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61 12345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关于《樱大战》的闲言碎语——写在新作公布前夕



首先想说的两点

1:我虽然玩过不少SRPG,但本质上不算galgame玩家,我通关过的AVG基本都是欧美的,所以AVG部分的看法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玩过几十款galgame的老鸟,那你的看法大概跟我会有很大不同

2:本文包含历代游戏的剧透,如果你对这个系列感兴趣但是到现在还一作都没玩过,那最好的建议还是直接去补游戏,除了无关痛痒的5代之外,其他正统作都有中文,语言不是问题
入坑作我推荐PS2的初代复刻版炽热之血,剧情无门槛(毕竟是起源故事),也有繁体中文,模拟器可通关

最近这一年多时间对于日本游戏界无疑是值得庆祝的,众多老牌迎来了复苏,其中还有不少“有生之年”:刀魂、皇牌空战、生化危机、王国之心、鬼泣……然而我不打算把樱大战也放进这个名单里,原因很简单,即使推出新作,那也是和旧时代不同的东西了。

刀魂6、生化危机2和皇牌空战7本质上属于复刻版,王国之心3和鬼泣5也没有换主角,但樱大战的新作和这些不同,旧时代的故事早在2002年的樱大战4就已经完结了。不过,对于老玩家而言这也不见得是坏事,至少可以用一种比较置身度外的心态来看来未来了。

距离1996年初代发售至今足足有22年,回看系列的关键人物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藤岛康介泡妞泡成老公,还被指控渣男;横山智佐结婚时表示不指望要孩子,但还是在45岁那一年生下了女儿;魔神英雄传和樱大战进机战了,让老玩家大跌眼镜;广井王子自己的工作室Red则被反复转手,从世嘉到国产游戏公司再到日本柏青哥企业,被折腾了几个来回……



樱大战被很多人称为“最不像世嘉的世嘉游戏”,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核心人物广井王子并非世嘉员工(至少在开发四部曲的时候不是),人设动画音乐等等关键元素也大量交给了外部人员制作。促成系列的推手,当时的副社长入交昭一郎之所以找上广井王子,就是希望利用后者在动画界的人脉,给世嘉搞一个不那么硬派,吸引动画观众入坑的游戏新作。

初代的女主角只有六名,但是涵盖的类型已经很广了,导致续作不管怎么加角色,多少总是能看到元老的影子。现在来看最让人吃惊的是,作为一个最初完全面向日本市场的游戏(PC中文版比土星日文版晚了5年),六个女主角居然只有一半是纯粹的日本人,体现了“国际视野”,而且我用这句话完全是褒义的,没有讽刺的意思,

如果扔到今天,恐怕玛丽亚和李红兰就会变成北极熊和熊猫人的俗套模样。老实说,直到现在,在国产游戏之外的天朝角色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红兰,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接地气的北京大姑娘,很接近100年前天朝女性的形象(声优倒是提到她学生时代差不多也是这模样,当然,没有旗袍)。当然制作组也不是闭门造车,这个形象明显参考了李香兰等等历史名人。细节上,李红兰也比较真实可信,比如吃西瓜不撒盐,喜欢农历春节而不是元旦,这些都和天朝人的习俗完全相符。

封面角色真宫寺樱,看上去很直接的服装,其实也经过了相当复杂的考量。二十多年前最初看到这个形象的时候,国内的玩家感想大概只有“一套漂亮的和服”,实际上这种二尺袖+行灯袴+缎带+西洋靴的组合在历史上的大正年间是新潮女性的象征,直到被水手服取代为止。当时的男性也可以穿行灯袴,包括不少剑道练习者。换句话说,虽然以现代的眼光,这是一套传统和服,但在当年,这其实是新潮甚至中性化的代表。

至于行灯袴,在当年一般以紫色为主,绯红的行灯袴过于鲜艳,主要用于巫女装。看似简单的便装其实在视觉上概括了樱的三重身份:新潮女性(大正女青年)+武士(北辰一刀流研习者)+巫女(OVA2里有樱担任祭祀的镜头,服装基本上还是这套)。这套行头直到今天也丝毫没有过时,看看泛滥的舰娘类手游有多少耍太刀的巫女就知道了。

玛丽亚则是标准的“宝冢系”男装丽人,实际上所有女主角的战斗服都很宝冢,这也是系列和其他galgame最大的区别——女主角们首先是歌舞家,其次是战士,最后才是跟男主角谈情说爱的对象,她们忙于工作,不会整天围着男人转,实际上,大神一郎这个所谓的队长倒是更像一个围着女人转的打杂苦力,在OVA2里大神甚至连打杂的资格都没了,彻底沦为打酱油的,即使如此日常故事还能正常推进。这大概也是系列作为galgame却能吸引大批女玩家的原因,宝冢在现实中本来就有大量女性观众。

