对于我的手来说,它并不影响灵活性。加上高dpi,可以说应付大分辨率的SC2完全没问题。但我仍然更加喜欢用狂蛇……理由很简单,它很重,狂蛇很轻……
反复的框选,拉兵,再加上靠鼠标切屏,和控制准星不同,久了太重的鼠标容易手腕疲劳。
如果说hellion的好处,一个就是强大的自定义键及宏录制功能,还有那个attack键——虽然不如键盘来的快……还有就是微操作的准确性——这恐怕在dota这类的游戏中更有用武之地。
按键手感方面,Hellion并不算硬的,D2F F的手感结合上键的设计,并没有显得偏硬,更没有粘滞,回弹也比较有力。如果说更接近D2FF的特点,那旁边的两个侧键可能更能说明问题。这两个键很有特色的采用了与左右键相同的微动,但面积非常小,接触也更加直接,所以这两个键更加接近微动本身的手感特点——较硬,也稍有点闷。或许正是为了妥协这两个键的设计,使得鼠标从顶部看起来就像一头双髻鲨。
为了让出拇指青轴的位置,而把侧键放在目前两个左右键边上,这个究竟是好是坏恐怕还是会因人而异,对我来说并不是特别合适,在食指,中指高度紧张的sc2游戏中——人类手指关节本来就不是很适合横向活动,再加上拇指和无名指需要固定住鼠标,想要横向移动这两根手指去点击旁边的顶侧键,并不是个惬意的事儿——累手指~使用率不高。
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RTS鼠标,实际上是比较另类的,但其高高在上的dpi可以弥补一定的轻快感的不足,加上精确的定位感,算是很优秀的武器了——尤其对于重口味,大手型的欧美用户。但我个人仍然是那个观点,如此这般的一个鼠标,不只是适合RTS,尤其是它有着小型轻快的鼠标并不容易具备的稳定性(kinzu是个例外),并且很适合快速反应的捏握,还有着很重要的一点,它的工作高度很低,2-3mm就会失去响应。


小结

对于第一次推出鼠标的厂家,这款产品可以说足够优秀了,相比一些国内低端的山寨厂,利民不会砸自己的牌子,毕竟整体实力在那里。虽然对于鼠标,它也算是众多“新厂”中的一员,而终究此“新”非彼“新”啊。
做工很“优秀”,形状很“另类”(手感并不算另类),气质很“利民”(总觉得有点散热器的气质……),性能很“BT”,功能很“丰富”,青轴很“诡异”(新尝试,个人看法,还有待斟酌)……
总而言之,它把9500发挥的很好,就看售价如何了。
另外,在我完成这篇陋文的时候,官网已经发布了另一款鼠标:EL’Druin,和一款鼠标垫Aegis,很显然,力景的计划不只是试水——他们很严肃的,所以我很期待。
最后附上两个新品的官网截图:
































[ 本帖最后由 巨腾数码 于 2012-6-26 12:08 编辑 ]


TOP

沙发~~~~~~~~~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