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杂谈] 一个泱泱大国,为何老百姓对汽车知识却是如此薄弱?

在天朝别说真正懂车的人没几个,就连懂点汽车基础知识的也屈指可数。大部分人只知道,空间,油耗,空调制冷效果,水温,机油,有没有缺水缺机油,皮薄皮厚等这些很表面很肤浅的东西。
还根深蒂固的把车皮厚度和防撞钢梁当成衡量安全最重要的东西,可以救命的东西,却没几个知道车架刚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和他说车架刚性最重要,还会被他骂成不懂车的S B。
在天朝,只要车皮厚,有前后防撞钢梁,前后保险杠越硬,关门声音厚实,就算把车架做成硬纸板和塑料都会有人排队来买,而且还加价。

1.媒体误导性的宣传,对只能防小磕小碰的前后保险杠硬度、防撞钢梁、车皮厚度疯狂报道,最近连关门声音也成了安全标准,却从来不报道对安全最重要的可以挽救生命的车架刚性,大部分人连车架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2.国人几乎只关注汽车外形和品牌,对汽车知识却毫无兴趣去理解。
3.反日崇德,日车是棺材,德车是坦克。
4.大众弄个涡轮来天朝忽悠一下,就被当成高科技,捧上天,然后把有涡轮的德国车当成高科技的产物,没涡轮的日车是日厂没技术,科技低下。却不知涡轮是人家二三十年前玩剩下的产物。

[ 本帖最后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1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leon2236 激骚 +1 我很赞同 2011-6-29 16:37

TOP

LZ该吃药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狗娃 激骚 +1 精品文章 2011-6-27 13:31
  • 梅罗纹奇 激骚 +1 骂人 2011-6-24 13:58
  • holybell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1-6-24 13:56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为什么泱泱大国,竟然不是归日本管?不给日本人当狗?LZ也不能理解把?


TOP

其实吧。。。。。楼主有机会出国看一下就知道了。国外很多地方路上开的车型还没国内的换代速度块,不过到是能见到很多国内几乎看不到的小众车。说穿了普通人开车都一样,他们选车的第一标准无非就是外观,然后空间和油耗。只有对车有某些特定要求的人选车时才会比较苛刻。
不过说实话,国外车相对他们的收入来说比较便宜,二手的更便宜。随便买辆车开开,不喜欢了卖掉再买一辆其他二手的玩玩,再不喜欢了再卖掉,就这么循环循环再循环。

TOP

引用:
原帖由 零太郎. 于 2011-6-24 10:39 发表
其实吧。。。。。楼主有机会出国看一下就知道了。国外很多地方路上开的车型还没国内的换代速度块,不过到是能见到很多国内几乎看不到的小众车。说穿了普通人开车都一样,他们选车的第一标准无非就是外观,然后空间和 ...
LZ说的和你说的不矛盾

有些人喜欢说关门厚实 带前后防撞梁的车厚道以显示自己懂车。

这些人你跟他说车架刚性,他会不以为然。

丰田那个(好像是丰田的吧?)撞车后发动机盖折起增加缓冲的技术,在这些人嘴里就变成皮薄的象征。

当然大多数人选车必须看外观空间,但是不懂装懂的人太多才变成现在这样

TOP

我想说,那些有前后防撞梁 关门厚实 的车。      他的车身刚性也很好

TOP

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也就这短短10几年时间,连专业汽车媒体的智商都那么低,民众的汽车知识怎么可能高呢。
你的说法也有点偏激了,德国车外壳用料足,不代表车身刚性就差。大众的涡轮发动机出发点和日本车厂以前运动车上的出发点完全是两码事,而且最早玩涡轮的的也不是日本车厂...

[ 本帖最后由 toshiya115 于 2011-6-24 10:52 编辑 ]

TOP

国外汽车普及得早,大部分人都是从懂事开始,就看着长辈开车,修车成长起来的,对汽车文化的熏陶基本是长了多少岁就受熏陶了多少年;这边呢?真正普及才多少年?除了单位或者企业里的老司机,不说小孩了,成年人有多少个人在10年前摸过车?

TOP

LZ其实我想说国外偏激的事情也不比国内少

TOP

自认是客观饭,虽只买日车却不反德。:D

买车么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当然说道安全有些言论确实有点可笑。
当年CCTV肆意无耻的攻击CNCAP,暗示花钱就可以得5星(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就这样5星如同草纸,某些车黑的眼里CNCAP还不如自己的大拇指(钢板)和耳朵(关门声)权威。

而当泱泱大国的国产车首次获得4星认证后,CCTV又长篇累牍的给予CNCAP高度评价并称其权威机构。

[ 本帖最后由 kdscw 于 2011-6-24 10:57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国外的就都懂车?抛去车架强度,这防撞梁,门厚实点,除了增加点油耗,有总归比没有好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1-6-24 10:49 发表
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也就这短短10几年时间,连专业汽车媒体的智商都那么低,民众的汽车知识怎么可能高呢。
你的说法也有点偏激了,德国车外壳用料足,不代表车身刚性就差。大众的涡轮发动机出发点和日本车厂以前 ...
我没说德国车车身刚性差,我是指中国人买车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车皮厚0.01毫米,防撞钢梁粗一点点,在高速撞击中有用吗?却完全无视车身刚性的重要性,估计大部分人连车身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日尧 于 2011-6-24 11:0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国外的就都懂车?抛去车架强度,这防撞梁,门厚实点,除了增加点油耗,有总归比没有好吧。
应该说某些人口口声声要买安全的车,事实上自己买的车不咋地。

而买了神车却盲目自信,不寄安全带之类。

TOP

引用:
原帖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06 发表

我没说德国车车身刚性差,我是指中国人买车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车皮厚0.01毫米,防撞钢梁粗一点点,在高速撞击中有用吗?却完全无视车身刚性的重要性,估计大部分人连车身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车皮薄个0.01  防撞梁细一点点 在高速撞击中更有用咯?

TOP

引用:
原帖由 EG瘦AA 于 2011-6-24 11:06 发表

我没说德国车车身刚性差,我是指中国人买车太看重表面的东西。车皮厚0.01毫米,防撞钢梁粗一点点,在高速撞击中有用吗?却完全无视车身刚性的重要性,估计大部分人连车身刚性是什么都不知道。
厚实一点还真有用

这年头车黑太厉害,德车皮厚日车皮薄,这一条连日粉也当真理了。:D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