从一开始广井王子就打算把系列塑造成一个跨媒体的品牌,而不是单纯的“只有游戏”,所以声优偶像化的包装也是有必要的,当然这个“偶像化”对于本系列还算褒义词,这意味着挑选声优时更严格,需要有扎实的歌唱和话剧功力,跟现在这种声优干不好本职工作却要靠写真、发推和二流角色歌混日子的玩法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反而降低了声优的要求,把这个行业搞的乌烟瘴气。

LIPS的选择体现了角色的个性,神崎堇这种喜怒无常的大小女且,如果不看攻略想要迅速提升好感度,并不是简单的事情。玛丽亚虽然沉着冷静,但是有一套严苛的价值观,想要摸清也不容易,有时怎么选都错,只有不说话才能加好感。李红兰表面上看似乎是个满脑子只有机械的工程师,实际上情商也不低,阿谀奉承的过头了,她会直接听出来的。

至于樱这位看板娘,表面上看是最普通的一位,其实性格就和服装一样,处于微妙的平衡。樱的诉求并不复杂,只有两点:诚实和有担当。她经常吃醋,但并非蛮不讲理,只要解释清楚,就能消除误会,但如果不是误会而是谎言,只会越抹越黑。她希望大神有男子气概,但也不想所有事都给大神一个人扛,两个人一起面对才是最好的。对于走专一路线的人来说,樱的结局是最轻松的,只要诚实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行了。如果想同时把所有人好感度一起提升,那么如何处理樱吃醋时鬼脸就不简单了。当然,游戏的难度并不高,所以系统不会逼着你把所有人好感度都拉满才能通关。

樱的性格就像她那套服装一样,在现代人看来是古朴,但在当年却又带着几分叛逆。以严格的标准来看,她并不是完全的大和扶子,走路必须落在男人后面三步远的花火才符合这个标准,樱是一直和男人并肩走的,这种处于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女性,也是大正时代的代表。

SRPG是系列早期比较薄弱的部分,前两作基本就是移动+二动的死板模式,跟机战比,没有精神,没有经验值,没有金钱,所以除非过关条件逼着玩家敌全灭,否则连清版的意义都没有,切了BOSS就可以收工了。SRPG部分只能算AVG部分的调剂,这就像机动警察没有战斗光靠日常也能吸引观众,樱大战的核心还是AVG部分。

至于光武那个整天被嘲讽为垃圾桶的造型,其实是广井王子一贯的癖好,早年他是做食玩的,所以演成了二头身机体的癖好,魔神英雄传里的神龙斗士也是这模样。因为樱大战这个系列是多方合作项目,所以某一个人的癖好可能会影响整部作品,关键就看团队能不能把某个人压住,广井是主导者,所以很难压住他,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编剧赤堀悟在日本那边的名声毁誉参半,国内观众对他最熟悉的作品大概就是天空战记和宇宙骑士,说出这两个标题你大概也能想象出他的风格了。赤堀悟本人有很多怪癖,喜欢写虐心剧本,虽然没达到冈本伦那个程度,但是在当年也足够让很多观众皱眉头捏鼻子。所以樱大战的制作组把他很多奇怪的东西压了下来,他只能把这些怪癖放到官方前传小说里。历代游戏对这些方面删的还是比较干净的,初代只有玛丽亚提过一嘴“在纽约做过杀手”,不看小说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当然因为剧情和游戏本身没有太多直接联系,玩家也可以选择完全不看。

整体来说初代的剧本还算四平八稳,只是最终话翻了车,前面明明是模仿帝都物语跟阴阳师和妖魔战斗的和风故事,突然就变成了撒旦VS米迦勒?剧情本身对于这个转折也没有铺垫,玩家能猜到菖蒲恶堕成杀女,但也猜不到她又会洗白成天使。华击团在大本营挨个送死的剧情就和青铜五小强闯黄金十二宫一样俗套,最后一套白魔法集体复活,让很多人难免有种被骗了的感觉,而且米迦勒最后也没有送佛送到西,既然有这个能力,干脆把一马也复活了啊?当然这种结局很可能是赤堀悟被按住了的结果,让他自由发挥的话大概就没有白魔法了。

