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9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专题讨论] 当年FF电影版票房大暴死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FF游戏进入光盘载体之后,CG在很大程度上招揽了一票无知少年,不晓得“CG即灌水”的古训。坂口小胡子当年对CG的狂热也让他有点找不着北,于是乎做出了FF电影版这个终极奥义,结果票房大暴死,老史被sony注资入股,虽说缓解了财政危机,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决策自主性,现在看来sony好像一开始就不看好电影版这个项目,负责发行影片可能也是想“不死就赚点钱,暴死就套金箍”,小胡子的地位貌似也是在影片暴死之后在公司内部逐渐降格,直到最后离开了伤心之地。
现在分析电影版的暴死原因,我总结了几点,不知道涵盖的是否全面:
1.影片观众群定位不明。说道底FF电影版本质上是个“游戏原作粉丝电影”,但真的吸引粉丝了吗?电影版的剧情走科幻路线,与游戏版的幻想洗剪吹风格严重不符,严重的违和感让游戏玩家们不待见;反之,没玩过游戏的普通电影观众也不会对一个陌生的题目掏腰包买票,首先在剧情内容上就出现了两边都不讨好的情况。

2.没有知名演员的支援。电影全篇都是假人,没一个真货,声优的因素也不是让观众们掏腰包的主要理由,所以看人脸这一条还是算了,没有大牌影星的撑不起一台戏。

3.剧情没有吸引力。科幻题材已经被欧美玩烂了,剧本越写越白开水,就连阿凡达的剧情也只能说不过不失,剧情深度远不及更早的终结者2,所以导演和编剧的任务就是把白开水变成矿泉水,能让观众们掏腰包才是硬道理。但FF电影遇到了更糟的问题——导演是个日本人,还是个游戏监督出身。会做游戏但不太会拍电影,本来一个直来直去的科幻剧情,偏要把一些日本动漫(游戏)里的价值观注入进去,类似 宇宙万物、地球母亲等等中二潜伏期要素,这些是欧美观众向来不待见的,看电影图个娱乐放松,不是来参与哲学大讨论的,坂口显然不太懂这个。

4.最大的CG卖点却没成为卖点。一部影片想要成功,首先要做到吸引人,让观众们看了预告片、海报之后能主动掏腰包;其次是要让人能把剧情看下去。上面已经说到FF电影的剧情不接地气,而CG做得再好,还是让人看不下去,审美疲劳。

以上是我想的一些关于电影大暴死的原因,不知道涵盖的是否全面,请各位资深玩家帮忙指正。


TOP

我当年一直搞不懂,阿凡达为什么这么好。。。
我觉得一点不好看



TOP

很正常 就日式那种中二价值观 欧美人喜欢就怪了


TOP

说说我的看法,很简单,钱烧得太多了。 square 在当时游戏界是翘楚,可家产毕竟不能和皮克斯之类的比,如果能将成本控制在3000-5000万美金,那还好小赚一笔再搏个美名。1亿美金做一部 CG 动画电影,就算是当时的迪斯尼也得考虑一下吧。只能说是公司上下昏了头了

TOP

直到目前为止CG还是比较适合用在一些局部特效上

电影还是要靠真人演出才能真正产生伟大的作品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表情,做的再好的CG表情都不能战胜一个平均水平演员所作出的表情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原因只有一个~不好看!

TOP

一部电影暴死,还要什么原因,就是不好看呗

TOP

CG效果在当年是绝对好的把?
现在看也不差?
http://movie.mtime.com/13106/posters_and_images/stills/hot.html

TOP

这部片子当年看过,不好看,剧情莫名其妙。DVD里带FF10的宣传片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片尾曲很棒 Dream Within

其他没了

TOP

在美国,外来的片子要大卖很难,就好比你让小岛去拍个真人mgs,票房能有5000万就谢天谢地了

TOP

CG水准是挺高的,就算在今天看也一点不差。不过人设第一眼就让人不喜欢,世界观和游戏相比出入太大

TOP

這是名副其實的香蕉人電影,有人喜歡才怪。

TOP

第五元素才是真正的最终幻想电影版,飞空艇,水晶,歌剧

TOP

1、没有吸引我的影星
2、如果当成动画片的话(动画片也没有影星),动画制作公司又不吸引我(不是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什么的)
3、剧情不行,这个很重要啊。
4、虽然CG在当时很牛B,但电影都是真人啊。。跟真人比,就不行了,尤其对于人脸的表情上。等于以卵击石。
5、既然以上都没有。。。(阿凡达也没有),哪怕有个牛B导演也行(阿凡达是卡梅隆),可是也没有。

TOP

 39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