初代土星版的销量为35万,虽然不是很高,但超过了世嘉的预期,而且跨媒体活动也全面开花了,对于系列而言,这个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至于游戏本身,除非你想彻底回忆当年,否则现在已经没多少必要玩土星、DC和PC的原版了,直接玩PS2的复刻版炽热之血就行了。



因为1代销量超过预期,世嘉给2代增加了更多预算,动画制作变成了Production IG,开始了两家公司的长期合作,片头和CG明显更加专业了。广井王子看了95版攻壳之后决定让PIG负责动画,而2代的剧本也莫名的……带着点老鸭子的味道,更像机动警察了。

2代在AVG部分的改进是相当明显的,LIPS加入了前后分段和连续触发的设定。连锁事件的设定也让玩家专注于某几个角色,每天都有固定的事情做,而不是零散碎片化的“雨露均沾”。

SRPG部分改进不大,加了个风林火山的队长指令,但玩法还是移动+二动的老一套,而且后期战斗越发的又臭又长。根据AVG部分对话的“热血”和“冷静”程度决定大神的性格,是个不错的构思,但实际执行不完善,这个性格槽是一路继承下去的,而且结果也只有两种不同,这个系统一直到3代才真正完善。

剧情方面,2代一开始就给初代擦了屁股,山崎真之介诈尸了,但这次完全不提撒旦的事,大概制作组也希望玩家忘掉初代这段黑历史。菖蒲归西后,加入了妹妹枫作为新的副司令,而且系列的剧本也没有再折腾这名角色,算是对玩家不满的一种补偿。

2代的剧本被很多人视为系列最佳的确是有一些理由的,以京极庆吾为首的那群陆军马粪显然是在影射226事件,这群马粪的行为也颇有当年“皇军独走”的味道,先是玩刺杀,失败后直接“维新”。帝国华击团的后台逐渐从陆军转移到海军,也暗示了当年马粪和八嘎的“大本营不相容定律”。

历史上的大正时代对于日本其实影响力并不强,类比的话,甚至不如苏联的赫鲁晓夫时期影响深远。樱大战把年代改成半架空的“太正”也有这方面的原因,现实中的226事件落幕后,虽然陆军的皇道派衰落,但统治派反而增强了实力,即使真的把陆军一窝端了,也不见得能改变日本的历史。所以游戏没有像机动警察那样详细探讨这方面的剧情,而是简单以游戏逻辑告诉你“陆军大臣完蛋了,日本历史被改写了”,这倒也算个聪明做法。虽然细枝末节可以吐槽,但是就实际剧情而言,系列大方向上的反战思想是很明确的,这点不需要纠结。

虽然没什么真正的政治戏,但是陆军马粪在大冬天杀进帝国大剧院,还是有点老鸭子味道的——作为讨伐妖魔的华击团,面临的最大敌人反而不是妖魔,而是日本自己的陆军。马粪把剧院的海报无情踩在脚下,甚至点名要真宫寺樱,而且是DEAD OR ALIVE式的悬赏,这段剧情确实很能激发玩家的怒火和保护欲。

不过2代被人铭记的原因还是各种感情戏,神崎堇为了帮助华击团考虑牺牲个人屈身政治婚姻,体现了大小女且真正的一面。战火给李红兰带来的PTSD,是反战主题的一个直接注脚。夏日旅游时玛丽亚和大神一郎的独立行动,也展现了这名副队长的不可或缺,没有她在背后的努力,其他队员也无法安心休假,这几话都是真正让角色“活起来”的经典剧情。

个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则是元旦那一话的“拜见岳父岳母”,初代感情戏的高潮仅仅是东京庙会的约会,2代则是真正的谈婚论嫁见父母,这些老一辈角色请的也是一水的老牌声优,虽然剧情不多,但态度绝不敷衍。我觉得其实整个系列在2代完结了也不错,起码帝国华击团的感情戏到这一步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只差捅破一层窗户纸。所以在后来4代的大结局中,巴黎华击团大都是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而帝国华击团则比较平淡,因为只要捅破这一层窗户纸就够了。

元旦剧情被重点刻画的是真宫寺在仙台的老家,这是樱成长的故乡,也在两部OVA中反复出现。樱和母亲若菜的招待看似朴素实则热情,对大神一郎的期待,和对真宫寺一马的缅怀交织在一起,也暗示着主角需要真正成长起来,承担家庭的重任,回应孤儿寡母的期待,很有当年日剧那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味道。

若菜在深夜的约谈,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也是对女儿和女婿的一种期望——生活中除了结婚生子就是三从四德(OVA2里提到她跟一马第一次见面是相亲,第二次就结婚,也是长辈安排的),没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因此她自然希望女儿能摆脱命运的束缚,活出自己,而大神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做到了这一点(破坏了魔神器)。就像前面所说,樱这个角色的本质是需要拿来跟其他女性对比才能看出来的,就性格和命运而言,若菜这个角色和樱是不同的,倒是和3代的花火颇为相似。

当然,2代的剧本也算不上完美,前中期各位女主角的戏份平均分配,但是后期基本就是樱的独角戏了,只有走樱的路线才能感觉到剧情是真正完整的,这种“钦定”思路对于喜欢樱的玩家来说倒没关系,但是对于其他玩家不太公平。真宫寺一马这个角色的处理也很成问题,孤儿寡母对他的缅怀体现得十分到位,然而一马摆脱控制恢复神智后才几分钟,就给女儿挡枪倒下了。赤堀悟似乎忘了宇宙骑士的剧本为什么成功,要虐心也得放长线钓大鱼,如果D BOY的妹妹美雪救回来几分钟就倒下了,还会有后面的感染力么?当然要我说这剧本八成也是他被按着写下来的,要不然樱就会变成第二个美雪献祭掉,实际上如果大神没破坏魔神器,剧情真的就会这么发展。

2代土星版销量为50万,是系列最高,考虑到当时DC已经公布,土星只剩下一口气,这个数字完全可以用奇迹来形容,比在PS上突破百万还要艰难,也证明之前的跨媒体发展确有成效,各种周边积累的人气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世嘉主机本身的不振。



帝国华击团的故事到这里本来应该结束了,但是DC需要樱大战3,于是大神一郎抛开旧爱一路溜到巴黎去鸟——这个开场某种程度就已经招来了前作玩家的不满。当然就我个人看法,如果想要出续作,也只能另起灶炉,所以我还是能接受的。而且帝国华击团的角色在后期还会登场,只是,不能攻略,也没有结局。

如果说2代对AVG部分进行了大幅改进,SRPG部分基本不变,那么3代则是两把抓两把都要硬,完全摆脱了瘸腿嫌疑。ARMS让3代的SRPG部分摆脱了过去“又臭又长”“缺乏快感”的问题,虽然过关依然没什么难度,但是自我挑战型玩家可以尝试各类精确速攻,SRPG的节奏明显加快了。这套系统后来又被系列元老田中俊太郎进行了一番改进,于是就有了战场女武神。

AVG部分,新引擎的读盘大幅加快,前两作即使是PC版或者模拟器,依然可以看到比较长的读盘画面,角色在变化姿势时也经常消失,搞得好像人物已经离开了一样,等了几秒钟后你才发现她只是换个了姿势……这个尴尬在3代终于被消灭了。

场景则从剧院扩展到附近的一片街区,所有巴黎角色都有好感度,作为一个异乡人,大神也不能永远窝在剧院不出来,跟其他市民搞好关系可以解锁更多的隐藏要素。因为这一次的场景变大、事件变多,而自由行动时间依然有限,一周目不可能像前两作那样把事件玩全,必须有所取舍,所以加入了非强制的遭遇剧情,路上碰到角色是否搭理也是你自己的自由。这样的设计也强化了多周目的意义,提升了重玩价值。

巴黎华击团的人员构成和帝国华击团最大的区别在于“阶级”,帝击可以说是完全的精英阶层,不是大小女且也是武家名门之后,最差也是军事机构成绩第一的战争机器。神崎堇虽然经常笑话真宫寺樱是“乡下土包子”,但樱在仙台也是名门望族的藩士之后,这个“乡下土包子”仅仅是东京大小女且看不起地方大小女且的蔑称而已。就像鲁迅自称“家道中落”,但还是能跑到仙台留学,回国后又笑称“一个大元一碗鱼翅真便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穷人家也不是孔乙己或者阿Q。

似乎是参考了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这边的人就真的没那么体面了:蔻库莉可是马戏团压榨的童工,连饭都吃不饱;罗贝莉娅是女飞贼,对腐朽的贵族恨之入骨;艾莉卡虽然吃穿不愁,但也仅仅是教会的修女(前传小说提到她是孤儿,养父母是乡下的普通人家)。

至于仅存的两位大小女且,库莉希奴虽然心高气傲但并不算喜怒无常,也就没有堇和织姬那么棘手。花火的未亡人属性在一个主机galgame里算是很大胆,也是这次赤堀悟“犯病”后唯一在游戏中留下的痕迹(每个女主角都有惨痛的过去,但是这些过去再一次被塞进前传小说了,只有花火在游戏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因为尺度不算太过分,这个角色的人气还是很高的。

在角色上,3代虽然没有完全走出前两作的影子,但还是有一些新意的,比如罗贝莉娅的各种荤笑话前两作是肯定看不到的(“要不要试验一下这床结实不?”)。蔻库莉可作为萝莉在性格上与爱丽丝有明显的区别,是一个年纪虽小但饱经磨难的小大人,跟她在一起不会有那种强烈的哄孩子的感觉。

然而这5个角色凑到一块没法组成一个团队,必须要大神当队长,大神走了就群龙无首。帝国华击团早期也有这个问题,但是在樱和玛丽亚成长后,这个“慈母严父”组合还是能应对一般情况的。而巴黎华击团的角色本质上没有太多成长,入团前什么样,结局里还是什么样(可能只有自首的罗贝莉娅除外),不同出身的人本身三观就有激烈的冲突,难以调和。

另外,3代的最终话也有点问题,虽然没有1代那么明显,女主角体内带有怪人血统这种奇怪的逻辑居然还能迷惑住他们好一阵。司令古兰玛张嘴就要全体英勇就义,让人喷饭。虽然古兰玛不像米田那样是托孤老臣,没有把团员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但也没必要这么直接。

到目前为止,3代的开发规模是系列最豪华的一作,特别是PIG制作的动画,片头可以说是这家公司的游戏动画的最高水准,传说系列出了这么多代,也没有能够超越樱大战3的片头。DC日版的销量下降到30万,考虑到这时候DC已经停产,在日本的装机量甚至不到土星的一半,这样的销量还算可以接受,而且巴黎组的周边还是有销量的——这一点比纽约强多了。



按照广井王子的说法,系列前三作相当于TV版动画,剧情四平八稳慢慢发展,4代的开发时间只有一年不到,所以只能算剧场版,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一下精华。从反响来看,这个卖情怀的完结篇销量还是不错的,维持在了25万的水准,要知道这时候DC可都停产一年多了。

4代的主线很短也很简单,让大神一郎在所有女主角中选一个作最终归宿,这次的结局是真正的谈婚论嫁,不能再打哈哈混过去了(两个未成年萝莉除外)。米田老爷子把一切手把手教带给大神以后,终于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背着酒壶路过上野公园的樱花丛,片尾曲《君よ花よ》响起,过去的一幕幕在眼前掠过,成了系列最著名的催泪弹。

因为开发时间短预算低,所以对4代鸡蛋里挑骨头没有必要,但有些画蛇添足的毛病还是很扎眼,比如帝国华击团重画了一组立绘,但所有人都是有形无神,还不如直接沿用过去的立绘好,作画总监松原秀典这次显然是摸了。

也许从3代开始接触这个系列的玩家依然不太甘心,但是对于从1代2代一路走过来的玩家而言,4代这个结局算是心满意足了,也兑现了广井王子的承诺,让这个系列在世嘉主机上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大概就是帝国华击团没有充分享受到新引擎新系统的好处,毕竟4代的流程实在是太短了,不过这个遗憾很快会得到弥补,即PS2的初代复刻版炽热之血。



炽热之血的系统基本沿用自3代和4代,新增系统不多,只有消耗小半条气力的特殊攻击和连续QTE的LIPS算是新东西,但剧情内容有明显的强化,增加了大量的新事件,老事件也增加了新的LIPS,不过内容并非只加不减,比如原版的各类小游戏都被QTE取代,只剩下了一个花扎,想要玩其他的小游戏就需要跟日本专用的手机网络联动,这一点让老玩家略微不满。

新增剧情部分,和帝剧三人娘约会算是众望所归,另一个章节原本是打算弥补李红兰剧情的不足,结果又画蛇添足。新CG中李红兰查看了欧洲星组在一战的录像,但她在2代碰到织姬和雷尼的时候依然当作陌生人,这种剧情连续性冲突还算小事,更大的问题在于把李红兰搞成了一个比泉野明更严重的恋物癖,性格非常别扭,感觉还不如把2代火灾那段PTSD直接挪过来的好。

画面方面,因为预算问题,AVG部分的背景依然沿用自土星版,不过因为土星的2D性能不错,所以只要不接在高清电视上问题就不大。很多特殊事件的人脸都画崩掉了,不过最常见的人物立绘却比4代用心的多,整体效果也好得多。

部分土星的老动画也被保留了,仅仅对机体和场景进行了3D化处理,有时候镜头就这样在新画面和老画面之间来回切换,就像Z高达的剧场版一样尴尬,好在片头等等全新制作的CG还是保持了高质量。

日版的销量为23万,因为头铁跟一堆大作扎堆发售,所以没能达到35万的目标。几个月后又推出了繁体中文版,跟宿命传说2并列为PS2官中文字量最大的游戏,前两年还在巴哈姆特看过翻译负责人的回忆,据说大部分文本都是一个索尼的女翻译肝出来的,但上头也没有给她提高待遇,所以就心灰意冷了。

虽然上面说了不少问题,但如果问整个系列最喜欢哪一作,那我还是毫不犹豫选择炽热之血,老情怀+新系统的组合对我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初代那螺旋升天的奇怪结局没有改变,但前面的剧情整体变得更好更丰富,我就已经知足了。想要撼动这一作在我心中的地位,除非2代也出个复刻版。

实际上,世嘉官方那边从来没有正式公布2代复刻版的消息,在当时也不会有这个计划,因为在炽热之血之后紧接着还要开发5代,抽不出时间。23万的销量虽然没有达到35万的目标,但是考虑到复刻版沿用了大量老素材(很多3D模型还是4代挪过来的),这个销量也不算很差,毕竟2003年春季商战有的是更惨的存在(比如KONAMI的ZOE2)。我个人觉得炽热之血之后没有紧接着推出2代复刻版,还是因为5代的开发占用了时间,至于5代发售后为什么没再复刻2代,显然是因为5代的销量已经惨到让世嘉失去信心了……

很多人在抱怨4代流程短的时候都会提出一种说法“4代的规划早就有了,是因为DC停产才大幅缩短流程”,这句话本身的确是事实,但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广井王子原计划的4代是大神一郎跑到美国建立纽约华击团,因为DC停产,所以他才把4代变为旧时代的完结篇,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如果DC没停产,4代作为完结篇会有更长的剧情”,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4代成功让旧时代善终,带有很大的侥幸因素,广井王子打算把大神一郎塑造成红发色魔亚特鲁一样的存在,到处造孽,好在4代发售后大神一郎终于消停了,去纽约的任务转交给了他的外甥大河新次郎。换句话说,5代做好做坏,都跟老角色没关系了,这是在5代战略级失败后,我个人最大的庆幸。

现在想想,如果4代真的按照原计划,让大神一郎跑到纽约跟那群歪瓜劣枣混在一块,然后旧爱又跑来修罗场一番,简直让人后怕。我是乐于见到巴黎和帝都的人同台亮相的,但纽约还是算了吧。

5代在系统上其实是继续进步的,AVG的活动空间更大,可以在几个街区之间转移,SRPG部分也更加成熟,问题在于,樱大战本质上是个恋爱游戏,失败的人设和剧情注定了这一作会完蛋。日版的销量没有准确数据,官方说12万,发霉桶说14万,不过大概就是这个腰斩区间。至于欧美版的销量也就勉强到五位数,可以忽略不计。

我不想说5代的人设是政治正确,因为欧美版是在日版五年后才推出的,换句话说,5代最初还是给日本开发的游戏,基本没考虑过欧美市场。实际上,整个系列一开始都是给日本开发的,前四作在日语之外,官方只出过中文和俄语版,而且都是在日语版发售很久之后。

搞成这样只是广井王子的个人恶趣味。广井一直对美国题材感兴趣,当年的土星他就出过一款乱糟糟的天外魔境第四默示录。如果制作人和剧本对角色提出奇怪的要求,那藤岛康介和松原秀典不论怎么画,也救不了人设,所以我不认为锅应该让两个画家背,起码藤岛在同一年给深渊传说做的人设还是很正常的。

前面说过炽热之血新增的李红兰章节很碍眼,那么5代起码一半章节都是这种碍眼的程度,这就无法忽视了。男主角大河新次郎的塑造更是奇怪,缺乏男性气概,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女装演出,甚至官方也在OVA里大玩女装梗,简直把他舅舅的脸给丢尽了。

虽然5代迎来了战略级失败,但是老玩家对前四作还是很怀念的。发霉桶在日本做过几次读者投票调查,在2006年的“史上游戏百强”中,初代樱大战位列13名,其他3部作品也全部入围百强名单。2009年的“最希望推出新作”名单中,樱大战排行第一。2010年的“50大游戏最佳角色”中,真宫寺樱排名第17,夹在FF10的尤娜和FF7的蒂法之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现在,樱还在各类游戏里不断客串。

实际上,樱常年霸占各个游戏杂志封面的次数,也只有尤娜能相提并论,考虑到樱大战从1996年就开始走红,霸占的时间还比尤娜长一倍。现在阿宅笑称自己“三个月换一次waifu”,相比之下,这些十几年前的角色,生命力确实旺盛的多。

2016年,世嘉官方举办了一次投票,樱大战再次成为“最希望推出新作”的系列,新作的开发也就此启动。世嘉表示“这一次会动用整个集团的资源”,在我看来最好的结果就是交给ATLUS,理论上这也是可行的(世嘉收购ATLUS的时候就表示会向其开放IP库),但实际很可能只是我的痴心妄想,开发工作大概还会交给战场女武神组。

新作的年代设定是太正29年,即1940年,这个时间不能和现实划等号。首先其年号是“太正”而非“昭和”,等于给嘉仁天皇强行续命,裕仁仍未登基。其次正如前文所言,军部独走势力已经在2代被打/压下去了,再加上系列设定里天朝和日本同属贤人机关的同盟,在这个架空的“太正29年”里,日本极有可能根本没发动侵华战争。这个系列的反战反军国主义路线都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新作还计划同步推出中文版,只要世嘉没发疯,就肯定不会在大方向上出问题,最多只会像如龙6那样出点小岔子。

更值得关注的是角色年龄,1940年,意味着大神一郎已经37岁了,真宫寺樱35岁,连大河新次郎都32岁了。因此新作的男女主角基本可以确认是全新班底,大神一郎已经接了米田一基的班,真宫寺樱很可能会接藤枝枫的班变成新的副官,如果两个人有孩子,到了这时候也有十几岁了,倒是有可能成为男女主角之一。

换句话说,新作面临着一个和5代类似但又稍微不同的局面,男女主角一定是新人,但老前辈可能会卖点情怀,而不像5代那样,让大神和樱在开场露个脸就闪人,这样虽然不见得让新老玩家都满意,但确实是比较稳妥的办法,也是可能性最高的办法。

虽然新作直到2018年4月才公布,但开发其实早在2016年末就启动了,原本预定2019年3月前发售,甚至在2018年9月的TGS制定了展出计划,但随着发售的延期,整个计划也往后延了一截,虽然具体的发售日没有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新作距离正式公开细节确实不远了。只要人设别像5代那样一公布就吓跑一群人,我想这个系列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当然,如果你唱衰新作,我也完全理解,不过就算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有笑话也比没有更好玩一点吧。

就本质而言,樱大战的复活与莎木是不同的,莎木2的剧情只做到一小半,断在了最吊人胃口的阶段,所以就算出于把剧情讲完的目的,玩家呼吁莎木3,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樱大战的故事,某种意义上而言,早就在4代画上句号了。玩家呼吁樱大战复活,与剧情并没有什么联系。

或许,投票的人真正的怀念的,是二十年前那个时代,在那个时候,ACG虚构的偶像团体还不是同一张脸的复制(我说的就是某邪教)。在那个时候,玩家需要察言观色,在屏幕里捞海底针,而不是打开一个网页直接收听“提督,晚上好”的报时。在那个时候,人们谈论游戏角色,说的是这个角色让人记住的剧情,而不是身上贴了多少属性标签。

或许这一切在今天已经显得和浮躁的时代格格不入,但这些投票结果至少让我们知道,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其他国家,依然有那么一批玩家喜欢这些老一套的东西,对我而言,这就足够了。

因为,我,或者说,我们,很喜欢这些东西。

既然100年前的大正女性都能让现代人赞美,那么20年前的游戏模式,或许也不是那么古老吧。

希望如此。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2-24 19:18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E光影GA 激骚 +3 最骚 Rated by wap 2018-12-13 14:13
  • 燕山隐士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8-12-13 13:55
  • vh01 激骚 +3 最骚 Rated by wap 2018-12-13 12:23
  • xiaogao 激骚 +2 版务处理 2018-12-13 11:05
  • 疾风骑士 激骚 +3 最骚 Rated by wap 2018-12-13 10:35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不知道新作到底什么时候能公布

顺便不谈下樱大战其他衍生作品?之前在国内引起很多抨击的手游怎么看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好文。
5代还有一个恶劣的3D动作前传,当初也忍着玩通了,主题曲檄帝好像是五代女主唱的。
4代真的是最美好的回忆了,清楚的记得发售日是个周五,骑自行车跑到和大学距离很远的游戏店去拿碟。回来后很快就打完了,虽然流程短的让人惊讶,但是君よ花よ出来的时候,配合历代名场面还是异常感动。印象里感觉是自己玩游戏这么久最感动的一次了。。。
上了PS2后也是给好多人安利过。

另外樱战虽然是个类动画游戏,但是几作动画的质量却烂的离谱。TV版里爱丽丝甚至是个自闭症小孩,和游戏相去甚远。。。2代的OVA质量还不错。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越怪的猫肉人 于 2018-12-12 15: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不知道新作到底什么时候能公布

顺便不谈下樱大战其他衍生作品?之前在国内引起很多抨击的手游怎么看
手游我吐槽过了啊,100年前的“魔都本地人”……
http://club.tgfcer.com/thread-7540522-1-1.html
本来新作是预订2019年3月之前发售的,然后11月的季度财报里跳票到新财年了,不过名越表示很快就要正式公布了

日本那边的衍生作品也没几个好的,我反而觉得最好的“衍生作品”是PS2的Shinobi
虽然明面上是超级忍系列的新作,但是气质已经完全不同了,变得非常樱大战
Overworks曾经取消的两个樱大战动作版,如果做出来了,大概就是这个效果,拿着刀高速斩杀妖魔
引用:
原帖由 Fiorella 于 2018-12-12 15: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好文。
5代还有一个恶劣的3D动作前传,当初也忍着玩通了,主题曲檄帝好像是五代女主唱的。
4代真的是最美好的回忆了,清楚的记得发售日是个周五,骑自行车跑到和大学距离很远的 ...
动画在B站现在就能全部搜到
TV是彻底的黑历史不用管了,能把樱大战拍成一鬼片,实在是够原作粉碎
剧场版是PIG做的,没什么剧情但是画面很不错
OVA1相当于游戏的前传,想了解剧情的可以看看
OVA2是大神打酱油的日常单元剧系列,有点类似机动警察,战斗很少,最后两集是樱在仙台老家的故事延续,也就是我所说的“怀旧的日剧风”
OVA3和OVA4转移到巴黎,虽然制作烧了不少钱但是剧本质量很一般,基本变成了官方同人,可看可不看
OVA5是大神外甥女装记,看不下去……

还有个政一九的漫画版,画风与藤岛康介非常类似,缺点就是连载的太太太慢了!到现在刚刚做完游戏初代的剧情,跟当年的漫画版EVA一样磨蹭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8-12-14 02:33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樱战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当年为了樱4买的DC
历代游戏也基本收集全了
动画的话,活动写真最高,交响乐版的主题曲不时还会再听听

手游懒的喷了,希望新作不要再让人失望了

TOP

当年为了樱战买的SS和DC,回忆实在太美好了,那个青涩的时代,现在想想还有点甜甜的味道,希望新作能继续延续大神的故事!!!!

TOP

1-3有玩,4好像没玩过
不过主题曲当年曾经无限循环洗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写的真长,先马克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樱战算是我最美好的游戏回忆之一了。君よ花よ,即使是现在,只看见歌名都有点小感动。希望新作真的如世嘉所说,倾全社之力去做。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藤岛康介之于樱大战,可能比漆原智志之于梦幻模拟战还重要。所以手游死远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fujin 于 2018-12-12 17:1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藤岛康介之于樱大战,可能比漆原智志之于梦幻模拟战还重要。所以手游死远点。
藤岛主要负责的是人设原案,也就是说角色穿什么衣服,大体造型如何,至于游戏内的形象是松原秀典当作画监督,藤岛只是画画封面等版权绘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又想起了当年单身学生宅玩樱战时像谈恋爱的感觉,真是美好的回忆。在包机房通了PS2的炽热之血,2、3通了PC上的中文版,BUG满天飞,玩的过程真是痛苦。遗憾的是没通过4,真希望PS4上再来个中文1-4合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船长牛逼,写的太好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没重制太可惜了,现在重玩战斗部分又臭又长玩不下去了
3跟4的pc版兼容性怎么样,steam上好像没有

本帖最后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8-12-12 18:32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引用: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8-12-12 18: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2没重制太可惜了,现在重玩战斗部分又臭又长玩不下去了
3跟4的pc版兼容性怎么样,steam上好像没有

本帖最后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18-12-12 18:32 通过手机版编辑  
https://store.cubejoy.com/html/e ... tail/detail170.html
方块游戏有卖4代中文,兼容性不太好
我自己留着的还是DC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kid200002 激骚 +10 精品文章 2018-12-13 16:09

TOP

 61 12345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